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鬱,是生活裡一種常見的情緒。
一個健康的人,情緒總是處於不斷的流動之中。
我們不可能永遠快樂,但長時間處於抑鬱的狀態,也會在心中積攢很多痛苦的感受。
抑鬱症,是這幾年不斷的被科普的一種心理疾病,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原生家庭與這種心理疾病之間的關聯。
精神分析理論認為,抑鬱症的產生,是由於一個人的攻擊性轉向了自己,慢慢的便失去了快樂的能力。
心理學家愛麗絲·米勒在《與原生家庭和解》一書中提到,失望——壓抑痛苦——抑鬱,這3者的迴圈,是很多人形成抑鬱迴圈的一個重要原因。
因此,一個抑鬱症的孩子,往往是在一個需要壓抑自己的感受的家庭環境之中長大的。
受到忽視的孩子父母:我很忙,哪有時間顧得上來管你。
在心理諮詢中,傾聽是一項最常被提及的技術。
尤其是在抑鬱症的治療中,聽,對TA來說,無疑是一種極大的鼓勵。
不知道如何表達缺乏表達的渠道認為自己的表達缺乏價值這都是很多抑鬱症的人內心裡常常會出現的感受。
說出來了,感覺就好多了,這也印證了米勒的觀點,將壓抑痛苦替換成為表達痛苦,那麼抑鬱的迴圈也就很容易被打破。
而對於在早期家庭關係中,受到忽視的孩子,往往會認為自己的感受不被他人所關注與認可,漸漸的就會對錶達產生一種無力感,因為我說的,別人根本不在乎,因此也會越來越傾向於壓抑自己的感受。
關注之所以會這種重要,是因為作為一個孩子,我們無法脫離別人的關注而健康的成長。每個嬰兒都必然會經歷一段需要依賴父母的時光,而在這段時間裡,我們所形成的對於外界的感知,以及對於和他人的聯結感,會產生一種相對穩定的認知方式,而這也將會持續到我們成長以及成年以後的生活之中。
被否定的孩子父母:如果沒生你,我的人生會過得比現在好一萬倍。
抑鬱症的人,很少會去攻擊別人,因為他們通常處於一種消極的自我評價之中。
他們會覺得別人煩,可是同時,又會認為,錯的是自己。
缺乏自我價值感,追溯到原生家庭之中,很有可能就是一種長期被否定的表現。
你不夠好你不應該存在你連累到了別人當長期處在這種評價之中時,內心就會形成一個負面的超我。
認知學派心理學家伯恩斯將“罪責歸己”認為是抑鬱症患者的一種常見的負面認知模式。
似乎世界上所有的錯,都發自於一個糟糕的自己,這個世界是美好的,壞掉的只有自己。
長期曝光在抑鬱情緒下的孩子父母:對不起,我就是一個糟糕的大人,我不配當一個父母。
父母的抑鬱症狀,會增加孩子患上精神疾病的機率。
根據班杜拉的觀察學習理論,孩子的認知行為模式,有一部分就是透過對父母的觀察學習形成的。
不自覺的模仿學習,是我們在成長過程中很難避免的一種現象。
抑鬱症會讓人與外界的聯結感減弱,抑鬱的父母,對於孩子的感受往往也會疏於關照。
容易被抱怨的孩子父母:你怎麼不能像小明那樣,幫我爭點氣?
在一個抱怨聲不斷的家庭裡,孩子,很有可能也會成為父母的一個抱怨物件。
對於習慣性抱怨的人來說,他們通常有著更高的焦慮水平,同時伴隨而來的,是不恰當的自我認知。
他們很少在自己身上找原因,相反,會將所有的過錯歸咎到周圍的人以及環境之上。
父母不恰當的表達方式,也會容易讓孩子形成對自我的不恰當認知。
特別是在一個講究權力關係的家庭系統裡,父母通常會進一步阻礙孩子表達的自由,將自己的怨氣宣洩到他們身上,而一旦想要解釋或尋求表達,立馬就會受到他們的壓制。
抑鬱症之所以會越來越普遍,是一種我們的精神世界跟不上物質世界發展的表現。
我們需要的,已經遠遠超過於物質上的溫飽,每個人的心裡已經有了越來越多情感與精神的追求。
而很多人養育子女的觀念,依然停留在“我供你吃穿,你就應該對我感恩”的狀態。
我們是在不同的時代滋養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一味的去責備自己的父母,歸咎於自己的原生家庭,雖然它可以為我們的挫折找到一部分的原因,可以合理化我們糟糕的處境。
但這種緩解往往只是暫時的。
要走出抑鬱,我們需要去理解自己的家庭,這個時代,塑造起來的一種認知與行為慣性。
先理解它,再改變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