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心理學上有一種現象被稱為“鏈狀效應”,它是指人在成長中的相互影響以及環境對人的影響。
我國傳統文化當中與“鏈狀效應”相關的例子很多,出自晉朝《太子少傅箴》中的名句“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強調了周圍的人和環境對個體的影響之大。這種“個體因受到周圍人和環境的影響而發生改”的現象,就是心理學中的“鏈狀效應”。
大家所熟悉的“孟母三遷”的故事,就是“鏈狀效應”的例子,孟母為了給孟軻選擇一個適於成長的居住環境,竟三次搬家,由“近墓”之所遷至“市旁”又繼而到“學宮之旁”可見她多麼重視環境的選擇。
歷史上著名的唐宋八大家之三蘇,應該說是“鏈狀效應”的很好印證。蘇洵的發奮努力,可說是影響蘇軾蘇轍也能成為一代文豪的最重要因素。類似的還有漢朝的班氏家族,班彪及其三個兒女:班超、班固、班昭,哪個不是響噹噹的人物!這就是家族氛圍的“鏈狀效應”。
《顏氏家訓》中說“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與款狎,燻漬陶染,言笑舉動,無心於學,潛移默化,自然似之。”就說明了小時候在一定的環境生活,耳濡目染,自然而然就形成了一定的品德習慣。
魯迅先生也說過:“讀書人家的子弟熟悉筆墨,木匠的孩子會玩弄斧鑿,兵家兒早識刀槍……”這些名言,不無道理。
鏈狀效應在家庭教育中表現得尤為明顯,從出生起,人就會不由自主地受到來自家庭成員潛移默化的影響,並在這個過程中形成自己的個性和習慣。雖然遺傳因素可能決定了個體成長與發展的諸多層面,但是環境因素卻因“鏈狀效應”的存在而對個體的成長與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有時甚至超越了遺傳因素而佔有主導地位,並且對子女的影響不是單方面的,既表現在思想品德方面的感染,又在個性、情緒、興趣、能力等方面發生潛移默化的綜合影響,更可以在人生理想的規劃上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故此在家庭教育中應該做到以下兩個方面:
首先家庭教育中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是父母的言傳身教。父母的言傳身教是孩子人生的第一課堂,家庭教育中藏著孩子的未來。俗話“虎父無犬子”,“龍生龍鳳生鳳”,從心理學的層面來說,可以認為是“鏈狀效應”
孩子們一般喜歡有文化、有教養、好學上進、作風民主的家長,特別是家長閱讀學習的興趣會影響孩子的學習成績,所以家長要注意建造熱愛學習、民主和諧的家風 ,用自己的言行薰陶子女。
其次要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一,要創造民主,平等和諧的人際環境,構建和諧的家庭氛圍。要實現夫妻關係的民主平等化;實現親子關係的平等民主化;實現家庭其他成員關係的民主平等化。二要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儘量給孩子安排單獨學習、休息的房間,房間的佈置要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配備儘量豐富的適合的的書籍。在安靜舒適並伴著濃濃的書香氛圍中,有利於培養孩子熱愛知識、追求知識的品質。三要創造良好的意志培養環境。要注重培養孩子良好的行為習慣,比如父母和孩子可以一起制定作息時間,培養孩子按時吃飯、學習、睡眠和遊戲的時間,有利培養孩子學習生活的計劃性,和責任感以及堅持力。
作為家長充分認識“鏈狀效應”在家庭教育中的作用,有意識地為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讓孩子在舒適、輕鬆、愉快、和諧的家庭環境中健康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