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變動不居,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至關重要。原中央黨校副教育長韓慶祥從世界變化的複雜性、世界變革的劇烈性、世界分化的深刻性、世界發展的多元化、世界變更的偶然性、世界未知領域的擴充套件性、世界博弈的激烈性以及人類主體感的迷失等八個方面,對不確定性進行了系統闡釋。如何擦亮雙眼準確識變,韓慶祥建議使用“系統辯證法”。
中國科學院自然科學史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東指出,隨著新興科技快速發展,科技風險與倫理問題越發凸顯。“我們應該反思科技發展方式,建立可持續創新的科技發展模式,加強科技重大風險治理研究,確保人類安全和科技健康快速發展。”他強調。
人類文明史也是一部同疾病和災難的鬥爭史。清華大學人文學院歷史系教授梅雪芹提出,從環境史角度來看,對流行病的防治,僅僅盯住病毒是不夠的。在她看來,對歷史的複雜性進行分析,是為了更好把歷史和現實問題的解決更合理地勾連起來。
“確定性是對事物發展的理性預判,不確定性是風險社會的常態。”中央編譯局研究員、國際儒聯中國委員會副主任薛曉源認為,如何把脫韁野馬放在理性的籠子,使其可靠、穩定、有序,應特別關注當代社會中出現的“社會任性”現象,從源頭上加以扼制,防止其演變成系統性風險。
不確定性增強了人們的焦慮感。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黨委書記彭宗超建議,我們要從傳統文化中找尋風險治理的智慧,以不變應萬變,以低投入規避大風險,以低監管實現風險善治。未來治理體系的構建還應包括理念和合、利益和合、制度和合、組織和合、技術和合等和合觀念。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國際戰略研究院副院長吳志成從全球治理體系轉型陣痛、西方國家逆全球化傾向湧動、世界主要國家之間的分歧加重等方面,分析了大變局中不確定性的成因。他強調,在更加不確定的世界中生存發展,必須保持信心和戰略定力。一方面,繼續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另一方面,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在改善全球治理體系中加強能力建設,矢志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執行院長王文從經濟動能、大國體制、國際格局角度,分析指出,未來五年,人類會將全面進入到“數字時代”,數字經濟在重構全球鏈、供應鏈與價值鏈方面的作用將越加凸顯,大國格局正加速重塑。
北京大學哲學系教授幹春松指出,未來,民族國家之間的競爭方式會產生變化,會出現更大範圍的“贏家通吃”現象。
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機器“擬人度”在提升。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教授彭蘭指出,人類是在機器的幫助之下變得更加強大,還是機器把我們帶到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新世界。技術進步背後的一系列問題值得深思。
不確定性帶給個體的感受除了增加焦慮,還有什麼?北京師範大學北京文化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沈湘平強調,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徵新要求,錯綜複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都呼喚著堅持底線思維和系統觀念,訴求著責任倫理與生存智慧。更重要的是,不確定性本身也包括機遇,應堅持風險意識與機遇意識,在不確定性中探尋光明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