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前不久,上海一家長把孩子的作業本點燃扔到樓下,差點引起小區火災。此事在網上持續發酵,圍觀者中,身為家長的這部分人,有的剛從醫院掛水回來,有的血壓還沒穩定,多數家長已習以為常,表示同情理解。

入夜之後,幾乎每個小區都會傳出吼罵孩子的聲音。那些指導孩子寫作業的家長,耐心已到極限。明明一道相當於3+2=5的題,就是寫錯。書寫更是慘不忍賭,有的孩子居然將“和”字寫成“咊”。有的家長當年曾以學霸身份叱詫風雲,現在嚴重懷疑生娃時在醫院抱錯了。網上更是推波助瀾,諸如“壓垮中年人只需要一個家長群”等扎心標題。的確,疫情後家長們忙於生計累得直不起腰,回家後還要面對老師們安排的任務——督促檢查、輔導作業,就算是鐵人也受不了,生氣發飆情有可原。

勞什子家庭作業是誰發明的?據傳是一位義大利教師,叫Roberto Nevilis(羅伯特·納維利斯)。他在1905年時,因為學生調皮搗蛋,就讓學生回家寫作業作為懲罰。後來,家庭作業在全球流傳開來,世界各地老師都紛紛效仿。我國在1990年代開始大量複製考卷,2000年後進入題海戰術模式,2010年後題海戰從高初中向小學下沉。年年喊減負,結果中小學生負擔越重。

“輔恐症”的根源

現在做爸爸媽媽的這輩人,小時候也寫作業,但並沒有大量發生“家庭作業惡性事件”,“輔恐症”也還未萌芽。是這屆家長不行?還是這屆孩子不行?還是這屆老師不行?

先說家長。應當說,當前30-45歲這批家長是歷史以來學歷最高、知識結構相對完善的群落,抱錯孩子的機率幾乎可以排除。對於孩子,兩千年以前的孩子與今天的孩子無本質差別,只是生活學習環境發生了變化。至於老師,一線城市的小學老師很多都要求碩士以上,教學的資質沒啥問題。

然而,問題出自哪裡?就全國來說,教師配置仍然存在很多問題。譬如女教師佔絕大多數,教師承擔的工作不斷累加,譬如參加課題、一師多科多課、學習和會議等,嚴重佔據了教師的教學時間。在實際教學中,教師是個權威的職業,這裡並無性別歧視,但男教師相對而言更易樹立權威和建立課堂紀律,在家長動輒投訴的時代,身為女教師自然多一事莫如少一事,所以課堂紀律差是個普遍現象。課堂紀律差,學生小動作多,自然影響上課效果。若是這位老師兼的課多、學校安排的非教學任務多,則只能把任務發放家長群,讓家長在家裡監督完成。

在家長的意識裡,我把孩子送給學校,就是要老師來管理和教育孩子的,現在把寫作業的任務交給家長監督,還要簽字確認,那要學校幹什麼?但是家長們往往忽略一個問題:一個在寫作業時摳手、喝水、上廁所、玩手機、神思飛遊的孩子,大概在課堂上也好不到哪兒去。這樣的孩子一多,整個班的成績都受影響,有的班半節課都在批評孩子,或整頓紀律。我的孩子有時回家給我繪聲繪色講課堂上的鏡頭——有的孩子把眼睛眯成兩個減號,有的不到十分鐘就呼呼入睡,有的一節課要上幾次廁所,有的接老師的話沒完沒了。所以,家長抱怨老師在學校沒教好,老師則抱怨家長把孩子慣得無法無天。

對於孩子們而言,他們哪裡知道上學是為了什麼。像周總理那樣從小就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人,萬中無一。孩子們去上學,是因為爸爸媽媽要求去上,但上學又枯燥又累人,哪有看動畫片、短影片和上網搞笑逗樂打遊戲好玩?在孩子們未發育成熟之時,只通過說教無法讓他們從內心燃起對知識的渴望。他們不認為學習知識就是武器,可以在未來參與競爭、安身立命,因為他們住在溫暖的房間,玩著現代的工具,吃著觸手可及的美食,你再講你小時候那些苦,他們如聽天書——環境鎖定了他們的視線,沒有切身經歷如何會有感知?所以,孩子們厭煩學習,厭煩家長和老師,但因為年齡還小又反抗不了,不過只要家長轉身離開,他們立馬就選擇瞭如何令他們精神愉悅的事物:遊戲,影片,網路……在大量資訊和不良商家透過大資料、大團隊研製的各類“產品”面前,一個懵懂的孩童如何能夠抵抗?當學習知識的“難”與嬉娛玩樂的“易”形成鮮明對比時,孩子們自然選擇後者。越是這樣,他們越沒心思學習,根本就不走心,眼睛盯著作業心頭在想別的,那麼,作業寫得一塌糊塗就不足為怪了。

孩子來到這個世界,受環境影響極大,學習主要是透過模仿逐步進入。倘若這個家庭中,媽媽在追劇,爸爸在打遊戲,或者家庭環境太過嘈雜,或者夫妻吵架、冷戰,或者這個孩子得不到持續的激勵,基本就是個“精神難以集中”的孩子。精神被碎片化資訊、家庭生活環境干擾和影響,如何會集中?家長讓學校老師既要傳授知識,又要進行人格或行為習慣訓練,老師如何做得到?

因此,“輔恐症”的根源出在家庭。縱使全盤取消家庭作業,孩子們看似“減負”了,但幼小的心靈更空虛、更容易放逐、更難以集中精力。中國人口基數大,優質教學資源本身有限,不少地區倘若成績不好則被分流到職高技校,連上大學的機會都沒有。所以,與其焦慮抱怨,不如面對現實,在深刻認識“輔恐症”的根源後拿出切實可行的解決辦法。

第一,規則紀律的建立與強化。

孩童都是一汪清泉,教育的本質就是正向引流,作好表率。一對夫妻有了孩子,就應當告別過去自由散漫的生活態度,以高度的責任感對待孩子。首先,家庭氛圍的營造需要煞費苦心,從孩子兩三歲開始就應建立安靜、和美的生活學習氛圍。喜歡讀書的父母,孩子自然就模仿。先從繪本開始,逐步過渡到字書。在小學階段,最難啃的骨頭就是識字。孩子不會做題多半是不識字、不懂字意、書寫錯誤,甚至連數學題的題意都不甚明瞭,如何會做?倘若小學階段能夠識別3000以上漢字,且書寫較為工整,成績自然不會差。這些,都需要家長建立家庭學習規則。

在小學四年級以前,家庭作業實際上並不繁重,若是認真執行規則,放學後2-3小時內完全可以完成。之所以很多孩子拖延到晚上甚至深夜,就是沒有掐好時間管理。在孩子上一年級之後,就應當建立“先作業、後玩樂”的規則,既不能邊寫作業邊玩耍,也不能先玩耍再寫作業,否則拖延症必犯。正確的做法是:孩子放學回家,換衣服洗手之後就開始寫作業,作業是對當天或前一段知識的重複練習、消化和鞏固,是學習的必經之路,不能認為“懂了”就不寫,懂和不懂都要寫。懂,自己寫;不懂,要教會孩子問家長。孩子一般不會問,就在那兒混、等。怎麼辦?家長要建立激勵制度,譬如孩子每問一道題、一個問題,都要真誠讚美。只有孩子主動問,才會去記憶、理解和思考,轉化為牢固擁有的知識,否則強迫灌輸最多是表層記憶。只有問問題,有需要,感興趣,才會轉化為學習的內驅力。所以,當我們檢查孩子作業時,不宜用“這麼簡單都不會,笨死了”這種態度面對孩子,這種消極和否定必然會挫傷孩子的積極性,他們也不會再問,就形成了死迴圈。

但是,我們在建立規則和掐時間節點的過程中,不斷強化孩子的信心,效果必然反轉。就算這個孩子做的題一半都是錯的,但一半對的要強化和肯定,這樣才能用正向的引導不斷吞食和抹去錯誤的一半,至少會減少差錯率。同時,抓好時間管理事半功倍。一個孩子大概需要用三個月的時間掐時間,同樣的作業量開始可能要3個小時,但在識字量和書寫加快、干擾減少、鼓勵增加等正向因素的相互作用下,會變成2.5小時、2個小時,甚至一個多小時。此外,一定要培養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習慣,開始時無論對錯,只提示時間,再檢查錯誤之處,平和指出錯誤,讓孩子主動發問,再針對錯誤提示,補足即可,最後讓孩子玩自己想玩的專案。這樣,孩子會越來越有幹勁,潛意識裡會越來越有自信——我透過努力完成得很好,而且時間不長,賺了大把可自由支配的時間。

第二,持續不斷的獎勵與懲處。

獎和懲是規範孩子正向發展的兩大堤岸。只有獎勵沒有懲處,孩子容易膨脹,順風順水時無事,一旦遭遇挫折極易走向自暴自棄的反面;只有懲處沒有獎勵,孩子長時間陷入消極情緒裡,只能透過搞怪作妖或極端表現來引起家長、老師和同學的關注。兩者都不用,孩子這條小河很快就乾涸了;或者用得不平衡,容易決堤,出現偏差,成為問題孩子。

這個平衡度如何掌握?首先說懲處。懲處不是打罵,不是人格侮辱(罵孩子笨、懶或肢體攻擊),而是要依據先前講好且孩子接受的規則來處理。譬如孩子沒按時間完成作業,不懂還不問,或者在學校犯了事兒,低年級的同學要在家裡開闢專門的區域“面壁思過”,讓孩子單獨在一個安靜的地方靜坐或靜立反思,究竟有哪兒做得不對,反思完畢後再出來與家長交流,或口頭或書面,順帶訓練語言組識能力和邏輯思辨能力。只要孩子表達出來的內容基本相符,則要馬上肯定孩子的正面思考,表揚其反思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從而將負面扭轉成正面。

其次,練習書寫(各種字帖和經典古詩文均可)的次數、字數、張數,也可以作為懲罰措施。有的家長在懲治過程中放寬、打折,孩子有縫可鑽,執行不徹底,反而刺激了孩子的“小聰明”而洋洋自得,這是不可取的。倘若在懲治過程中仍然磨洋工或耍小聰明,則要加重懲罰,甚至可以採取適當體罰、全家禁食等辦法來治理(最好不要發展到這一步)。我在實際的操作中,買了一把戒尺,事實上從來沒有打過我的學生和我孩子的手心,但那東西放在桌上,就是一種威懾,它代表家長或老師的權威不容質疑,說過的話、講過的規則就要執行。

再說獎勵。通常,現代家庭物質不缺,孩子想要什麼吱一聲就可以得到。這種“要星星不捅月亮”的寵溺,斷難培養出自律和專注力強的孩子,因為時間長了孩子天然覺得父母給什麼都是“應該的”。因此,在基本生活保障的基礎上,若孩子想要自己喜歡的東西,就得爭取,就得去“掙”,白白得來的東西無人會珍惜。那麼,當孩子作業寫得好、考試比較理想,或是執行規則到位時,要及時獎勵,要讓孩子體會到“努力的價值”,讓他們“覺得自己有用”,在整個家庭建設中“也在貢獻力量”。

有了這種先導意識,孩子們再回頭看寫作業和主動學習,就變成了“基礎任務”。這種孩童心理的變化是由外部積極的影響最終內化成學習的動力的。一個只讓孩子學習而不讓孩子參加家庭建設的家長,斷難培養出有責任感和上進心的孩子,縱使這個孩子一時成績優良,從一生來看都極難健全人格。所以,適當讓孩子參與家務,或孝敬老人,或照看弟弟妹妹,或幫助父母幹活,反而會從外部促進孩子對生活和學習意義的系統認知。就拿我家四年級的孩子來說,在學習古文時極為困難,但是我沒有逼她學習,而是在我開設古文班和字詞班時,請她擔任範讀。她要範讀,自然就因產出而建設內需,因此在學習古文和字詞時極為用功,有幾次自己不滿意反覆折騰到深夜。透過一年的學習,在“計件付費”的規則下,她已能熟練背誦12000字的古文,而且掙到了上萬勞務費,自然越幹越有勁。

第三,錯誤過失的容忍和接受。

孩子的成長是個複雜的系統,每個家庭、每個孩子都不一樣,學霸的孩子必然就是學霸?教授的娃娃就一定成學者?歷史上的皇帝,哪個不是從小請天下最有學問的師傅(太子太傅)嚴格抓皇子皇孫的學習?但是秦皇漢武唐宗宋祖的兒子雖然也繼承大統,不過與老爹相比根本就是天上地下。所以孩子有孩子的命運,做家長的只要盡到家長的義務即可,不宜太過苛責。我們在小時候就沒犯過錯誤?真的是樣樣都好?事實上,人的精神層面存在選擇記憶功能,那些不好的記憶逐步淡化或刪除,如此而已,很可能我們在幼年時尚不如現在的孩子。但是我們喜歡攀比,總是害怕我們的孩子輸在起跑線,於是生硬地呵斥孩子,恨鐵不成鋼,經常忽略娃娃心智尚未健全。

總的來看,孩子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犯錯誤和過失的過程。失誤就是探索和發現,一個孩子從來沒有過失是極為危險的,因為一旦將來發生過失就是大過失,很可能一蹶不振。在學習中,也是一樣。就如前文所講,有的同學將“和”字寫成“咊”,只是思維反向的問題,並沒有什麼大錯。“和”字在篆文裡仍然大量寫作“咊”,漢朝之後將口字放在右邊,現代規範字固定下來而已。還有一道題,在網上廣為流傳:西遊記師徒四人的畫像下面,問學生上圖是幾個人?有的小朋友回答是2個人,老師和家長就發火:你眼睛瞎了嗎?數不清四個數字?然而在小朋友的思維裡,唐僧沙僧二僧是人,悟空是猴子八戒是豬。這種題,答“對”和答“錯”,有什麼關係?從思維開發的角度看,答2個人的孩子就比答4個的孩子有想象力和分析能力。

別說這些小失誤,就連達爾文、牛頓、愛因斯坦這些世界科學巨擘,也被後來者不斷髮現失誤,怎麼能要求孩子“全對”“無失誤”呢?當孩子在答題中出現失誤,要心平氣和地說出學校要求的正確答案,同時也不能完全否定孩子的勞動和思考,告訴孩子可以有別的理解,但要符合考試要求,孩子也樂於接受。一味指責孩子錯誤,久之必然損害其自信,甚至懷疑自己真的很“笨”,造成心靈阻塞,容易“破罐破摔”,以消極的情緒對待課業。

同時,孩子們都在成長,一方被抑制,一方必然反彈。他們一旦在學習上得不到承認,就會轉向娛樂,透過升級打怪、虛擬名次,來填補學習上的缺失。所以我們要認識到,一個玩遊戲特別厲害的孩子,也要比完全消極放棄一切的孩子有救。倘若一個孩子被完全封閉所有的精神出口,那麼他就停止了成長。這是極為危險的訊號。所以,我們要接受孩子的不完美,爭取在揚其長的基礎上花心血補足其短處,從不同的側面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孩子們才會深刻感知父母的愛不僅是呵護,還有難得的尊重和理解,他們才會在這種“心靈低保”的基礎上放開手腳奮力前行,實現學習反抄。

第四,不需要每個家長都成為老師。

事實上,“輔恐症”多發於小學階段,特別是2-4年級。上了中學,很多怪誕的題目家長也不見得能搞定。上了高中,家長實施的影響就更加微弱。總的來看,小學三五年的陪伴和督導,是親子關係中彌足珍貴的時期,家長們再忙都要儘量抽出時間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尤其是閱讀和自理能力,特別是自學能力。

當然,我比較反對將每個家長都當成老師,強迫他們再將知識學習一遍。社會競爭極為慘烈,疫情之後各業不振,內外交困,讓每名家長成為合格的老師是一種天真的想象。譬如,一位時薪上百的專業人士,你讓他花幾個小時輔導孩子,從經濟上講極不划算。既能當好家長又能教育好孩子的人確屬鳳毛麟角,千中無一。就算那些大師級人物,也懂得“易子而教”之法,譬如當年齊白石就將其子與婁家易子而教,婁師白遂成一代書畫大家。

養育和教育是兩回事。養育更多的是教會孩子如何做人,但開啟智慧、攻克專業就需要專業人士。縱使你是某一方面的專家,但孩子出生以來就跟你生活在一起,他早已“探過你的底”,知道你不會把他怎麼樣,所以千招使盡仍然效果不佳,就是因為“太熟悉”。再者,學習是個“群體效應”。春秋戰國時,孔門弟子三千,稷下學宮賢人逾千,都是群體相互影響的結果。當一名孩子學習思維阻塞時,若同窗學生講出另一思路,就會形成強大的啟迪效應,所以無論古今中外,集體學習的效果得以公認。

然而近年來,一些機構打出“一對一”以滿足家長“獨佔資源”的心理,效果反而不好。因此,家裡實在抽不出時間,或實在自己輔導費勁的,可以採取三種辦法解決:1.學校有條件的,爭取在學校集體寫完作業;2.學校無條件的,送到靠譜的“晚託班”由監督老師指導集中寫作業再回家;3.讓孩子自己建立一個作業群組在家寫作業。第3項,我家孩子實施後效果良好,班上幾個談得來、較上進的孩子建一個群,開啟iPad,進行寫作業比賽,不會的還可以互相商量。這個辦法讓孩子們從被動狀態轉化為主動狀態,互相監督,家長只作最後檢查。當然,此法必須考察結伴同學的成績和個性,讓這個小群體積極向上、互為支撐。

社會的競爭已經從工作、崗位、行業、職業的競爭下沉到中小學生。講一千道一萬,基礎知識學不好是斷然沒有出路的。學習從來就沒有輕鬆的途徑,但可以找到適合自身的辦法,幫助孩子們練好羽翼,以備未來搏擊風雲。

7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心理學:男性觸碰女性身體是什麼心理?觸碰哪裡是好感?哪裡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