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
通常理解的自戀 VS 心理機制“自戀”。最近閱覽資料的過程中,說到“自戀”使我們“孤獨”。
什麼?
這就讓人好吃驚,好納悶了!
怎麼會這樣呢?
“自戀”本意:指自我崇拜並過分關心自己的完美的一種心理狀態。
通常我們總能聽到:“適度自戀有助於身心健康。”
我們一般會認為,自戀是自己喜歡自己的一種好狀態。
然而,
武志紅老師說:“我們心中都有一堵超級自戀的牆。”
我們之所以越愛越孤獨,最深層的心理原因,來自於心理機制“自戀”。
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什麼是心理機制的“自戀”呢?根據心理學家們的研究,這種“自戀”可以解釋為:對“小我”的沉浸。
“小我”也就是指“自我”。
表現為:“我想怎麼樣”、“我會如何”。
那舉例子來說:
有的人並不愛社交,總說:“我就想這樣吃吃美食就行了。”
有的人說:“我要擁有輕鬆自由的生活,享受著高地位的尊崇。”
有的人說:“我就向成為喬布斯一樣偉大的企業家。”
......
每個人的“小我”都不相同。
《當下的力量》這本書寫到:
無數相互矛盾的念頭,以及圍繞著這些念頭的種種努力,組成了“小我”。
我們每個人都沉浸在在小我裡,不知不覺,便形成了“一堵牆”。
這堵牆:
一方面,讓我們過著我們想要好的生活,看起來十分美好、自得、愜意。
另一方面,也成為了我們與外界建立真實關係的障礙。
為什麼說是障礙呢?
這是因為:牆內“小我”已經習慣於沉浸在牆內了,想要和外界發生聯接,我們第一反應,一定是將對方拉入“牆內”。
這就會導致我們希望對方按照我們“牆內”的規則來說話、行動,也就是要按我們自己的方式和要求來表現。
——外界的人事物變成你的“俘虜”。
當我看到如此形容時,我感到這個比喻非常形象和驚豔。
把對方當成“俘虜”,按牆內的要求或規則行事,讓對方改變來滿足自己的需求,就是心理機制的“自戀行為”。
俘虜
深陷“小我”的“自戀”,危害很多。危害一:被“牆”束縛,困於其中不自知。
比如,我們時常不自覺地就會要求伴侶要這樣、要那樣。
一直在說:“要讓孩子成績更好,一定要好好學習,考好大學。”
一直在私下想:“怎麼樣讓同事,按我的方案、計劃去做。”
......
自己沒有意識到不妥之處,越是強求,越是讓大家都難受。
危害二:“控制慾”陡升,阻礙真正的關係建立。
我們都特別希望自己能“掌控人生”,掌控一切。認為只有掌控權在自己手中,才能有安全感,自己一定要當主宰。
但是,一旦這種“控制慾”激增,我們很容易變得狹隘,去打壓他人,不允許他人違背自己的意志。時間久了,很可能還發生一些打擊報復行為,這是非常可怕的。
這樣的情況,我們又怎麼可能能夠建立好的關係,以及建立好的親密關係呢?
就拿我來說,“控制慾”,在我早期的工作、戀愛裡,非常明顯。
不知不覺就會打壓對方,時間久了,大家都非常痛苦。
當痛苦超過了“快樂”,彼此都實在無法忍受的時候,必然發生:
“友誼的小船”翻掉
吵吵吵,鬧鬧鬧
“關係”崩塌
你愛誰誰
......
這些情況,曾經的我一個個都經歷了遍,雖然還沒到很重的地步,也有及時去修復,但過程也是很“痛苦”的。
在這裡呢,我這個曾經沉浸在“小我”的“自戀者”,跟受過我“刺激”的小夥伴表示抱歉,哈哈~
厚著臉皮講一下:“我知道你們很喜歡現在的我,因為你們表達過很多次啦~”
哈哈哈哈~
危害三:“好我”與“壞我”二元對立,自我痛苦!
這一點,我現在都還“深有感觸”。
什麼是“好我”、“壞我”呢?
好我:是指自己認可的,想要成為的。
壞我:是指自己不認可的,不想成為的。
有點抽象,哈哈~
那舉例子來說:
有的人覺得自己一定要天天打扮的美美的,這才是“好我”,不夠精緻,不夠美就是“壞我”;
有的人一直在追求事業有成,“成功”是TA的“好我”,不成功就是“壞我”;
還有的人,性格特別柔軟容易依賴他人,那麼“依賴的我”就是好我,“自強獨立”的我就是“壞我”
......
所以,每個人的認知、表現都是不一樣的哈~
如果我們太執著於“好我”,那麼“壞我”將被我們投射到其他人身上,尤其是親近的人。
——“近水樓臺先得月”:容易得到好的,也容易得到不好的。
那麼,矛盾衝突,必然會顯現。
然而,最痛苦的將會是我們自己。
因為“好我”和“壞我”是對立的,一旦我們沒達到“好我”的要求或標準,我們將特別難以接受自己,甚至厭惡自己。
內心不夠強大的人,很容易“焦慮”,難以自拔,甚至有過激行為。
這樣陷入“小我”的“自戀”,很容易自己傷害自己,別人拉都拉不住。
危害四:“自戀的人”,親密關係裡,渴望相融變成消滅對方。
因為親近,感情會十分濃烈。
那麼雙方都很容易在進入對方世界,還是拉入自己的世界中,相互博弈。
甚至演變成“消滅對方的小我”的持久戰。
這種相處簡直太累了,尤其是心累。
危害逐層加深,該怎麼辦呢?我們需要脫離“小我”的掌控,讓“真我”去體會人、事、物本該有的樣子。
“真我”是什麼呢?
研究資料中並未明確指出。
按常規理解來說,“真我”是佛教用語,是自在的我,大我。
通俗來講,不會因為追求功名利祿而焦慮憂心,不是可以隨時變動的名字、標籤、身份。
“真我”是永恆不變的。
那如何脫離“小我”的掌控呢?
資料中,用“允許空”的出現作為解決方法。
意思即為,全身心去感受、體悟。
比如談話過程中,全身心聆聽他人,感受他人的感受,不再是總想著關注自己的思維活動,想著自己要說什麼,要做什麼。
如果我們每個人在談話時,大多情況都只關心自己的言行感受,那麼雙方都太“自我”了,也就是太陷入“小我”了,很容易造成溝通無效。
當我們能夠留“空”,把自己的注意力放開,就能脫離小我,讓“真我”和自己、和他人相遇。
成為更好的自己,確實不容易。
有待我們積極實踐、深切感受。
期待,我們都能與更好的自己,與“真我”相遇。
---------------------------------------------------
我們下期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