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038年,奮六代之餘烈,西夏李元昊終於公開稱帝了,這讓東邊的宋仁宗很不爽。
之後宋夏關係進一步緊張起來,雙方摩擦不斷,李元昊本就不把宋庭放在眼裡,宋仁宗也沒有持續示弱的道理,1039年,宋仁宗決計動武。
沒曾想,在後來的三年(1040年、1041年、1042年)裡,宋軍卻連著遭遇了三場大敗仗,於是後世就有人質疑宋仁宗的開戰決策,認為對夏用兵的決策是下下策。
在質疑者的眼中,他們認為當李元昊稱帝之後,宋仁宗應該隱忍一下,遷就李元昊的政治要求,然後背地裡積極備戰,這才是上策。
在他們看來,先穩住李元昊,然後再讓宋軍積極備邊,這樣假以時日,當宋軍邊備充分後,李元昊自然沒有開戰的膽量,或者即使李元昊敢動武,宋軍也能充分應對,不致於引發三年間的三場大敗,動搖宋朝在西陲的勢力。
讀了《西夏書史》之後,我倒覺得宋仁宗的主戰決定不存在多大問題,最大的問題恰恰在於,宋朝君臣表面上是要對夏動武,實際上卻沒有真正下這個決心。
看看史書記載,無論是小打還是大打,都是李元昊在那裡主動而為,把宋軍搞得很被動。宋朝如果真想主動用兵,那就該派大將統一指揮,而不是各自為戰,結果讓一些人輕兵突擊,中了伏擊,反而讓夏兵各個擊破了。
宋人的不足恰恰是在於,戰略上的問題,你要麼狠打,打幾個直搗黃龍的大戰,像衛青霍去病那樣,然後形勢就有利了。要麼就學范仲淹,穩紮穩守,在要地修城堡建寨子,加強各據點之間的探馬報告,做好長期鬥爭的準備,即使不能蠶食西夏,也能夠做到防守有餘。
可惜宋朝猛將很多,但往往貪功,而帥才稀缺。朝中有戰略思維的人又不見用,所以在這種不堅定的開戰中,喪失了很多將領,讓夏人越打越大,以戰養戰了。
按史料所言,宋軍將二十餘萬人分成5路守邊,每路又有20多個軍州,軍州下又有200多個城池、寨子、堡子,兵力分散,而元昊則是集中於一路進攻,使宋軍疲於應付。
如果宋軍要集中主力,則邊境怕被攻破。這說明什麼?
說明朝廷沒有帥才,沒有大的戰略,你既然要主動進攻,就應該尋求對方主力,搞幾次大會戰,你說是主動進攻,往往都是小打小鬧,每次都是給人家送過去,正好被各個擊破,那還搞什麼?
至於後勤補給的問題,雖說的確困難,但是衛青霍去病那會難道就不困難?還是決心和戰略規劃的問題。
至於那些在一開始,就主張遷就李元昊,從而徐圖良策的觀點,那就更是不瞭解李元昊的野心了。
李元昊骨子裡是相當輕視宋朝的,他在上臺伊始,就差點讓宋朝的使者下不來臺。而且他當時還公開質疑其父親李德明當年的稱臣路線,認為坐擁西夏大好江山,何必要受制於宋人。
而且李元昊此人的確能征善戰,即使面臨失敗時,他也頗有政治手段,是個亂世梟雄,他不但有稱帝的想法,還有取隴南巴蜀、問鼎關中的念頭,以此而論,李元昊對宋用兵那是一個必然選擇,不經一番較量,怎知不可實現。
所以說,宋和夏的戰爭也是不可避免的事情。宋仁宗的失誤不在於主戰,而在於決心不夠大,做事過於保守,沒有漢武帝那樣的戰略思維和魄力,當時的猛將其實還是不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