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徐清|作者

樸素的樹、蟲子|編輯

oliver|圖源

《奇葩說7》開播,楊冪擔任嘉賓,發表了一些吸引人的言論。

在海選階段時,剛離婚不久的奇葩說老辯手程璐,也參加挑戰,楊冪上來就給了“喜番”(類似通關證)。

坐在一旁的馬東問為什麼,楊冪脫口而出:“因為我對獨立男性有天然好感。”

不少網友認為,這是在內涵劉愷威。

8月份的《密室大逃脫》第二季,楊冪就罵過鄧倫一句狠話“不算男人”。

事情的經過是這樣的:

《密室大逃脫》中,“怪物來襲”,膽小的鄧倫飛快地逃跑,楊冪等人都在甩在後頭。

與之鮮明對比的是,張國偉一把拎起來楊冪就往外衝。

事後,楊冪略有不忿:“給鄧倫點一首《算什麼男人》吧!”

當時楊冪鄧倫兩撥粉絲還吵起來了:“鄧倫到底算不算個男人?”

這個問題聽起來蠻小,可是細想:

一個男人到底應該是什麼樣子的?

男人可以膽小嗎?

男人有“不像個男人”的權利嗎?

延伸下來想:

一個人,到底怎麼樣才算得上強大,不懦弱呢?

所謂“男性氣質”,其實在傷害女人

如果那次是楊冪留下鄧倫先走,我相信不會有這次罵戰。

——畢竟楊冪是個女孩子(成年女性)啊!

很多時候,我們對待女人和對待男人的態度是有些不同的。

很多女孩,喜歡充滿陽剛氣的男人,挺拔的身材滿滿的荷爾蒙,整個人都充滿了精神氣兒。

這種精氣神兒,換個說法,就是陽剛而又充滿力量的“男性氣質”。

而我們的文化中,對待女人,則更強調陰柔之美,比如A4的楊柳細腰,以及賢惠溫柔的期待。

進一步說,在傳統觀點中,男性是佔據支配地位的,充滿力量的。

所以楊冪會對鄧倫充滿期待,以至於揚言點一首《算什麼男人》送給他。

把男人打造成孔武有力,高高大大的,又有安全感,多好!

可是,很多人都忽視了:對陽剛氣質的盲目推崇,對男性和女性都會帶來傷害。

中國白絲帶志願者張智慧,是男性。他曾經在演講中,分析自己為了追求男性氣質,而實施的暴力:

他原本是個溫柔的男孩子,忽然有一天,他打比他矮小的初中同桌,打得鼻血四流。

他的分析很有意思:“現在看來,當時我的暴力,都是為了證明我比他更像個男人,更有陽剛之氣。”

他還特別挑人,專門挑那些打得過的人。

這套邏輯和家庭中的家暴一模一樣。家暴中的男人,也是專門挑體力弱的女人下手。

無論是張智慧主動坦白的校園暴力,還是日常生活中的家暴,都默認了同一套父權邏輯:

強者可以欺負弱者;暴力是實現支配的手段。

而在犯罪案件中,男性的比例高達80%以上,也和傳統的男性氣質有關。

有句名言說:“強姦犯不是從泥沼裡爬出來的,而是被社會塑造的。”

是誰塑造了那些強姦犯和家暴的人?除了天生的暴戾,

承襲父權邏輯的男性氣質也脫不了干係。

情緒隔離,閹割了所有人示弱的機會

有人會因此分外憎惡男性:

都是你們男人,打起女人來那麼狠!

都是你們男人,你們是父權文化的既得利益者!

但其實,無論男女,只要認同弱肉強食、支配者說了算的邏輯,所有人都被剝奪了可以脆弱的機會。

在這樣的叢林法則裡,所有人都要把自己的情緒隔離起來。

當刻板的強者氣質被標準化,所有人都被閹割了示弱的機會:

女性被要求為母則剛;

成年人就不該哭;

被諷刺每天跟林黛玉一樣傷春悲秋、無病呻吟……

比如今年“網抑雲”的梗,被大家吐槽很多人吃飽了撐的,矯情。

但細想想,真的是這樣嗎?

可悲的是,很多人也只敢在陌生人社交的平臺袒露感情。——從這個角度看人際生態,無論是學校教育,還是職場,還是婚姻規範,是排斥脆弱的。

排斥脆弱就會造成情感隔離。

情緒隔離又會帶來災難化的後果——情緒會在錯誤的人身上,錯誤地爆發。

我們這一代很明顯,父母對我們的愛是很充沛的,衣食住行,無微不至。

但很多人有這種感受:從來沒有人教會我們如何安放我們的脆弱,和壞情緒。(很多父母不是不想教,是因為他們從來也沒有學過這些。)

於是,年齡越長,越能體會到著名的“踢貓效應”:

工作中,被上司批評了:這個季度你的KPI不達標啊!你來解釋下是什麼原因等等。

上司暴風驟雨般的數落和埋怨,堆積到你身上。你無處發洩。沒有人可以聽你吐吐槽,也沒有人可以接住你的不安,委屈和憤怒。

下了班你只能死氣沉沉地回到家。

看到5歲的孩子在沙發上玩皮球,擱平時你頂多只是讓他換個地方玩,今天不行,實在氣大你往他背上呼的就是一個亮堂堂的巴掌。

孩子哇哇地哭。孩子也無處發洩,把積壓在內心的氣撒在了旁邊喵喵叫的小貓身上。貓被小孩子用熱水燙了好大一塊面板。

惡性迴圈,這就是踢貓效應。

如果你沒有安放好內心的脆弱與不安,你也就不會實現情緒自由。情緒不自由,也就不會有真正的強大。

你的壞情緒,就會像“踢貓效應”一樣,傳染給周圍的人,同時,把自己困在其中。

情感隔離,很多人從童年就開始了

豆瓣高分紀錄片《面具之內》,跟蹤採訪了孩子們,呈現出情感隔離對一個人精神的摧殘:

大人們教導小孩不許哭,沒人鼓勵孩子傾訴,尤其是男孩。

正如心理學家奈奧比·威博士的解釋:在孩子剛剛學會說話的年紀,用來流露情感的感性語言就已經被弱化,它們被帶上一副叫做“強者氣質”的面具。

但是天然的情感需求並沒有消失。

於是很多孩子承受著孤獨,迴應缺失,甚至抑鬱,自殺。

相比較女孩,大部分男孩子在主流期待中,更多地被帶上“男性氣質”的面具。

而在教育的過程中,很多孩子其實只是情感無法表達,壓抑,表現得具有攻擊性,卻被視為品性障礙。

越來越沒有人關注孩子的內心世界。於是,情感的能量就會轉化成對外界的攻擊性。

一位母親哭著說:“看到他就即將成為少年犯,真的很難受。”

沒有誰生下來就喜歡壓抑自己的情緒,沒有誰生下來就喜歡面目猙獰,攻擊性滿滿。

如果從來沒有人告訴過他們什麼叫做情感,柔軟和同理心,他們又怎麼會變成硬邦邦的,面對情感手足無措的樣子?

如果一個孩子生下來,就感受到“我哭出來是很羞恥的事情,我傾訴我的痛苦是件懦弱又矯情的事情”,那麼你覺得這個孩子長大之後會變成機器人,還是一個有笑有淚的人?

“人的心之所以變硬,是因為他們被社會化如此”。

他們早就帶上了情感隔離的面具,面目全非。

找回你的柔軟,內心才會真的強大

有人會認為,男人有淚不輕彈。也有人會要求自己在外人面前,氣場像女王一樣強大。

沒問題。

只是,我希望,當我們摘下社交面具,面對自己內心的時候,可以意識到——我們可以允許自己脆弱。

就像鄧倫,即使算不上世俗眼中的“男人”,那最起碼也接納了自己也是有脆弱的地方。

我一個朋友,她對爸爸也很挑剔。

她爸爸有一些打牌、吸菸的毛病,她很是不能容忍。對於其他人的一些小毛病,她也總是不能容忍。

一次,做諮詢的時候,她眼角有些溼潤。對自己抽絲剝繭,她才發現,她對自己很苛刻。

她一直是同齡人眼裡的“拼命三娘”,她要求自己每次績效都要達到A,工作已經很忙了還想1年內在業餘時間寫到15萬字的作品。

她給自己下了個“緊箍咒”——要強大,要無堅不摧。

她厭惡自己的脆弱,也無法忍受自己做不到的地方。推己及人,她對別人也是如此。

對於每一個人來說,你只有看見並安放好自己的柔軟,才能接住別人的柔軟,即使這個人看起來無堅不摧。

成為一個成年人,或者成為一個強者,並不意味著就要扼殺脆弱。

《面具之內》最後的結尾說:

“五歲的小孩應該被愛,晚上應該給他們掖被子。”

五歲的小孩應該被愛,哭的時候應該有人陪著,笑的時候應該有人一起笑;

而即使我們已經成年,但是依然需要被愛。

從5歲,到25歲,55歲,甚至75歲,每一個年齡,每一種性別的人的脆弱都應該被看到,而不是被簡簡單單地一句否定。

表達情感並不是一件羞恥的事情。眼淚不羞恥,請求幫忙也不羞恥。

渴望和人建立情感連結,是一件好事。

寫在最後

最後,說回楊冪口中的男性氣質。到底什麼是真正的強者?

如果外在剛硬,內心卻虛空脆弱,所謂的強大也不過是個保護色罷了。真正的強者,是堅定中帶著柔軟的力量。

真正的力量,不是支配、控制和欺凌別人。

真正的力量,有包容性:一個男人可以展露脆弱,“不那麼像男人,丈夫和父親”;一個女人可以放聲大哭,“不那麼像女人,妻子和母親”。

允許你展露你任何想成為的樣子,無論是膽小的男人,還是脆弱的女人。

因為,人不同於機器的關鍵一點,就在於我們是活生生的人。擔心,害怕,委屈,無力感,憤怒,這些正是人類天然具有的情感。

不用害怕情感,擁抱情感吧。

世界和我愛著你。

參考資料:

1. 《男人的聲音:16位“性別平等男”講故事》,作者方剛,朱雪琴;

2. 紀錄片《面具之內》。

- The End -

11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3個恐怖的心理測試:你是否處在精神崩潰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