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和認識的一位媽媽聊天,她兒子馬上就19歲了,從去年四月份休學在家至今,今年的高考沒有參加。
她說現在自己也已經平靜了很多了,焦慮少了很多,對孩子的學習也放下了,孩子玩遊戲也不再嘮叨了,現在孩子在家裡想做什麼就做什麼,他想玩遊戲就玩,他想睡覺就睡覺。偶爾他覺得在家裡太悶了,他們一家三口就出去旅遊了。
她說感覺現在一家人的關係好了很多。最後她長嘆一口氣說:“熬唄,孩子再大一點,應該就好了“。
這樣的話,我聽過很多,很多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媽媽們經過了各種折騰發現孩子還是去不了學校,或者即便是去了學校也不好好學習,媽媽們會在精疲力竭後,說:”熬吧,孩子大了就好了“。
也有一些媽媽回想自己的青春期,也有鬧騰但最終也長成了自己現在還算上進的樣子了,起碼沒廢掉,所以也覺得慢慢地等吧,專家不都說:”靜等花開“嗎?
孩子再大一點就好了,是真的嗎?
樊登在讀書會中曾經講過這樣一種性格的人:溺死型人格。是指那種被人摁住頭在水裡,不斷地給他說:”你再忍忍,等你上了高中就好了“”等你上了大學就好了“”等你工作了就好了“”等你有了小孩就好了“……
結果他進了大學,參加了工作,有了小孩,非但沒有發現一切都好了,反而覺得一切都沒好。
於是他進了大學,就瘋狂地玩遊戲,因為在高中父母告訴他,等到了大學就能放開玩遊戲了,然後就被退學回家了。
還有的勉強進了公司,總想指揮別人,因為父母告訴他,大學畢業後你就徹底自由了,公司隨你調,工作由你定,你覺得不滿意就可以”揮揮手不帶走一片雲彩“,所以他們也就不斷地離職,不斷地找工作。一份工作就幹三五個月。
我同事的兒子今年9月份本該上大二了,在報名前一個月(今年因為疫情,在家的時間比較長),他給他媽媽說,自己不去上學了,學不懂。他媽媽萬分震驚,“怎麼會?”
她是單親媽媽,從孩子小學二年級時就和孩子爸爸離婚了,獨自帶著兒子,至今沒有再婚,她是那種典型的“再等等,孩子大了就好了”。
孩子小學畢業了,孩子初中畢業了,孩子考上大學了,同事在拿到孩子通知書的那一刻堪比范進中舉,她激動地請公司的同事吃飯,她喜極而泣。我想:熬的滋味不好受。
她花白的頭髮、激動的淚水還像是昨天才發生的,今天孩子卻不去學校了,孩子上的是211大學,屬於他同學中的考的較好的。媽媽和孩子溝通:為什麼不去學校?孩子說,計算機老師對他有意見,某某同學看他不順眼。這是20歲孩子的理由。
孩子大了嗎?大了,20歲了,好了嗎?沒有!
馬加爵大了嗎?大了,當時已經上大學了,好了嗎?沒有,給父母和其他家庭留下了一輩子的傷痛,希特勒大了嗎?太大了,好了嗎?壞了,給全世界造成了災難。
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當然,很多父母對自己的孩子蜜汁自信,“我的孩子,我清楚,他絕對不可能幹壞事”,還有的父母把孩子的未來交給了老天,“好人有好報,我們祖祖輩輩都是善良的人”。
《少有人走的路》中,作者派克說,直面問題會使人感覺痛苦,問題通常不可能自行消失,若不解決,就會永遠存在,阻礙心智的成熟。現在承受痛苦,將來就會可能獲得更大的滿足感,而現在不謀求解決問題,將來的痛苦會更大,延續的時間也更長。
許多父母面對孩子的問題束手無策,連續數月乃至數年都無任何舉措,只是一味拖延。還名其曰“靜等花開”,直到孩子錯失了最好的教育時機,出現了嚴重的心理問題。
這時他們才沮喪地說:“我原本以為等孩子大一些,問題就消失了。但誰知問題一直都存在,而且越來越厲害”。問題拖得越久,就越是積重難返,解決起來自然更加艱難了。
而這些問題正是“認知偏差”的體現!
認知偏差會出現在任何年齡段的人。
如果我們的孩子在青春期未能把認知偏差調整過來,那麼他即便是大了,也好不了。
那麼,我們要如何調整孩子出現的認知偏差呢?
首先,我們要找到孩子在哪些認知上有偏差。青春期的孩子出現心理問題,大多數是情緒障礙,而情緒障礙往往伴隨著認知偏差。
在尋找孩子出現的認知偏差之前,我們需要先認識認知,什麼是認知,簡單地說,認知是看待事物的態度。而偏差是偏離了常規。比如有些孩子因為從小被父母嚴格要求,做任何事情都要做到最好,考試要考第一,否則就是失敗。
所以等他們長到青春期,他們會對自己的成績要求嚴格,此時即便是父母已經沒有那麼高要求了,但他已經把“要做就要做第一”這樣的認知內化到自己的價值觀裡了。
所以無論做什麼事,要麼不做,要做就要做到極致。這是典型的完美主義的特點,也正是因為這一點,孩子會為此不去考試,因為他害怕考不到前幾名。
而常規的認知是:考試只是一種對這段時間所學知識的檢測,看看哪些地方理解掌握了,哪些地方還需要下點功夫去練習和記憶。學習成績也不是衡量做任何事的標準。沒有任何事情是完美的。
那我們如何找到孩子的認知偏差呢?
1.梳理成長曆程
佛洛伊德曾說,3-6歲決定著孩子的一生,雖然這句話對於我們今天對大腦的研究有些過時,但是孩子的兒童期對人生的影響是不能忽視的。
孩子從小是由誰帶的,是爺爺奶奶,還是外婆外公,或者是三代人一起住,或者是由爸爸媽媽帶的,然後再去找到撫養者的教育理念和生活態度,它們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是開放的還是封閉的,是靈活的還是僵化的。撫養者的哪些性格對孩子的影響較大。
2.觀察日常行為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認真地觀察孩子的行為活動,我們常常會感慨,“這孩子和他父親就是從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足以說明孩子的影子裡有父母的特點,我們要把這些特點找出來,看看這些特點是如何影響孩子的。
比如父親抽菸,男孩子在青春期也會模仿父親抽菸,他認為這是“男子漢”的體現,他要做像父親那樣的男人。這裡我們就能發現,孩子把“抽菸”和“做個男子漢”化了等號,這是錯誤的認知。
再比如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經常抱怨工作,抱怨生活,抱怨身邊的人,那孩子會認為這個世界不好,到處都是“不好”的人和事,進而會有厭世傾向,這就是一種對社會的認知偏差,事實上,這個世界上,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光明和陰暗本來就是硬幣的兩面。
3.交流溝通
孩子身上的認知偏差常常表現的並不明顯,只有透過不斷地和孩子交流溝通,才能發現隱藏在深處的認知偏差。比如前面所說的完美主義傾向,如果我們不和孩子溝通,只是從表面上認為孩子對成績有高要求,卻沒能發現孩子已經泛化了這個特點,他對任何事情都要追求最好。
透過上面的方法,我們可以找到孩子的認知偏差,為幫助孩子調整它們打下基礎。
其次,調整方法有兩種:一種是找到外力,比如匹配的心理諮詢師,這一點對我們父母來說有點難,因為我們都沒有系統學習過心理諮詢,對於什麼才是匹配的心理諮詢師難以把握,也不知道如何去找。
那剩下就只有一種方法了:父母透過身教言傳來糾正孩子的認知偏差。身教言傳說起來簡單,做起來並不簡單。但教育本來就不是輕鬆的活,“不經歷彩虹,怎麼見彩虹”,一個人的成長一定傾注了父母持續不斷的努力。
我們還是拿完美傾向做例子,如果你發現孩子有完美主義傾向,同時你也找到了孩子的這種認知偏差是來自與父母親中的某一方,那我們就要從自身開始糾錯,我們在做事時提醒自己,任何事情都不完美,允許自己不完美,允許自己犯錯。先動手做,然後再在行動中最佳化和完善。
即便是結果並不好,我們也可以從過程中吸取教訓,下一次做時會更順暢。當我們自己在調整的過程中,也別忘記和孩子去溝通這個調整過程,告訴孩子爸爸或媽媽以前太過追求完美,很多事情都沒有去體驗,現在發現了體驗才是最重要的。
花兒,家庭教育實踐者。兒子在青春期出現嚴重心理問題,由於自己的無知,跳過很多坑,被人洗過腦,浪費了不少的金錢和時間,痛下決心學習青少年心理學。經過兩年多的苦痛和喜悅,終於穩穩地展現出笑容。同步持續幫助一部分家長走上自我救贖和幫助孩子走出青春期困境的路。有青春期孩子困擾的父母可關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