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在節目《天天向上》中,大張偉接受焦慮症測試,結果發現,幾乎得了滿分。

在訪談中,他坦誠——

“我一直都不夠好啊,長得也不好看。”

“怨不了別人,是我自己不甘寂寞。要像人崔健似的,能耐得住寂寞又才華橫溢,我就滿足了。但我又沒人家有才華。”

焦慮症已經糾纏了他十幾年,幾乎每一首歌,都是在情緒崩潰時寫出來的。

生活中,我們也有很多人都是這樣,總是因為自己能力不足而焦慮。

然而,焦慮真的和我們的能力有關嗎?

01 我們想成為“全知全能的神”

我們受到“狼性”教育毒害至深:但凡有點不如意,都是歸因於能力不足。

但是,能力這件事,既無法客觀評判,也沒有“天花板”。

知乎上,有超過1000萬人熱議“為什麼我上了985還會這麼焦慮?”

很多人發現,一場場“遊戲”的勝利,只是另外一場苦戰的開端。即便是985博士,也自稱自己是個“985廢物”。

處在一個競爭主義的社會當中,我們不可避免要把“他人”的評價作為一種標尺。

當我們預估自己的能力低於平均水平,就會產生恐懼感——擔心自己在族群中的位置靠後。

前段時間,北大的留美博士唐曉琳自殺身亡,引起了熱議。

2004年進入北大就讀空間物理專業,2008年前往美國攻讀研博。在猶他州大學,她攻讀的方向還是相當有難度的病毒RNA專案。

每一步成績都耀眼奪目,別人眼裡她也前途似錦。

作為公認的才女,她也從不缺乏努力:晚上十點吃完飯,還要回實驗室檢視結果。

然而,這種努力、以及對能力提升的關注,反而讓她覺得更加痛苦:“永遠不會做出成績”的想法,讓她覺得未來遙遙不可期。

導師的評價、自我的貶低,種種原因累加,引發了一場悲劇。

我們對自己能力的預估,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標尺不同則結果不同:向上比較會讓人感到焦慮和自尊受辱,向下比較則可以得到釋然和優越感。

然而,越是努力向上的人,越容易向上比較:只看到比自己更好的人,總感到自己不足。

我們的社會文化卻慫恿著這種不健康的對比:俗話說“知恥而後勇”,只有感覺到有所不足,才能有所進步。

有才華的人也以“向下比較”為恥,好像只有一直鞭笞自己,才是正確的選擇。

02 自我貶低,只會帶來虛假的釋然

“自我貶低”這件事,讓很多人感到暫時的愉悅。

霍妮在《我們時代的神經症人格》當中分析過“假我”壓迫“真我”的過程。

人們理想中的自我需要在每件事上都做到最好,而現實中一點小失誤,都會打破這個美夢。因而,人們批判現實中的自己,實際上就是在維護“想象”中那個完美無缺的自己。

這不僅能讓他們短暫性逃避責任、並獲得釋然,也可以讓他們吹噓自己“有自知之明”。

然而,太強烈的自我貶低,產生種種問題,甚至讓我們失去行動能力。

心理學當中有一種應激反射,被稱作“fight-or-flight”,也就是戰鬥或逃跑反應。

是指我們面對壓力或威脅時,在瞬間作出判斷,衡量自己與困難之間的差距。如果能贏,就戰鬥,贏不了,就逃跑。如果情形太複雜,我們甚至可能當場當機,無法做出判斷。

整個過程,神經和腺體開始運作,釋放皮質醇和腎上腺素,我們保持了極端的警惕。

而那些過度焦慮的人,隨時都在準備著戰鬥或逃跑。

結果是身體會產生極端疲勞、胃部潰瘍、失眠、心跳過速、手腳發抖等等不適症狀,在體力和精力不支的時候,想要繼續工作就成為了奢望。

自我貶低導致焦慮;焦慮導致無法工作;無法工作導致自我貶低……這樣的怪圈實在讓人很難脫身。

更何況,fight-or-flight當中,我們選擇的也不一定“戰鬥”,當威脅和壓力不斷累積,一旦超過界限,我們就會下意識地選擇”逃跑“——

比如,完美主義拖延者,不是沒有才華,也不是沒有自我約束的能力,更不缺少想要達成目的內驅力。但是當“真我”和“假我”產生巨大落差,“最完美的自己”再也不能給我們激勵,反而讓我們遲遲不能開始行動。

03 脫離怪圈,可以做些什麼?

(1)察覺自我貶低情況的存在

想要擺脫不斷的自我貶低導致的焦慮感,首先要嘗試著發現它的存在。

上文曾說過,自我貶低在一定程度上會讓人感覺良好,因而很難被我們發現。

想要停止自我貶低帶來的焦慮感,可以嘗試觀察自己和別人的相處方式:很多時候我們會把對自己的“高要求”和貶低外化為別人對“我”的要求,總是覺得別人正在強制自己變得優秀,或者總能“提前預料”到別人對自己的要求和期望,並且急切地讓自己滿足這些期望。

(2)不執著於評價,嘗試接納自己

接納自己,是一件說起來很容易做起來卻非常困難的事情。事實上,想要完全不受內外界評價影響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我們或許需要學會不去執著。

專注於事情本身而不是它的結果,是停止當下的“自我貶低”的最優解,要知道大腦是可以被欺騙的:如果一直覺得自己“不夠好”、“做不到”,經歷一兩次目標明確的“成功”之後,或許就能扭轉腦海當中對自己的評價了,這也是很多成功者所建議的“訂立一個小目標”的原因。

(3)找到一個確切的目標

明確目標,而不是“我希望我可以永遠做第一名”。

對成功的追求是一件很容易上癮的事情,不妙的是它突然變成了一種“強迫”的行為——很多人非常努力地投入當下的工作中,熱衷於在不同的社交平臺“打卡”完成任務,考取了一個又一個資格證書;然而,卻在偶然的失敗或者挫折悄然來臨時被“再也沒有辦法成功了”的想法裹挾,感覺自己一敗塗地。

這樣的人,可能就是作家瑪蒂亞斯·達爾斯加德曾經在書中描述過的“焦慮的佼佼者”:他們缺少信念的支撐,但仍然想把自己從當下的問題當中解救出來,只想用更多的成功來彌補心中的不安。註定他們不能達成目的——你沒有辦法用新建的樓層來彌補流沙一樣的地基。

生而為人,也許無需變成“人間必勝客”。

很多人對“超越”和“成功”過於迷戀,以至於寧願貶低自我來委屈求全。

幸好,我們還能嘗試停止自我貶損與輕蔑,還能直視心中的焦慮和不安……

找到自己的目標和愛好,如同搭好地基之後再慢慢搭建房屋,擁有了穩定地基的房屋,或許就不會再為了一陣微風的到來而擔憂。

- THE END -

32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心理測試:你最喜歡哪一款手鍊?測你是“被人追”還是“追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