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先說說什麼是“心理問題”。

心理問題,是指心理健康狀況欠佳,但沒有精神障礙的人。

既,有“心理問題”的人,並不是“病”或“病人”,他們也是“心理正常”的人。

心理問題是指心理正常的人,在社會活動中(生活、工作、學習、人際交流、婚戀等)心理失衡的人,具有明顯的偶發性和暫時性,常與相關的環境及情境因素有關聯,從而使心理出現問題。

比如,情緒低沉、心情不良、焦慮等。

在現實生活中,孩子們受生物、社會、家庭養育模式等綜合因素的影響,兒童期就可能會出現一些心理問題,嚴重影響孩子的健康成長,那麼怎樣判斷兒童是不是有心理問題呢?

當孩子行為、情感上表現得不恰當時(偷東西、說謊、做作業拖沓、注意力不集中、厭學、網路成癮、反抗父母、早戀、脾氣暴躁、自傷自殘、自卑、敏感、人際關係困擾、適應不良),我們父母往往會在道德、品行層面去評價、指責孩子,而忽略了孩子心理的發育與成熟是一個過程,這個過程伴隨著獨立性與依賴性,需要我們父母在孩子這個成長、成熟的階段,有足夠的耐心陪孩子在走一程。

01

孩子的什麼行為、言語、個性特點不符合他年齡階段的發展特點?

例如,7歲的孩子,不能和小夥伴一起玩耍,在學校不能遵守課堂的紀律,不能按要求完成學習任務。

(評估孩子正常發育階段的困擾,還是父母家長對孩子過高期待導致)

02

孩子自己是怎麼認識他當前的行為?

(評估孩子當前的自我認知水平,瞭解孩子與父母的溝通方式與溝通有效性)

03

孩子當前與年齡不符的行為特徵,持續了多長時間?

對學習、生活造成了哪些影響?

(判斷孩子當前的行為是正常的發育過程,還是病態持續發展變化)

04

孩子當前的這些不恰當行為,父母透過哪些方式幫助過他們,有什麼樣的效果?

(評估父母的孩子的關注程度,父母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

05

如果孩子當前不恰當行為持續得不到改善,會發展到什麼狀態?

(父母的焦慮與擔憂)

06

為什麼想要選擇專業的心理諮詢的幫助?

孩子願意接受嗎?

(孩子的主觀能動性,以及諮詢的動力)

07

父母對於心理諮詢,有什麼樣的期待?

(評估諮詢目標的可操作性與可執行性)

- end -

(文章源於網路,如侵刪)

3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大張偉在焦慮症測試中得滿分:一個人要多努力,才不會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