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抑鬱症發病率逐年上升,已成為威脅青少年健康成長的主要疾病之一。

2017年《中國青少年發展報告》顯示,我國17歲以下青少年中,約有3000萬人受到各種情緒和行為困擾,抑鬱症發病率呈低齡化趨勢,抑鬱症已成為青少年自殺的主要危險因素。來自專門治療精神心理疾病的北京大學第六醫院的資料表明,2015年12月,該院兒童病房中抑鬱症比例是45.7%,平均年齡13.8歲;2019年12月,這兩個數字分別為66.7%和13.6歲。

曹慶久:抑鬱症的起因包括生物學、社會-心理因素。生物學指遺傳因素,父母有抑鬱症或情感障礙,孩子抑鬱風險會增大。社會-心理因素包括學習壓力過大、家庭不和睦、缺少夥伴關係支援、遭遇校園霸凌等。另外,孩子性格內向、不善表達、不善求助、自理能力差、心理彈效能力差等,都會增加抑鬱風險。分析近年來抑鬱症患病率增高原因,大多和學習壓力大、家庭不和睦等社會現象有關。其中,家庭因素是孩子抑鬱的一個重要因素,家庭不幸福、家長對孩子關注度不夠、家長對孩子要求不切實際等,都可能導致孩子抑鬱。

曹慶久:一種是心理治療,一種是藥物治療。輕中度抑鬱症、無安全風險的青少年抑鬱症,首先應採取心理干預。心理治療並不是單純對孩子認知進行校正,是要基於整個家庭進行心理干預。對於重度抑鬱或有自傷自殺傾向的孩子,需要同時用藥物進行改善。

曹慶久:目前青少年抑鬱症患者越來越多,對心理治療需求量越來越大,但醫療服務能力遠遠跟不上需求。目前國內兒童精神科醫生只有不到500名,不管是從醫院還是從社會上獲取相關醫療資源都比較難,因此抑鬱症治療更依賴於整個家庭的努力。

曹慶久:首先,很多家長並不瞭解什麼是抑鬱症,抑鬱症的症狀有什麼,當孩子發病時往往表現出不知所措,甚至認為是孩子“裝出來”的。因此,家長要對抑鬱症的臨床表現有所瞭解。

第二,得知孩子患有抑鬱症後,一些家長因為有病恥感,害怕別人知道、害怕留下看病記錄會影響孩子前途等,往往拖著不帶孩子去看病,從而耽誤了孩子病情。這樣非常不可取。

第三,在配合治療方面,最重要是改善親子關係,家長要多傾聽、多交流、多理解、少指責和批評,同時對抑鬱孩子要多支援和鼓勵。情緒低落、什麼也不想幹是抑鬱的症狀,這時家長要鼓勵孩子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對於因為抑鬱不能上學的孩子,不要一定逼著孩子去上學;對於有自殺傾向孩子,一定要注意加強看護,防止意外發生。

最後,如果想更好幫助孩子,家長本身需調整好自己心態。很多孩子生病後,家長不能接受,表現得特別焦慮、總抱怨等,這對孩子影響很不好。家長要正確面對現實,積極帶孩子治療。

曹慶久:很多青少年抑鬱症往往被家長認為是青春期“逆反”表現,但青春期“逆反”只會持續一段時間,程度上也不會那麼劇烈,不會引起孩子社會功能方面的變化。而且,單純青春期“逆反”孩子,不會有抑鬱症那種持續痛苦難受的感受。因此,家長要了解這些知識,以便儘早區分。另外,如果孩子出現持續的軀體症狀,總是覺得身體某些部位不舒服,去醫院檢查也沒查出明確原因,也要考慮抑鬱的可能。

曹慶久:臨床中我經常會遇到:當家長帶孩子來看病時,孩子已抑鬱好幾年了,只是現在不能上學或是出現了自傷自殺行為,這才帶孩子來看病。所以,家長在平時不要僅僅只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更要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平時應多關注孩子的情緒,多聊一聊孩子學習生活中的困難,並積極引導幫助孩子及時解決。(來源:中國婦女報 記者 富東燕)

9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心理諮詢之指導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