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崩潰
年初,2020年1月18號晚上,在和發小散步的路上,我突然大哭,她瞬間被嚇到,慌忙問“怎麼了?怎麼了?發生什麼了,我說“就像電話裡和你說的那樣,我很委屈,特別特別委屈,說不上來原因,感覺自己狀態不對。”
回到她家後,和她說了很多,現在還記得,當時她看我的眼神,以及把我攬到懷裡的樣子,像極了慈母。那一瞬間,是23年友情化為親情的感覺,真實而又熱切。
後來情緒平靜後,就退了去西安的票(本來是要去玩的),重新買票回家去醫院。
當醫生說“你這是躁鬱”時,並不驚訝,和我預料的一樣(輕度)。
醫生問“你要吃藥還是心理諮詢”。我說心理諮詢(大學課堂,老師有說過抑鬱藥的副作用很大,也查過很多資料,所以沒吃)
這裡說下:如果一個人感冒了,不管是喝999感冒靈還是阿莫西林,都會好。
但抑鬱的藥不一樣 ,醫生會根據每個人情況給你開不同的藥,舉個例子:先給你開個a藥,讓你試吃一段時間,看看怎麼樣,有效果就繼續吃a藥,沒效果就開b藥,一直這樣試,直到找到適合你的藥。
在這期間,不管是a藥b藥還是c藥,都有副作用,輕的嗜睡、噁心,重的可能會發胖、行動遲緩、記憶下降等等。
醫生說“明天讓你父母都來,這不是你個人的問題,是家庭的原因,一個人有改變意願 ,其他人沒有,是很吃力的”。
但我不想告訴父母,因為我非常清楚他們聽了之後的反應,不會有幫助反而會更堵心。
但幾天後,因為吃飯時候情緒崩潰了,不得已告訴了他們,結果也和我料想到一樣,就連話都是一樣的,我爸說“這麼多年,一直覺得你很獨立、能幹,幾乎不讓人操心,現在弄個這,這怎麼辦?“
一瞬間我徹底崩潰,崩潰的原因不是因為不知道怎麼辦,而是你知道怎麼做,但你無能為力。
家,對我來說從來不是一個溫馨的港灣,很多時候寧願在外面,也不想回家。
後來,我就去了叔叔家,躲進妹妹的臥室,那段時間,我整個人極度脆弱,當叔叔勸我的時候,我就和他吵了起來,吵到情緒激動,還差點呼吸不過來;姑姑也給我打電話,我說都不要再別逼我了。
我也是人,也是女孩子,需要關愛,需要理解,而不是一味的體諒,我已經體諒很多年了,我承受不住了。
那時候,我體會到了為什麼人們總說“理解萬歲“,因為理解會讓你覺得自己不是一個人,你敢、你可以說出內心的想法,你會被支援,你會有力量。
後來因為疫情,都得在家待著,每天待在一起,我不知道怎麼面對父母,一看我爸就想哭,沒法交流,那種心情非常複雜,有對爸媽的理解,知道他們愛我,知道他們很不容易,心疼他們,但也有對他們作為父母,從小几乎沒有給我情感關愛的委屈和不滿。
是,從小到大,我一直都知道父母不容易,所以,有問題自己解決,不給爸媽添麻煩。一年級,開始寄宿姑姑家,四年級,開始住校,甚至在學校撿別人扔的饅頭,週末回家拿給狗吃。
攢零花錢,每週給爺爺、祖母買麵包(那時候麵包就是最好吃的東西), 不買名牌,衣服乾淨就行;不愛吃零食,吃飽就行。
爸、媽,我心疼你們,你們心疼我嗎?
想起跑去叔叔家的那天晚上,快睡著時,妹妹給了我一個抱抱,我感受到了她的僵硬和羞怯,第二天知道,男朋友那時給妹妹發訊息說“替我給你姐一個擁抱“。
這些年,有談過幾個男朋友,但相處時候,我總好像在扮演“姐姐“的角色,現在我不想再照顧人了、不想不被珍惜了、不想那麼懂事了。
我想被照顧、被珍惜,被呵護,被心疼,然後就有了現在的戀愛,他懂我、理解我我、體貼我。
寫到這裡,突然想起來知乎上有個問題是“學心理學有什麼用“,幸福的童年可以治癒一生,不幸的童年要用一生去治癒。
我回答”學心理學最大的的作用就是,讓你在複雜的關係和生活裡,找到自我最自在的存在方式“
可以說,這些年我身上發生的很多變化,都是得益於上大學後學的心理學。
我深深的明白,想改變父母比登天還難,但現實就在這放著,生活也還要繼續,所以我唯一能做的就是把目光放到自己身上,回到自身,承擔起自己能承擔的責任,改變自己。
改變很難,改變性格更難,但我正一步一步,慢慢的去做到。
我的改變
目前最大的變化就是除了情緒平和之外,竟變得更溫柔、更從容,這是意料之外的。
我只是想情緒更平穩,沒想到整個人開始溫柔起來,最近幾個剛認識的朋友,都會說“你好溫柔“,”你好溫柔“這四個字,是我以前想都不會想的。
現在能把這些經歷寫出來,一方面是過去了、想通了、釋懷了、不怕了,另一方面,我想幫助到那些和我一樣痛苦的人,希望幫他們走出泥潭。
以上內容,比較感性,說了很多心裡話,以下內容是我怎麼改變自己、度過抑鬱的方法,都是我親身實踐過的,非常有效。
注意:這些方法不僅輕度抑鬱的人, 如果你經常愛生氣、話說完就後悔、悶悶不樂、防禦心強、經常有情緒波動,那麼這些方法也適用於你,前提是你想改變的話。
具體要怎麼做?(用於有情緒當下以及情緒過後)
第一步:先了解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你自己產生的任何情緒,都不要評價好壞,先細細體會當下的感受、身體的感覺,就算產生了負面情緒,也要尊重自己,不要去想“我這樣做對嗎”
第二步:去了解為什麼自己會形成這樣的習慣,透過回憶過去的成長經歷,尋找養成這樣習慣的蛛絲馬跡。
第三步:要有明確的改變方向,希望自己朝什麼方向發展。
第四步:脾氣上頭的一瞬間,是不受大腦控制的,此時,千萬不要忍著憋著,主要是也憋不住。
理智是拗不過情緒的,它倆就像象與騎象人,作為理智的騎象人永遠只是輔助,去幫助情緒大象做一個方向導引。情緒來時就像發大水,只能疏不能堵,越堵越嚴重。
疏通的方式因人而異,鈺兒一般是找男朋友,大家也可以去找自己信任的人去傾訴,但是,一定要注意,我們是去找幫助,不是去傷害那個給我們抱抱的人。
只要不會傷害到他人就可以,比如,我男朋友一般喜歡透過健身來發洩自己的情緒。
注意:有時候當我們想說某些傷害性的話的時候,自己是能夠感受到這個話說了會後悔,甚至立馬說完就後悔,但當我們還沒停下來的時候,這些話就已經跑出去了。
鈺兒給大家推薦一個方法,迴圈呼吸法:吸氣5秒,憋氣5秒,呼氣5秒。不要看著簡單,當你情緒非常激動的時候,趕快這麼試幾次,心就會變得平靜很多。
第五步:暫停對話,一般這種情況可以用在和父母、伴侶、朋友的對話中,因為對方是比較瞭解你的。
先暫停,讓自己冷靜下來,利用這個時候,捋一遍,辨識那些觸發自己情緒波動和行為的線索,找出觸點。想清楚怎麼回事了再去溝通,就會事半功倍。
第六步:內觀自己,覺察自己具體的情緒感受和需要。
向對方描述出你當下的感受:冷靜下來後,和他說,剛才你說……,我覺得很傷心/委屈/憤怒,感覺你在貶低我,是這樣嗎?
句式是:你說的話....,讓我很……,感覺你在…,是這樣嗎?
然後聽聽對方怎麼說,有可能確實是他沒注意,他向你道歉,也有可能是自己誤會了。(大部分情況是自己誤會了)
這個句式說出來的內容是平和的,不會引發對方的情緒波動,但如果按我們平時那樣,你一句我一句很容易上升到人格攻擊,兩個人都會變得不可控,進而引發爭吵,場面失控。
最後,改變習慣不是一次兩次就能改好的,根深蒂固的慣性需要多次的外力推動,才會完全轉變方向.
如果想改變,但行動不起來,就想想壞習慣帶來的惡劣後果以及麻煩,對自己要有耐心,決心、狠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