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BBC的一個紀錄片,探討人類性格是否可以被改變,結論很積極。當然事情都有兩面性,性格既可以往好的方向改變,自然也會往壞的方向發展。

芝加哥某大學做了一個跟蹤五十年的實驗,選取某個小鎮上的一千多個五十歲以上的人。先做一份問卷調查,確定這個人屬於樂觀性格還是悲觀性格,然後跟蹤他們的生活,最終的統計資料很有意義,樂觀性格的人群平均壽命高於悲觀性格的人群七年半。

紀錄片的主持人是一個焦慮型性格的人,有二十年的失眠歷史。在腦科學家的測試中,結果證實了他自己的感覺,他對於負面情緒的敏感度遠大於樂觀情緒,這些情緒包括焦慮、憤怒、緊張、害羞、不安等等。在隨後的身體測試與腦部掃描中也顯示出本人的緊張程度與對話人差距很大。

這個結果說明了一些問題,也就是情緒會影響到身體,比如失眠以及其他一些疾病的發生,最普遍的是抑鬱情緒的養成。而這種抑鬱情緒與身體的健康息息相關,極端情況就是自殺,當然更多是一種憂慮從而讓自己精力不能集中,易於感到疲倦,在做事上常常表現為不專注、不耐煩以及容易放棄等。

接下來的改善實驗包括一個對樂觀情緒面孔的識別訓練,就是在各種負面情緒表達的面孔中尋找笑臉。同時學習冥想,跟睡眠一樣,冥想也是你越想努力去達成卻更不容易達成的一樣東西。人們的焦慮與壓力往往來自於記憶以及對未來的想象,因而冥想告訴你只關注當下的感覺。比如呼吸,比如跟著一段音樂節奏遊走,比如想象身體各部分逐漸放鬆的影像等。

實驗的結果是樂觀的,經過七週的訓練,主持人首先自己感覺睡眠好了一些。然後在情緒測試與腦部功能區掃面中得出了正面的測試結果,對樂觀情緒與資訊的敏感度大大提升,腦半區活躍度差別也反映這種變化。

人類性格大約一半遺傳,一半由環境塑造。分子生物學揭示人類非主觀意識也就是潛意識往往與神經結構對應,這也是一種習慣養成之後很難改變的原因。同樣如果有一套訓練樂觀情緒的方法,只要持之以恆的訓練,同樣也可以改變神經的樹突數量與結構,從而形成某種關注樂觀與正向情緒的潛意識,從而改變行為。

如下行為如果能每天堅持,一段時間後定能改善睡眠與健康狀況。大聲笑出來,每天冥想十分鐘,唱一首歌,沉浸在一個愛好中三十分鐘。還有就是分享這個好訊息給你的朋友

15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一般來說,隨著體型的成長,兒童的心理上也會出現某些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