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閃光時刻」主題徵文 二期#
家有兒女,大家一定都非常關切這些問題。為什麼孩子的學習成績會突然下降了?為什麼平時父慈子孝,一給孩子輔導家庭作業就雞飛狗跳呢?為什麼孩子叛逆,怎麼說都不聽?這些問題以及一些更棘手的問題正在非常普遍的困擾著幾乎每一個家庭。我想說的是,但是,如果我們只糾結在這些問題本身,那麼處理起來也許會越來越糟糕!我們是不是應該想一想?在這些問題的背後,有哪些因素在影響孩子的行為的呢?他們心理上深層次的需要是什麼呢?家庭對孩子的意義是什麼呢?或許我們會意識到,面對家庭教養中存在的問題,我們自己已經成為我們需要解決的問題的一部分。
我想先給大家介紹一些見微知著的腦科學。瞭解一下我們大腦的運作機制,看看它又是怎麼掌控我們的思維和情緒的。簡單的說,可以把我們人類的大腦劃分成前額葉皮質和“動物腦”兩部分。
前額葉皮質是我們人類區別於動物進化出來的具有高層次思維和處理複雜決策特有的一部分大腦。是我們大腦監測和調控的控制中心。與組織規劃、控制衝動和判斷決策等一系列認知功能相關。然而這個“領航員”往往會在關鍵時刻“掉線”。一方面,前額葉皮質的整個發育過程相對緩慢。一直持續到我們成年大概至32歲才能完全發育成熟。一方面,當大腦接收到外部資訊時,會分成兩條迴路傳遞。上回路傳遞給前額葉皮質比下回路傳遞給我們的“動物腦”的時間慢0.4秒。還有一方面,過多的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這兩種神經遞質也會導致我們的大腦系統“掉線”。這就是我們會在事後感到自己行事衝動,做出愚蠢決定的當時,大腦生理和化學的作用對我們產生的影響。
我們的“動物腦”是由杏仁核、下丘腦、海馬體、腦垂體和腎上腺組成。之所以把它稱為“動物腦”是因為杏仁核是一種原始的情緒處理中心,它並不能自主地思考。讓我們在面對壓力時,更傾向於迴歸習性與本能,像動物一樣做好準備去戰鬥、逃跑,甚至直接“嚇呆了”的選擇。壓力荷爾蒙持續上升,刺激腎上腺進一步分泌皮質醇,以幫助身體緩解壓力。如果有隻斑馬遭遇了獅子的襲擊,但有幸逃脫,沒有命喪獅口,它的皮質醇水平就會在45分鐘內恢復正常。相比之下,人類身上的高濃度皮質醇會一次保留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這就很容易導致問題,長期較高的皮質醇水平會弱化海馬體裡的細胞,並最終殺死它們,而海馬體是創造與儲存記憶的地方。這就是為什麼在急性壓力下,孩子會產生學習上的種種困難,造成學習成績的突然下降。
長期處於壓力狀態會對大腦和身體造成傷害。杏仁核會變大,讓前額葉皮質持續緊張。這樣就更敏感,更容易感到壓力,形成痛苦的惡性迴圈。特別是對於低齡人群,也就是我們的孩子。對他們來說,並沒有一個完全成熟的“領航員”。當他們面對壓力時,往往會驚慌失措。此時,他們的杏仁核會接管大腦。但問題在於,孩子並不能本能的,讓杏仁核像動物本能一樣在感到威脅時選擇逃跑。所以當他們面對壓力時,處理的方式更危險。
瞭解了大腦的運作機制,知道壓力會對孩子們造成巨大的傷害。我們是不是就應該保護孩子免受壓力。但是,並不是這樣的,因為壓力來自於生活的方方面面,是無法避免的。對於孩子來說,壓力可能來自於學業,交友或是當眾回答問題,甚至是在體育課上爬過雙槓的挑戰,不一而足。並且每個人面對壓力的敏感程度和開啟方式都不盡相同。所以我們應該教會孩子的是如何掌控壓力。
人們總結了那些給生活帶來壓力的事,並巧妙地將其縮寫為——N.U.T.S.(堅果)。
·新奇(novelty)——你之前從沒經歷過的事。
·不可預知(unpredictability)——你預想不到卻發生了的事。
·對自我的威脅(threat to the ego)——你作為一個人的安全感或能力遭到質疑。
·控制感(sense of control)——你感到幾乎根本不能駕馭局勢。
美國國家兒童發展科學委員會將壓力歸為三類。
①.正向壓力。正向壓力能促進兒童(還有成年人)的成長。讓他們更能夠承擔風險,並表現的更出色。這種壓力包含著不安,興奮和期待的成分。會表現出緊張,但最終還是會收穫滿滿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②.可承受壓力。壓力短暫出現,也可以增強韌性。但必須有成年人的支援,有足夠的時間應對壓力和恢復元氣。
那麼我們怎樣才能幫助孩子更好的運用正向壓力和可承受壓力,而儘量規避毒性壓力呢?
①.孩子身邊需要一個能提供支援的成年人。
②.孩子需要時間從壓力中恢復過來。
聽起來大家好像感同身受。但是有一個問題。當孩子從上小學開始,所有問題都聚焦在學習上。我們也開始“為孩子的學業而戰”。來自當下應試教育,學校排名和未來出人頭地的競爭壓力。看到別人家的孩子上了什麼補習班,培訓班。一定要迎頭趕上。不“拼爹”了,現在開始“拼孩兒”!孩子們的壓力會不會更多的是來自於家庭和我們呢?關於學習,孩子們怎樣才能學的更好呢?面對學業和家庭的雙重壓力,家庭對孩子的意義是什麼呢?孩子怎樣才能在包括身體和心理上健康成長,擁有幸福的人生呢?
孩子並不需要完美的父母,但父母本人倘若能夠不焦慮,孩子就能從中獲益良多。
孩子帶著不同的焦慮傾向來到這個世界上。有些人無憂無慮,科學家稱這樣的孩子為“蒲公英兒童”。像蒲公英一樣,這些孩子對環境非常不敏感。而其他孩子則是“蘭花兒童”,具有非常高的生物上的敏感性。他們對自身所接受教育的方式尤為敏感。只有在平和的,充滿愛的環境下,他們才能蓬勃發展。
從表觀遺傳學的角度解釋,就是我們透過基因的功能將焦慮傳遞給了孩子。而“開啟”的方式至少可透過兩種方式實現。
①.二手壓力。
壓力能傳染,就像一種情緒的病毒。雖然聽起來有點怪,但大量科研證據證明了這種現象的存在。科學家稱之為“壓力感染”。就像感冒或瘟疫一樣,壓力在某個特定人群中傳播。影響和感染其互動網路中的每一個人。比如,某個家庭成員可以在家裡傳播焦慮,直到全家每個人都處於崩潰的邊緣。
也可能有些人一出現你就會緊張。對於成年人來說可能是你的老闆或是一個心儀的約會物件。而對孩子來說,可能是一位嚴格的老師,或者就是你本人。
自從寶寶在子宮出現,他們就會感受到環境的影響。並對來自我們的壓力非常敏感。從那時開始,縱貫整個生命早期。如果父母壓力太大,孩子的基因就會受到影響。包括與胰島素生成有關的基因,以及和大腦發育有關的基因。壓力透過一種稱為“甲基化”的過程,影響著胎兒和幼兒的基因表達。當某種基因為了應對壓力,需要調整到“關閉”狀態時。某種型別的化學物質(稱為甲基)就可以將其“鎖定”在“開啟”的狀態。
比如,我們給孩子輔導家庭作業。當孩子感到不安時,我們的杏仁核也會產生反應。就會讓我們變得更加難以平靜。上演一場“親子大戰”。首先是我們的杏仁核可以敏感的感受到威脅。從他人身上,甚至是汗水中感知到焦慮和恐懼。其次是我們的前額葉皮質,包含著大量的映象神經元。顧名思義,映象神經元能模仿一個人所看到的事物。因此對於像共情這樣的情緒功能來說,它們尤為重要。恰恰是這些映象神經元,能讓孩子們透過觀察來學習。但它們也讓孩子們複製了來自於我們的焦慮。
②.行為。
我們透過自己的行為,無意中以第二種方式“開啟”了孩子們的焦慮基因。我們的焦慮更多的跟社交上的變動相關(順便一提,這是最常見的焦慮形式)。這意味著我們會被社交中的他人評頭論足,隨之而來的就是強烈的不適感,甚至是恐懼感。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一項研究發現,患有這種焦慮症的父母往往難以傳遞溫情和關愛,更喜歡雞蛋裡挑骨頭。而且常常表現出對孩子能力的懷疑,他們更傾向於多控制,而不願意給孩子自主權。
簡單的說就是我們應對來自家庭,工作,社會的壓力時,無形中對孩子產生的一種心理投射。如果我們不先搞定自己的焦慮,等傳遞給了孩子,我們就更放不下。而這很可能導致孩子的叛逆,繼而讓我們的焦慮飆升,導致我們更強的控制慾。孩子的叛逆也會隨之攀升。就又形成了一種惡性迴圈。
孩子會反映我們的壓力,也可以反映我們的平靜。平靜亦會“傳染”。家庭對於孩子的意義在於:我們要做好的只有一件事,就是無條件的愛孩子。為孩子提供一個安全的歸宿。一個當孩子們在外界及生活中遇到壓力後的避風港,一個休息和恢復的地方。當孩子感受到我們完全的接納,體會到愛,安全感及歸屬感時,他們的韌性就會增強。家庭作為安全基地,可以安心休養,重整旗鼓。孩子們就能更自由的探索外面世界各種可能性。他們會定期返回基地。一方面,是要確認一下家裡的情況。另一方面,回來尋獲來自家庭的安全感。
如果家是一個平靜的溫馨港灣,沒有爭執,焦慮和壓力,他就成了能讓孩子休憩療愈的地方。一旦他們明白,每天結束的時候都有一個安全的地方,難恢復元氣。他們就能迴歸現實世界,更好的應對充滿挑戰的社會變遷,學業壓力以及面對生活中的其他挑戰。
平靜讓我們更容易接受,孩子的生活,屬於他們自己。他們的困擾,也屬於他們自己的這種理念。伴隨著平靜的狀態,孩子能感知到自己。我們也不至於對孩子的事情草木皆兵,總是過度擔心。我們對孩子過度的擔心,實際上會消磨孩子的自信心。如果我們都無法接受孩子,我們怎麼能指望他們接受自己呢?
我們傾向於認為只有兩種方式對待孩子。要麼專制,要麼寬容。專制的父母,強調孩子的順從。寬容的父母,認可孩子自身幸福的重要性,力求滿足孩子的願望來讓他們快樂。其實我們還有第三種選擇。權威型教養。要達成這種養育模式需要支援而非控制。透過合作做事,其中除了喜歡,更有尊重。希望孩子能從他們自己的經歷中學到東西。
權威型教養風格強調自我導向和成熟的價值觀。透過這種教養風格傳達給孩子一種資訊:為了幫助你成功,我將盡我所能,但絕不會試圖強加於你任何東西,我說到做到。同時,權威型父母並不意味著讓孩子放任自流。還是需要設立界限。說出自己的擔心和看法,但又不去操盤一切。
提到改變,我知道很難。先以孩子的學習為例,分析一下我們以往的家庭教育方式,是不是存在什麼問題?首先,我們忽略了最基本的目標。學習是必須由孩子獨立完成,自己解決的課題。學習不為考試,不為取悅,只為自己自主學習。為貢獻社會而努力學習。(請參閱我的文章:挑戰“不管教”的勇氣——既不批評也不表揚,孩子會學的更好)。其次,解決孩子的問題,父母越用勁,孩子只會越退縮。錯誤地認為這是我們的責任。要對孩子的事情負責,而不是他們自己。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點。我們不能強迫孩子去做他們完全牴觸的事情。
還記得曾經鼓勵孩子的一句話:“上帝啊!請賜予我平靜,接受我不能改變的。給予我勇氣,改變我能改變的。請賜予我智慧,分辨這兩者的區別。”從我們家長的角度來說,這句話包涵了以下幾點資訊。
①.我們不能讓孩子違背自己的意願去行事。
②.我們不能讓孩子想要他們不想要的東西。
④.我們也不能讓他們想要他們想要的東西,不想要他們不想要的東西。至少在當下沒有什麼好處。
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自己激勵自己。並讓他們察覺他們身上總有一些能影響世界的重要東西。我們要幫助他們學會運營自己的生活,並努力去賦予生活的意義。
心理學和神經科學對“動機”的形成以達成共識。認為需要以下的心智作用。
①.正確的心態——成長心態。
②.自主性,勝任力和歸屬感——自主能力。
④.心流——放鬆的徹底沉浸在目標之中,發揮出極高專注力的狀態。也就是所謂的ZONE(巔峰狀態)。
賦予孩子成長心態。在於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孩子,鼓勵孩子的努力和想法。專注於自身內在的努力,有助於緩解無助感的同時,也能讓孩子重視學習本身的意義。讓他們更接近成功。
關於自主能力,自我決定論認為人類有三大基本需求。自主需求,勝任需求,歸屬需求。
在培養內在動機的三大要素中,自主需求最重要。自主效能催化孩子的內在動機和追求挑戰的意願。獲得掌控感,探索自身發展,注重自我成長。
勝任力常常被父母誤解,只關注能力的外在表現,併為此喋喋不休。勝任力其實是我們認為自己能把事情處理好的一種感覺。是我們在處理一件事,比如學習過程中循序漸進獲得的一種自我認同感。不能被培養,只能自己體悟。
歸屬感是一種愛的紐帶。當孩子感受到與我們之間的這種紐帶,當我們傳遞無條件的愛時,他們會知道:我的父母關心的是我,而不是我考多少分。如此一來,孩子就更有可能傳承並內化我們的價值觀。自我決定論,把這稱為“整合調節”。指的是孩子透過整合那些關心他的人的價值觀與追求,再加上對他們無條件的愛,所形成的一種身份認同。
比如,你相信教育的價值和努力的意義。並希望你的孩子也有這種觀念。如果你一見到低分就罵他們。你以為這能最到位的傳播以上的價值觀。但恰恰相反。這對孩子來說只意味著你給的愛是有條件的。面對不好的成績。孩子本身已經很不是滋味兒了。所以請多一點同情,告訴孩子:我知道你對這個分數很不滿意,我也知道你付出的努力。如果你願意,可以和我聊一聊,也許能在下次考試時幫到你。
我們現在已經知道,大腦其實是可以被改變的。我們可以在大腦裡建立新的神經通路,重塑我們的大腦。當孩子們專注於他們熱愛且有一定挑戰性的事物時,會進入一種被稱為“心流”的狀態。感覺時間過的很快,注意力高度集中,但並不會感到壓力。一旦孩子處於心流狀態,大腦中的神經化學物質(包括多巴胺在內)的水平就會激增。讓他們的思路更敏捷,處理資訊也更迅速。
養育中首要的一點,是欣賞我們的孩子。在競爭激烈,紛繁複雜的世界裡,不忘初心實際上很難。不是要時時刻刻和孩子泡在一起,也不用說服自己養育孩子沒什麼難度。而是當你在大清早或者漫長的一天過後。看到孩子時,內心有一個柔軟的地方被觸動。每次有人看著他,這些人都會微笑起來,彷彿他是一個難得的奇蹟。這樣孩子才能體會由內而生的喜悅,這種感覺,作用非凡。對孩子的自尊心和幸福感都很重要。
我們希望孩子對生活有自我掌控感。一種他們可以透過自身努力引導生活程序的信念。這種信念可以讓孩子們自我成長。達到良好的身心健康水平,激發充盈的內部動機,獲得優異的學業成績和更高水平的職業成功。自我掌控感似乎對任何事都有好處,這大概是因為它代表了人類某種深層次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