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家——的結構,上面有瓦,下面是豬和人,可以看出家是個安全穩定的地方,是可以躲避風雨的場所。

這一切只適用於某些人,那些有過溫馨幸福童年的人。而對另外一些人來說,原生家庭意味著傷害,意味著心靈深處最見不得光的地方,意味著一輩子揮之不去的磨難……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丟擲這樣一個言論∶為什麼有的家庭會傷人!

很多父母表示不服氣,我們也是第一次當父母,我們也沒有啥文化,有文化的家庭就不傷人嗎?

被著名心理學教授父親摧毀的神童兒子

羅爾先生是一位心理學教授,也是三個孩子的父親,但這位從事心理學研究的學者,竟在不經意間幹下了一件嚴重傷害孩子心靈的事情。

吉姆是羅爾先生的大兒子,稍懂人事起邊表現出超人的才華,這個小哥三歲時已經會閱讀和書寫了。這個孩子是個性格外向,喜歡蹦蹦跳跳,喜歡與人分享自己快樂的樂天派,這與父親拘謹,嚴肅,孤僻內向的性格截然相反。這裡教授很不快,決定經常敲打一下兒子,省的他驕傲。

一天吉姆興高采烈的跑去告訴父親,自己看完了一本書,這本書很不好,懂自己是費了很大的勁兒才看完。

很顯然,孩子希望父親誇誇自己。

教授卻不以為意說∶讀完一本書是很平常的事,用不著這麼得意。

吉姆接著告訴父親,這本書的確令我太愉悅了,書裡的內容太有趣了,這麼難,我竟然讀完了,真是太讓我興奮了!

面對兒子的喋喋不休,羅爾先生突然暴怒起來∶你吵吵嚷嚷幹什麼?你以為只有你才有這本事嗎?你就是個驕傲自大的孩子,我永遠都不會表揚你!

父親說完摔門而去,留著兒子在原地傷心的哭泣,小小的他實在不明白父親為什麼如此生氣,他除了向父親分享自己的喜悅,還希望請教父親一些問題,現在看來,父親並不喜歡他這樣做。

從那以後,吉姆的性格完全改變了他的快樂和自信,被另外一種東西所取代∶我是一個很糟糕的孩子。

這個原本極有才華的孩子最終一事無成。

詫異嗎?遺憾嗎?震怒嗎?會不會更多的有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

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在中國家長特別擅長打擊教育,很多孩子從小到大,沒有聽到自己的父母一句正面的鼓勵的話,用他們的話說∶沒必要,怕你翹尾巴!

很多的父母非常的嚴肅內斂,每時每刻都神經緊繃,對自己的孩子極度的苛刻, 不是刻薄的言語刺激,就是賞給你兩個板栗,或者犒勞你一頓竹板炒肉絲,絕對打的你心服口服。

小的時候,孩子的世界裡除了家就是父母,小小的她受了委屈,不敢申辯,不敢反抗,沒地方求助,更沒有地方逃跑,唯一的結果只有隱忍承受——直到心靈的疤結成了厚厚的千層底,成了自己記憶裡如同沉香般獨一無二的烙印。

因為深刻,所以記著;因為存在,所以被經常提起;因為刻骨銘心、悲痛難忍,總會在某一刻被扒開傷疤,強忍著錐心的疼痛,黯然傷神的躲在一處療傷……

有人說原生家庭的傷,每個人都有,只是輕重不同而已。年幼的時候你可以選擇責怪原生家庭,畢竟每個人無法選擇自己的親生父母,但成年以後,你就得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唯有堅強可以療傷!

如果堅強的結果真的像道理講的那樣輕鬆自然輕而易舉,哪裡還有那麼多的人,自爆家醜,扒開自己血淋淋的傷疤,在大庭廣眾之下談論自己來的那個地方?

說的輕鬆的,都是因為傷的不重!

在《何以為家》中,小男孩兒喬恩的父母就很不負責任,生在社會底層的他們,用極其殘忍苛刻的方式對待自己的孩子。

在法庭辯論上喬恩這樣控訴自己的父母∶他們對我說的最溫柔的一句話就是,嘿,你這小子滾開,再不滾開,我就要打死你!

無法忍受父母將年幼的妹妹嫁給雜貨店的老闆,瘦小的喬恩跟父親扭打在一塊兒,當妹妹因難產而死的時候,他們的母親說了這樣一句話∶你妹妹的事,我們也很難過,好在我現在又懷孕了,生下來的這個孩子就可以替代她了,不是嗎?

憤怒的喬恩將父母給他帶來的食品扔進了垃圾桶裡!

這樣的傷害用什麼方式能夠彌補?

電影很殘忍,隱喻很強烈,生活一直在繼續,傷害也時時在發生。

我們能夠做的,就是趁著現在——與孩子換位思考,儘自己的所能做一個合格的父母,修復自己的遺憾,讓孩子擁有一個幸福,健康快樂的家庭!

——END——

17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正念調節焦慮冥想—不焦慮過去,不恐懼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