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同“法輪功”等邪教組織的鬥爭,是一場長期的、複雜的、艱鉅的鬥爭,它不僅關係到百姓的幸福生活、生命安全,而且關係到我們黨和國家生存、發展。為了更加有效地防範和打擊“法輪功”等邪教組織活動,提高全社會防範和處理、打擊邪教活動的能力,鞏固已經取得的成果,我們需要在更廣泛的社會環境中,構建反邪教網路,必須高度重視社群動員,消除“法輪功”等邪教組織活動的空間。
一、廣泛開展社群動員是由社群的特點和麵臨的形勢決定的
社群是社會的基本單元,是居民群眾的社會生活共同體。社群是若干社會群體或社會組織聚集在某一個領域裡所形成的一個生活上相互關聯的大集體,是社會有機體最基本的內容,是宏觀社會的縮景和基本單元,是居成群眾的社會生活共同體和各種社會群眾體的聚焦點,同時社群處於城市管理和農村管理的最基層,是黨在基層執政的重要基礎。黨和國家關於基層的各項方針、政策和工作佈署,最終都要在社群貫徹和實施,居民群眾的意願和要求,最終要靠社群去了解和反映。因此,社會在整個社會中所處的這一地位和特點,就決定了我們在反邪教鬥爭中,必須廣泛開展社群動員,積極建立無邪教社群,厚積反邪教土壤,把反邪教鬥爭的“關口”“陣地”前移,這對於進一步調動社會各界人士和廣大人民群眾反邪鬥爭的積極性,有效防範和打擊“法輪功”等邪教組織進行的破壞和搗亂活動,夯實反邪教工作基礎,實現長治久安具有重大意義。
社群是新時期各種矛盾交織地。目前,我國改革發展正處在一個關鍵時期,“四個多樣化”即經濟成分多樣化、就業形式多樣化、組織形式多樣化、分配形式多樣化,激發了各類主體的積極性。同時,各類矛盾出現多發現象。 社群作為區域性的社會共同體,集中反映了社會發展改革中的許多矛盾。不同群體之間的利益矛盾日益複雜,極易誘發社會矛盾。而邪教組織正是利用國內各種矛盾而妄圖挑起事端,進行破壞和搗亂,因此在社群開展反邪教建立活動,努力使社群在維護社會穩定,為群眾創造安居樂業的良好環境上發揮促進作用,從而引導居民顧大局、重法治、講道德、守秩序,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達利益要求,把問題解決在基層,處理在萌芽狀態,這是有效處理新時期社群各關係值的必然要求。
社群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和諧社會與和諧社群緊密相聯,構成社會主義和社會應著眼於社會基層,立足於百姓生活,只有社群日趨和諧,構建和諧社會才有堅實基礎。 因此,我們必須進一步重視社群建設工作,重視社群的的諧與穩定。然而目前影響社群和諧穩定的一個重要因素就是以“法輪功”為首的各種邪教,打著宗教和科學的幌子,煽動各種謊謬的論調。如在農村社群,“法輪功”等邪教組織,就大肆鼓吹一些與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所提倡的“生產發展”相對立的謊謬言論說什麼“不用生產勞動,照樣有飯吃”。“只要每天吃飯前念幾遍咒語,家裡的糧食就永遠吃不完,而且還會增加”等。“門徒會”邪教組織骨幹成員就宣揚“三贖基督”教主季三寶,可向其廣大信眾予“賜福糧”、“生命糧”,並且胡說“信了這個教,每天只吃二兩米,吃了米還會漲。”這些邪教組織宣揚的“賜福糧”、“生命糧”違背起碼的“人是鐵,飯是鋼,一頓不吃餓得慌”的常識,而且害得有的村民從小康滑向了貧困戶,這對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起著嚴重的阻礙和破壞作用。 因此,在反邪教鬥爭中高度重視社群動員,不僅能有效防範和抵禦邪教,使社群在承載社會功能方面的作用不斷髮揮,而且對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維護社會穩定和構建和諧社會將起到極大的促進作用。
二、創新機制,廣泛開展動員
在經歷 20 多年改革開放的今天,社會生態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人們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已發生巨大變化,民主與法治意識日益增強,依法行政深入人心,在這種情況下,再用簡單的以行政命令的方式推進基社群動員顯然沒有了基礎,也不再適宜,這是其一。其二,政治動員通常適合於緊急型任務和危機情況,需要民眾的高度政治依從,這兩個條件現在都不再具備。在實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今天,不同所有制和不同分配關係的存在, 各種利益群體的交叉,都要求我們以更加開放的姿態和統籌兼顧的方式推進各種利益的整合。在反邪教鬥爭中,我們要創新機制,以協調各種社會關係、情感聯絡和社群歸屬為切入點,以樹立和凝聚優秀文化為重心,塑造人們的心靈,築牢反邪拒邪的防線。
創新社群預警防範機制,把邪教組織抑殺在萌芽狀態。邪教組織的一個重要特徵是其隱蔽性、欺騙性。為此,建立有效的預警機制,對其早期預警防範,把邪教組織抑殺在萌芽狀態,將有效地減小邪教對社會的危害。 社群是群眾生活休息的基地和集聚地,特別是退休職工絕大部分時間生活在社群。社群對一部分以社群為主要生活場所的群眾的思想狀況、政治信仰等情況最為了解。作為社群組織基礎的居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要透過黨員、群眾及時瞭解掌握社群成員的思想動向和活動狀況,一旦發現有人參加邪教組織和活動,及時發動周圍黨員群眾及其家庭成員做好工作,並把情況向其所在單位反饋。當單位發現職工參於社群邪教活動,也應及時將有關情況向職工所在街道居委會通報。透過這種預警防範機制,形成一個單位與社群,社群與家庭,點面結合,內外結合的預防工作機制和強大的反邪教工作合力。
創新社群反邪教警示教育機制,提高人們反邪教的政治敏感性和自覺性。一是繼續抓好反邪教警示教育,提高各級幹部,特別是農村基層幹部認識,使其認識到反邪教鬥爭關係到黨的執政能力的、關係到社會政治穩定、關係到和諧社會的構建,進一步強化了政權意識、憂患意識、責任意識,增強做好農村反邪教工作的信心和決心。二是進一步增強廣大農民群眾和青少年學生的識邪、防邪、拒邪、反邪能力,促進了反邪教工作的開展。從公安機關反饋的情況看,這兩年,群眾對邪教違法犯罪活動識別並及時舉報的情況明顯增多,公安機關據此多次沉重打擊邪教組織違法犯罪活動,抓獲多名傳播邪教人員。三是擴大警示教育宣傳面。宣傳教育要從農村延伸到城市社群,從中小學延伸到大專院校,從常住居民延伸到流動人口。四是探索構建警示教育長效機制,把警示教育與各個層次的平安建立活動相結合,與文化、科技、衛生、法律“四下鄉”相結合,與抓農村精神文明建設、基層基礎工作、農村宗教工作相結合,與普法及科普教育相結合。 透過持之以恆的宣傳教育,在社會各階層中普及反邪教知識,使廣大幹部群眾,特別是離退休老幹部老黨員進一步提高認識,分清正邪,自覺拒邪,主動反邪,瞭解並支援黨處理邪教問題的方針政策,積極參與反邪教鬥爭。重視發揮鄉規民約的作用,繼續開展建立“無邪教社群無邪教村”活動。五是重視發揮鄉規民約的作用。鄉規民約是以社會、村落、家族為基本組織體系的自我約束的規範約定,是最基層、最基礎、最有效的約束人們言行的規範約定。因此,在社群反邪教工作中,特別是社群反邪教建立活動中,要明確要求制定有關的鄉規民約,以此約束規範所轄區域社會公民的言行,促進社群、鄉村的和諧。六是繼續開展建立“無邪教社群、無邪教村”活動。一方面要把它納入“平安社群(村)”、文明社群(村)、基層綜治中心、先鋒工程及黨建工作示範社群等建立活動,並作為考核的一項重要內容,不能搞單打一。另一方面要加強對建立工作的指導、督促和檢查,及時總結建立工作的經驗,適時在市推開。
三、充分發揮各方力量和作用,夯實反邪防邪的社會基礎和群眾基礎
一是充分發揮反邪教協會的力量。為進一步組織和動員各界廣大群眾同“法輪功”等邪教組織作鬥爭,遏制邪教的傳播和蔓延,各地應成立反邪教協會。 加強基層區縣協會建設。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群眾性抵制邪教的組織體系。積極開展調查研究,對“法輪功”痴迷者進行教育轉化,為反邪教鬥爭作貢獻。
二是積極發揮宗教界的作用。由於“法輪功”等邪教組織,大多冒用宗教名義,一方面打著宗教的旗號,剽竊宗教術語,欺世盜名、蠱惑人心;另一方面,又公開褻瀆宗教,貶損一切傳統宗教。 他們在借宗教的幌子危害社會的同時,也嚴重破壞了宗教信仰自由的社會環境和宗教的正常秩序。因此,應充分發揮宗教界在反邪教鬥爭中的作用。一方面進一步規範和調節民間信仰市場的秩序,把有宗教信仰需求的群眾吸引到合法宗教活動中來,以合法宗教擠壓邪教的生存空間。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和保障群眾在法律允許的範圍內,自由選擇信仰和生活方式的權利,分清宗教與邪教的區別,揭露各類邪教的本質和危害,使信教群眾增強識別邪教、抵制邪教的能力。
三是努力實現群防群治,夯實反邪防邪的群眾基礎。多年來的實踐證明,紮實穩固的群眾基礎,是有效防範和處理邪教問題的生命線。開展反邪教鬥爭,離不開廣大群眾的支援和參與。邪教組織的許多犯罪活動,都是在群眾發現和舉報的基礎上進行處理的。因此,在反邪教工作中必須採用專門機關與群眾參與相結合辦法,樹立加強基層、穩定基礎的意識,相信和依靠群眾,充分調動社會各界和廣大群眾在反邪教工作中的積極性,提高打擊、處理和抵禦邪教入侵的能力。
四、完善社群社會保障體系,切實解決弱勢群體的生活困難
由於邪教的滋生和蔓延有其複雜的歷史、政治、經濟和社會根源。因此,對邪教的防範和處理必須進行綜合治理。在參與邪教活動或同情邪教的人員中,有相當一部分是弱勢群體,因病致貧、無錢治療的不在少數,加之我國目前社會保障體系還很不健全,對弱勢群體的救助還很不夠。而“法輪功”等邪教和有害氣功組織大多打著“祛病強身”的旗號,正迎合了他們這方面的基本需求。對這些誤入歧途的弱勢群眾,必須堅持黨的“團結、教育、挽救絕大多數”的基本政策,在教育轉化的同時,也要進一步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幫助他們解決工作生活中的實際困難,使其過上安穩幸福的生活,感受到社會主義大家庭的溫暖,促進建設和諧社會。
五、創新社群文化活動執行機制,使居民具有充實的精神文化生活
“法輪功”等邪教組織一個突出特點就是利用社群文化建設中的薄弱環節乘虛而入的。有一部分人去修煉“法輪功”,也反映了社群精神文化生活還不夠豐富這一事實,對此應有充分的認識,要加強社群精神文化活動的管理,從各個方面清除精神汙染。一是抓載體,提高人們精神文化生活水平,清除汙染,建立社群文化活動指導站,開展豐富多采的精神文化活動,讓健康向上的精神文化生活佔領社群陣地。舉辦各種老年活動天地,如組織繪畫、書法展,讓每位退休職工都能積極參加,陶冶情操、抒發情懷;結合節假日組織不同形式的有益活動,如春節歌舞會、“九九重陽”歌唱會、國慶形勢報告會等;舉辦科學知識講座,提高社群居民的科學文化知識水平,讓他們有充實的科學的精神文化生活。結合社群特色和紀念活動,開展不同形式的社群文藝會演。以圖書館、閱覽室等為中心開展讀書評論活動等。二抓健身,開展多種形式的文體活動,增強體質。強身健身,是人們的共同願望。要發揮社群單位健身場地和資源優勢,為社群群眾提供便利的健身場所;要結合社群特點,也可建立室內外健身場所,為美化生活環境、豐富社群居民健身活動,倡導科學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創造條件。這樣既豐富了居民生活,也有效地佔領了社群文化活動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