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壓抑作為心理防禦機制的本質是什麼?探究內心壓抑的真相

一個致力於解決您最迫切需求的心理工作者,

壓抑

弗洛伊德認為,“壓抑本質上不過是迴避,可使人從意識上遠離煩惱”。

通俗點來說,就是你忘記了沒有想忘記的想法。

情感是由感受和想法構成的,壓抑是無意識下產生的,是將情感的思維內容無意識化

你並不知道你在壓抑一些事情。如果你刻意去忘記一些事情,那麼這就是在壓抑自己內心的想法。

壓抑進入潛意識

壓抑的本質是潛意識地遺忘或忽略。如果內在的心理或外部刺激令人煩惱或無所適從,那麼就會壓抑進入到潛意識裡。

但並不是所有的遺忘或者忽略都是壓抑。只有確實會引起焦慮和痛苦,或從意識上難以接受時,才可能會產生壓抑。但是,注意和記憶缺失也可能會導致大腦機能失調,或也可能只是個體篩除瑣碎事件的常規心理過程。

壓抑和焦慮的關係

焦慮

焦慮之所以頻繁地伴隨著癔症出現,是由於強烈的驅力和情感受到了壓抑,而這些感受急於尋求釋放,因此而導致持續的緊張狀態。後來,弗洛伊德根據臨床觀察,認為壓抑及其他防禦機制是為了抵制焦慮而產生的結果。即,對非理性衝動的抵制,導致了遺忘的發生。

壓抑作為自我防禦機制,自動處理著我們日常生活中的各種焦慮,包括處理抑鬱性情感憤怒

驚恐發作

驚恐發作

驚恐發作是一段短暫的極度痛苦、焦慮或恐懼,突然開始並伴有軀體或情緒症狀。當驚恐大作時,人們會感到緊張不安,他們會汗流浹背,而且會伴有軀體上的症狀,比如心跳加快。但是,通常情況下他們會無法回憶起引發反應的原因。

當然,驚恐發作時的瀕死幻想也可能是缺氧不適引發的。儘管驚恐發作常出現心臟和其他重要器官不適症狀,但本病並不危及生命

創傷體驗

心理創傷

創傷後也會伴隨著大量的壓抑,比如遭受強姦,虐待或“戰場神經症”,事後難以回憶當時的情境。個體無法回憶創傷事件的經過,但是時常會閃回一些創傷的記憶片段。弗洛伊德把這類現象稱之為“壓抑後的重現”。

通過後期對大腦機制研究表明,在極端壓力的情境下,用以儲存記憶的海馬會因為創傷而停止執行。在創傷發生時,腎上腺皮質激素會持續的升高,導致海馬功能被抑制,這個時候情景記憶就會失去作用。所以創傷後會出現語義記憶、步驟記憶及情緒記憶,但一定不會出現情景壓抑

“壓抑”作為內部心理機制,在非創傷的概念下,兒童透過壓抑來應對發育階段難以實現且被禁止的慾望。比如,將俄狄浦斯期弒父娶母的願望壓抑進入潛意識。個體只有在形成連續和完整自我的過程中,才能逐漸減少使用壓抑來處理衝動煩惱。如果早期認同缺陷,將傾向於更多用原始的防禦(如,否認、投射和分裂)來處理不良感受。

壓抑對適應環境的作用

與其他防禦相似,壓抑只有在下列情況下才會導致不良後果:

(1) 壓抑失敗,同時又無法根據現實來應對。

(2) 不恰當地使用壓抑來妨礙生活。

(3) 妨礙了其他有效的應對方式。

對壓抑的過度依賴,連同與之相關的其他防禦過程,通常被視作為癔症人格的顯著標志。

人們在成長的過程中必然會經歷壓抑過程,只有這樣兒童才能逐漸推開早年親密客體,在家庭以外去尋找新的夥伴。

如果我們總是完全覺知自己的衝動、感受、記憶、意象和衝突,必然會不堪重負。

參考材料:

^Freut, S. (1915b). Repression. Standard Edition, 14,147.

^Freut, S. (1923). The ego and the id. Standard Edition, 19, 12-66.

^Mowrer, O. H. (1950). Learning theory and personality dynamics. New York: Ronald.

^Myerson, P. G. (1991). Childhood Dialogues and the lifting of repression: Character structure and psychoanalytic technique.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Solms, M., & Turnbull, O. (2002). The brain and the inner world: An introduction to the neuroscience of subjective experience. New York: Other Press.

11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淺談焦慮、抑鬱(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