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說到父愛,我們腦海中想到的第一個詞往往是“父愛如山”,可還有不少人會想到這樣一個詞——“父愛缺席”。甚至有些人說父愛如山體崩塌。那麼父愛有什麼樣的作用?我們一起來看看。

1.能促進兒童形成健康的性別意識

孩子,尤其是男孩子在和父親的相處中,男孩會更好地從父親那裡觀察、模仿父親的語言和行為,日漸表現出男子漢氣概。女孩也可以接觸到良好的、明確的男性榜樣。孩子缺乏父愛,容易出現男孩女性化,女孩在未來的婚姻生活中錯把配偶當父親一樣依戀等問題。

2.不同的玩耍方式

爸爸們喜歡和孩子們玩撓癢癢,玩摔跤,把孩子拋在空中(而媽媽們便會立馬說:“不要扔這麼高”)。父親與孩子追逐打鬧,有時更頑皮,像可怕的“怪物”。 有專家說,孩子們和父親玩耍時學習到咬、踢和其他形式的暴力是不能接受的。在被告知“夠了”時,他們學會自我控制和什麼時候需要安靜下來。女孩和男孩都需要學習在膽怯和攻擊之間健康的平衡。

3. 建立信心

在遊樂園玩耍時,是誰鼓勵孩子蕩的或爬的再點高呢?是誰鼓勵他們腳踏車騎的再快一點呢?是誰鼓勵他們更努力嘗試呢? 是誰鼓勵孩子要小心呢?母親保護孩子,而父親鼓勵孩子突破極限。

其實保護孩子和鼓勵孩子突破極限的教養方式都不健康,一種是傾向於鼓勵冒險而不考慮後果,另一種是傾向於規避風險,從而無法建立獨立和自信。如果同時採用倆種方式,可以既幫助孩子保持安全,也拓寬他們的經驗,提高孩子們的信心。

4.不同的溝通方式

有研究表明,家長們在和孩子說話的時候,媽媽和媽媽的交流方式是不一樣的。媽媽會按孩子理解的話語簡化她們的詞彙,而男人不傾向於修改他們的語言,母親的方式促進與孩子的直接溝通,父親的方式則挑戰孩子提高自己的詞彙量和語言技能——這是取得學術成功的重要基礎。

5.是孩子走向社會的橋樑

女孩在學齡期期間就要慢慢解脫雨與媽媽的情感紐帶,從爸爸身上獲得愛與接納,獲得與異性朋友的相處和溝通的技巧;而男孩也需要逐漸從爸爸身上獲得生命的價值感與使命感。孩子大多就是透過爸爸這扇窗子來了解社會。

重點提醒:

想要做好一個爸爸必知的三點:

1.生活中多陪伴孩子成長、協調親子關係,讓家庭更和睦。

2.當好孩子人生成長道路上的舵手,把好方向,大處著手,不拘小節。

10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王自健自曝抑鬱:那些經常笑的人,傷心起來更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