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覺得什麼東西最難改變?
這個問題,可能對於不同的人來說,會有不同的答案。
但我相信會有一部分的人的答案會是:貧窮。
生活裡的確不缺乏勵志故事,但同樣,也存在著很多殘忍的真相。
改變貧窮,的確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但的確是一件困難的事。
貧困是人類幸福最大的敵人,它確實破壞了自由,使平等無法實現,多數人處於極端困難的境地。
——〔英〕約翰遜《致詹姆士·博斯威爾的信》
2015年在首屆國際心理科學大會上,4名心理學家分享了他們一項長期研究的結果:貧窮之所以難以被改變,一部分的原因是由於它會影響一個人認知能力、行動力以及注意的發展。
而這些內在的因素,會成為一個人持續貧困的重要原因。
2012年,哥倫比亞大學認知神經學家金伯利·諾布林的一項研究發現,經濟條件差的兒童和青少年的海馬體相較起家庭條件好的要偏小,海馬體的大小是記憶能力的一個重要指標。
心理學家認為,這一系列的研究告訴人們,一個人需要為自己的貧窮完全負責,是一句毒雞湯,事實上,每個人的起跑點的確是不一樣的,同時每個人之父的能力確實是存在差異的。
5歲之前的貧窮,會影響人的一生加州大學心理學家格雷格鄧肯等人透過縱向對比研究發現,與童年後期相比,5歲之前的貧窮經歷與成年後的窮困有著更高的關聯。
一個人的一生,一直在療愈著自己受傷的童年,這句話,是有一定的心理學依據的。
特別是童年早期的經歷,物資的匱乏、缺乏關注等都會在幼小的心靈上刻上深深的無力感。
5歲之前,對於很多人來說,會認為是一個小朋友不懂事還沒有足夠自我意識的年齡階段,但在心理學家的研究中,這個年齡層,被認為是對貧窮最為敏感的階段。
貧窮的困境《稀缺——我們是如何陷入貧窮與忙碌的》一書中,說到,“稀缺資源並不可怕,就是怕有稀缺心態。”
童年時期的貧窮,往往會容易使人建立起一種稀缺心態,研究者發現,即使給窮人一筆錢,也無法使他們真正的走向富足,甚至提升做事情的效率。
作者塞德希爾·穆來納森是哈佛大學終身教授,而埃爾德·沙菲爾則是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他們在書中提到了一個頻寬的概念。
所謂的頻寬,指的是一個人心智的容量,主要包括兩種能力,認知能力和執行控制能力。
貧窮會降低一個人頻寬的容量,也就是說,在洞察力、前瞻性以及執行能力上,窮人往往會缺乏足夠的視野與執行能力。這就是貧窮的狀態會給人的大腦帶來的影響,從而形成了一種持續貧窮化的認知模式。
拖延症3分鐘熱度自尊心太高自我設限逃避現實恐懼以上6種負面的認知模式,就是常見的貧窮思維模式。
培養感受富足的能力一項發展研究中,研究者對一群兒童進行了長達20年的跟蹤研究。
研究結果發現,即使在相對貧困的家庭環境裡,如果父母能夠給予孩子足夠的認知刺激,比如書籍和玩具,並給予孩子更多的陪伴與關愛,那麼孩子的大腦功能發展也會更好。
也就是說,孩子內心的富足感並不僅僅取決於經濟條件,情感上的富足也能夠填補經濟上的稀缺感。
要走出貧窮,首先需要培養的就是內心的富足感。
記得在某本書中看過這麼一個培養富足感的方式。
用十塊錢讓自己感受到富有的感覺。
擁有的多與少,始終是一種相對的狀態。
要成功的走出稀缺心態,不一定需要等到成為百萬富翁的那天。
而是先讓自己感受到富足,才能夠擁有更寬廣的視野,更敏銳的感知,以及更良好的執行能力。
事實上,每個人生來都是“貧窮”的,是愛讓我們變得富有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