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我們的生命旅程的目的似乎是持續地學習,不斷改變和成長,最後能夠順利地透過生死大關。

人的一生,終究一定會面臨最大的捨棄的時候,那莫過於面臨生死訣別。

伊麗莎白.羅斯是首位大膽研究瀕死體驗的科學家,她寫的有一本經典之作《論死亡》,她發現人在面臨死亡的過程中有五個心理階段:拒絕,憤怒,掙扎,沮喪,接受

這五個階段不僅適用於死亡所引起的情緒反應,同時也適用於面臨所有需要我們捨棄的時刻。

只不過死亡是最大,最痛苦的一次,也是最後的一次。

當我們每次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面臨抉擇時,必須要做選擇的內心是極其痛苦的。

因為這種選擇必然包含著我們要捨棄一些東西。

而捨棄往往就會伴隨著巨大的內心痛苦的體驗。

當我需要在保全自己的身心健康和繼續獲取低廉的勞動報酬之間做選擇的時候,我是極其痛苦的,特別不想去面對,但是又必須要去面對。

因為沒有人能夠代替我來決定自己的事情。

我的內心反覆經歷了拒絕,憤怒,掙扎,沮喪這四個心理階段,苦不堪言,因為選擇了一方面就必須要自己能夠承受面對另外一方面的喪失。

曾經很多次,我都有過懷疑自己的選擇,想要退回去繼續靠出賣身心健康來獲取低廉的勞動報酬。

一直支援我堅持下去的是自己僅剩下的一點點意志力,靠著這一點意志力,我熬過了最痛苦和艱難的沮喪階段。

現在我能夠平靜地接受自己目前的狀態:

透過自媒體寫作,用輸出倒逼輸入,把書本中學到的乾貨,結合自己的親身經歷和體驗,分享給更多的同路人。雖然目前收入甚微,但是從長遠來看,相比之前靠犧牲自己的身心健康,做一些沒有多少社會價值的工作換得的低廉收入,這個選擇對我來說更有價值和意義。

總結一下當我們面臨捨棄時,只有完全經歷完這五個心理階段才能夠通關,徹底放下。

第一個心理階段“拒絕”,一般不會持續太久,很快就會轉化為下一個心理階段。

第二個心理階段“憤怒”,當憤怒毫無結果時,會很自然地進入下一個心理階段。

第三個心理階段“掙扎”,當掙扎也沒有效時,逐漸明白沒有希望了,開始沮喪。

第四個心理階段“沮喪”,最痛苦和艱難階段,如果能夠順利經歷完就熬到頭了。

第五個心理階段“接受”,心充滿平靜與安寧,在心靈上彷彿像獲得了一次重生。

但是一般當面臨捨棄時,大部分人都沒有辦法到達最後的接受階段,而只能一直停留在拒絕,憤怒或者掙扎和沮喪的心理階段。

原因是因為沮喪的心理階段是極其的痛苦和艱難,導致大多數人都會本能地選擇撤退回去。

只有那些擁有非常堅定的意志力的少數人才能夠穿透這一層心靈的痛苦,最後進入心靈的真我階段,實現徹底的心理轉變。

在這裡,我想告訴那些還在痛苦抉擇中掙扎的同路人們:

勇敢一些,堅定一些,絕處逢生不僅是發生在外界的真實困境狀況中,而且也會發生在心靈經歷了最痛苦的階段後,你若勇敢堅定地往前走,沒有人能夠擋住你的腳步,世界都為你而讓路。

11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小丑竟是我自己」梗?反映年輕人怎樣的心理?他們看起來好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