《水調歌頭》宋蘇東坡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轉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願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譯文】丙辰年中秋,通宵暢飲,大醉而歸,寫了這首詞——並有些思念弟弟蘇轍。怎麼才能知道月亮圓缺的規律呢?我舉杯遙問蒼穹。不知道天宮裡,現在是何年月?我本可以和著這清風扶搖而上去問問故人,只怕高樓紅牆、層樓疊榭,我經不住那高處的寒意。而那九天之上的風光又哪裡比得上此刻銀光乍洩下,猶如宮娥起舞的影和這水波微蕩的風呢?流光瞬息,月兒從高樓簷角,又跳入滿是雕花團簇的窗欞,盯著我這樣輾轉反側的外鄉之人看啊看。月兒呀月兒我可有哪裡惹惱了你嗎,不然為什麼要在我與親朋分別的時候格外的圓呢?哎!其實我也知道自古以來這人世間的悲歡離合就與月亮的陰晴圓缺一樣,難以求全。只望遠方的親朋都平安喜樂,哪怕現在隔著萬水千山,沐浴在這同一月色下,就和我們相聚時是一樣的。【鑑賞】《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是宋神宗熙寧九年1076中秋,蘇軾任密州太守時所作。當時,他在政治上處於困境,和唯一的親人——弟弟蘇轍即子由又已有七年沒有團聚,心情十分抑鬱。因此,當中秋之夜把酒對月時,種種感慨不禁湧上心頭,於是酒酣興濃之際,揮筆寫下了這首膾炙人口的中秋詞。這首詞,寫由中秋節望月而引發的感嘆及對親人的懷念之情。上片寫飲酒賞月,表現了出仕與人世的矛盾。這矛盾正是他在政治上碰壁之後,進取與退卻的矛盾思想的反映。詩的開篇從美妙的月亮起興,引起對月宮的幻想。發出“明月幾時有”、“今夕是何年”的疑問,抒發對月的讚美之情。起句“明月幾時有”,起筆突兀奇崛,顯示了詩人浪漫主義的性格和超曠的胸懷。作者面對優美的月色,開懷暢飲之際突發奇想,如此美好的月亮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有的呢?於是舉杯望月,向遼闊的青天提出這個問題。“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兩句,把這種思索又推進了一步:明月不知幾時產生、又不知經過多長時間的發展變化,今晚到了哪一年,月色竟然如此清潤皎潔?十分自然地引起了下面飛人月宮的奇想。“乘風”一詞寫出了飄然之態,正合上天之事。“歸”字,顯示出親切而又急切之情。“又恐”兩句轉入了留戀人間、不甘塵世。“起舞”兩句,寫人間賞月的歡欣,最後,人世進取的思想終於戰勝了出世、退卻的思想,以樂觀的情調收束了上闋。下片寫月下懷人,表現理智與情感的矛盾。“轉朱閣”三句,緊扣月而過渡到懷子由、傷離別。“轉”,寫出了月亮西行之態,“低”寫出了月西落至平射之狀,說明已到深夜。“無眠”,即概括了天下離別之苦,也寄寓了作者的手足情深,“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由思親到怨月,懷人悲痛之情濃烈。“人有”三句,寫悲痛中的作者從人生無數悲歡離合的經驗中拔出,轉為曠達。既然此事古難全,又何必傷感離別呢?理智戰勝了情感,以昂揚的情調、祝願的語句作結。整體地看,全詞奔越不拘,把賞月的豪興、美妙的幻想、入世的狀態、出世的心緒、別離的愁思、曠達的情致巧妙地編織起來,使這首詞迭宕多姿、色彩斑斕,形成超逸健朗的風格。詞作充滿了浪漫主義色彩,境界開闊,想象雄奇,既有飄逸邈遠的意境,又有耐人尋味的理趣,語言自然生動,如行雲流水;詞中多處化用前人詩句,渾化無跡,如從詩人胸臆流出,因此,歷來被認為是中秋詞的絕唱。
#今年中秋你離家有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