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前兩篇文章中,我們了解到了孩子社交訓練的重要性、目標以及原則,這篇文章將詳細舉例,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方法去訓練孩子的社交。

回顧:

如何與自閉症孩子建立社互動動,把他從自閉和孤獨中“拉”出來?(上)

如何與自閉症孩子建立社互動動,把他從自閉和孤獨中“拉”出來?(中)

事實上,生活中的社交無處不在,但卻如此容易被忽略。以下舉例一些簡易的社交訓練例子,希望啟發家長懂得這些就是社交訓練。

可能有些家長在看完之後覺得“這樣的訓練到處都有啊,我也會啦。”那麼家長們就開始行動吧!要注意的是:自閉症兒童一開始的時候可能沒有那麼容易就跟你合作,但是一旦孩子嚐到了社交的甜頭,第一個眼神、第一句話、第一次點頭、第一次手指、第一次主動叫媽媽,美好的日子說不定就開始了。

利用需求製造交流

1、狠心的媽媽:

培養最早期的語言交流

寶寶餓了,拉著媽媽的手來到廚房。媽媽拿出饅頭,但是不給,而是在重複4~5次“饅頭、饅頭”後才給孩子饅頭,孩子可急得要哭了,媽媽的做法似乎不可理喻。如此反覆多次,可能在某一次,孩子有同樣的需求、同樣的場景時,他會渴望地說出“饅頭”,於是媽媽就立即滿足需求了。

2、貪吃的爸爸:

媽媽拿出寶寶喜歡吃的蛋糕,爸爸立即湊到蛋糕跟前,和寶寶一起眼睛盯著蛋糕,媽媽要給寶寶,可是爸爸不同意,說:“我要吃" 並伸手去拿,媽媽顯出無奈的樣子,問:"給誰吃呢?"爸爸說:“我吃。",媽媽就做出給爸爸吃的樣子,寶寶會哭,媽媽就問:“寶寶要吃嗎?"不管寶寶有無說話的能力,都可以這樣做,如果孩子發出"我”或“吃”或"蛋糕”, 或做出了恰當的動作和眼神(包括央求地看媽媽和憤恨地看爸爸的眼神),媽媽會立即把蛋糕給寶寶吃。讓孩子知道,只有說話了、看眼睛了,才可以獲得想要的蛋糕。

3、“愚蠢”的媽媽:

將一個簡單需求滿足變成數個回合的交流訓練

牛奶放在高高的櫥櫃上,在櫥櫃上還同時分開距離地並排擺放著無色的開水、黑色的中藥。

孩子想喝牛奶,拉著媽媽的手來到櫥櫃邊,意思就是要喝牛奶,可是孩子的眼睛並不看著媽媽,也不用手指。

媽媽這時要蹲下身子,眼睛與孩子的眼睛平行,等待著孩子的目光接觸,當孩子終於用眼睛看著媽媽的時候,媽媽就用手指向櫥櫃的上方,說:"牛奶、牛奶、牛奶。”然後,取下白開水(而不是牛奶),遞給孩子,孩子生氣,搖手示意錯誤。

媽媽說:“錯了,這是開水。”然後,再取下牛奶,嘮嘮叨叨地說:"牛奶、牛奶、寶寶要喝牛奶。”再給孩子喝牛奶。如果孩子說出“奶”或“牛奶、喝牛奶、我要喝牛奶。”則立即給予滿足。

4、活動障礙法:

培養啟動社交能力

孩子在騎玩具車前行,爸爸伸出手阻止騎車前行,孩子會發出聲音(不管什麼聲音),於是爸爸就抬起手,小車可以繼續前行。一會兒,爸爸又用一個小凳子阻止孩子騎車前行,孩子又做出一個動作表示抗議, 爸爸又放行,反覆這樣的阻止,讓孩子感知,自己的聲音和動作是有用的。

利用停頓製造交流

1、吹肥皂泡:

發起交流

孩子很喜歡看吹出來的肥皂泡,爸爸吹著吹著,在孩子高興地看著時停止,孩子希望繼續吹,此時可誘導他做出一些交流行為(例如看爸爸、發聲、做手勢等)。

2、搖搖停:

發起互動訊號

讓孩子躺在床單上,兩個大人搖晃他,孩子很喜歡。搖晃的過程中突然停下來,孩子會做出反應要求繼續搖晃,大人於是繼續搖晃。類似的還有跳跳停、癢癢停。大人手指在孩子身上撓癢癢,孩子很喜歡,在適當時停止,孩子會再一次要求,此時誘導孩子看我們。

3、突然停止的歌聲——“唱歌停頓法”:

培養孩子發出社交訊號的能力

孩子總是在聽到媽媽的歌聲時會顯得很高興,媽媽於是經常給孩子唱歌。可是,這一次,媽媽唱歌的時候,在唱到某一句時,突然停頓下來,這時孩子會驚奇地看了一下媽媽,媽媽就繼續唱下去,過一會兒又停頓,重複兩三次。這個活動可以訓練寶寶目光注視,同時讓寶寶逐漸感知到,他(她)的眼神具有“命令”的作用。

4、停頓的活動:

培養髮動社交能力

孩子喜歡爸爸舉高高,於是爸爸經常會把孩子抱起舉高,可是這次,舉到一半,爸爸停下來了,孩子也許會發出聲響、也許會看一眼爸爸’好像是說:“怎麼停下來啦",當出現了這個反應,爸爸就不再停頓,繼續舉高高了。

利用變化製造交流

1、突然跑出來的小車:

訓練共同關注能力

媽媽和孩子坐在一起,爸爸坐在遠處,突然爸爸把一輛孩子喜歡的玩具車推出去,媽媽立即驚奇地說:"寶寶,看小汽車,是爸爸推過來的。”

2、不按規矩丟來的小皮球:

訓練孩子發出社交訊號

爸爸和孩子一起丟皮球,爸爸數“一、二、三”,然後丟出皮球,孩子接球;數次後,爸爸突然在數到“一”時就把皮球丟出,或在數到"三"依然沒有把皮球丟出(即提早或延遲丟皮球),孩子會用某種眼神注視爸爸,爸爸做出可笑的表情,發出抱歉的聲音。這種有悖常規的活動往往會引出孩子主動發出社交訊號。

3、顯而易見的錯誤:

孩子已經認識顏色了,爸爸在和孩子玩泡泡球時,大聲說:我要一個紅色的球",但卻在孩子面前拿起了一個藍色的球,並"大肆宣揚”。爸爸犯了一個顯而易見的錯誤,孩子意識到之後,可能會大聲說出或做出反對的動作,主動指出爸爸的錯誤。

4、突然摔倒的老師:

老師在遊戲室走著,突然有意摔倒,先表現痛苦的表情,然後哈哈大笑。當孩子對老師這個突然的動作行為感興趣,他就有可能模仿老師摔跤。

模仿、示範與演練

1、模仿孩子的行為:

模仿孩子的某些刻板行為(例如拍手、轉圈)或其他他所喜歡的動作或行為,讓孩子感到你挺有意思,於是會注意到你或望著你。不管孩子做什麼,你都模仿他,得到他的注意後進而用一個新的玩具吸引他,吸引他來模仿你。前面是你模仿他,目的是讓他注意你的存在,進而他才有可能模仿你。

2、鏡子裡的我和媽媽:

媽媽和孩子一起坐在鏡子前,給孩子一塊糖,媽媽也一起吃糖。當孩子在吃糖時,媽媽也大聲地、津津有味地邊吃糖邊唸叨 "糖好吃,糖好甜,我喜歡”;下一次,也是在鏡子前,媽媽拿出的是兩片黃連,孩子放進口裡,立即吐出,與此同時,媽媽也吃了,又大聲地說:“好苦,好苦,呸呸,不吃”;

相似地,可以一起在鏡子前摸熱氣騰騰的毛巾、冰涼的冰塊……媽媽總是要用真實而略帶誇張的語言和表情表達感受。目的就是讓孩子感知到,這樣的感覺是什麼,媽媽有著和自己一樣的感覺。

3、示範法:

爸爸媽媽相對而坐,孩子坐在旁邊,媽媽對爸爸說:“把紅色的積木放進盒子裡。”爸爸照做了,媽媽說:“真棒",並給予爸爸一個小餅乾,爸爸得到了餅乾並津津有味地吃掉。接下來爸爸說:“媽媽,我可以吃塊糖嗎? ”媽媽說:“可以”,然後就給爸爸一塊糖。可以以同樣的方式示範各種不同的恰當的社交行為,讓孩子看到正確的行為方式及其效果,並逐漸懂得模仿。

4、情景演練法:

孩子和媽媽相對而坐,爸爸坐在孩子身後,桌子上擺放著蛋糕。爸爸在孩子耳邊輕聲提醒:“媽媽,我要吃蛋糕”,孩子也跟著說:“媽媽,我要吃蛋糕",於是媽媽就給孩子蛋糕。還可以演練更為複雜的社交情景,例如去超市買東西,請求幫忙,與小朋友一起玩等。

5、錄影演示法:

將孩子平時不當的社交行為記下來,將其他孩子的正常社交行為或讓他們表演出正常的社交行為並拍成錄影,或選取有類似情景和教育意義的動畫短片,播放給孩子看,同時向孩子解釋為什麼以及怎樣進行這樣的行為。

利用遊戲學習社交

1、木頭人:

互動,遵守規則,輪流

三個人一起玩,媽媽說:“我們都是木頭人",於是誰都不能動,誰動了,誰就要受到懲罰。之後可以輪流當發號施令的角色。

2、三人投籃比賽:

學習輪流、輸贏概念

一個框子,五個小球,孩子先投,然後爸爸投,最後媽媽投,必須按照順序,投籃進筐多者得到表揚和零食獎勵。

3、兩人三足:

培養同步協調能力

爸爸的右腳和孩子的左腳綁在一起,向著有紅線的終點前進,過程中孩子和爸爸需要彼此調節、統一步伐,才能順利到達終點,到達終點後孩子可以獲得獎勵。還可以演變成多組比賽。

4、石頭剪刀布:

教孩子揣摩他人心思,順便認識、接受或學會撒謊

在孩子掌握了石頭剪刀布的遊戲規則後,爸爸和孩子玩石頭剪刀布的遊戲。爸爸可以預先告訴孩子:"我馬上會出剪刀”,讓孩子養成提前根據別人的心思來調整自己的行為的習慣,如果最後孩子真的出了石頭,說明孩子懂得規則了。待孩子練好這個技能之後,爸爸又說:“我馬上會出剪刀”,但是實際卻出了布,孩子或許會不高興,爸爸卻笑著說:"我騙你的。"

5、找媽媽:

學會看眼神、表情及手勢動作

媽媽藏起來,孩子找不到。爸爸在旁邊用表情、手勢或動作向孩子做出提示,引導孩子找到媽媽。

6、捉迷藏:

揣摩別人心思能力

捉迷藏也許是很多自閉症兒童喜歡的遊戲。但實際上,多數自閉症孩子並不知道如何玩,尤其是不會躲,總是把自己躲在一個誰都看得見的地方,或者在別人還沒走近的時候就自己跳了出來,完全藏不起來。早期可以有一個人跟孩子一起躲,讓他(她)認識到沒有被找到的人才是厲害的,知道要怎麼躲才不被人發現,然後再讓孩子自己躲,有時又讓孩子找。這個遊戲可以經常玩,需要反覆訓練。

7、猜中有獎:

眼神、表情、動作交流

家長兩手握拳,其中一個手有糖,讓孩子猜猜糖在哪裡,期間媽媽做出誇張的表情,引導孩子通過看媽媽的表情等發現糖在哪裡,猜中之後可給予獎勵。

利用共同完成的任務

學會社交

1、拔河搶餅乾:

合作與競爭遊戲

一條繩子,中間有一塊餅乾。爸爸在繩子的一端,媽媽 和孩子在另一端,兩邊同時用力把繩子拉到自己這邊,進行拔河。勝方可獲得餅乾作為獎勵。

2、抬水去澆花:

合作遊戲

一個水桶,一根扁擔,媽媽一邊,孩子一邊,兩一起抬水去到陽臺,給花澆水。媽媽從中應表現出由於得到孩子的配合而完成了這 件事,感到非常高興。

3、搬箱子:

幫助

社交圖片及社交故事

1、社交圖片

社會學習:

不良行為的後果:

四張圖片,按順序分別是小貓在窗臺上玩;不小心把花盆弄到樓下去了;花盆被摔得粉碎;貓媽媽批評小貓。

求助感謝:

四張圖片,按順序分別是小猴子要過河吃桃子,河水很深,旁邊站著大象爺爺;小猴子問大象爺爺:“大象爺爺,你揹我過去好嗎? ”;大象爺爺答應了,並把小猴子背過去了;小猴子過了河,說:"謝謝爺爺”,吃到了桃子很高興。

2、社交故事:

“同學請我一起玩”——課間是同學們休息的時間,同學們都會一起玩耍。有時候同學會邀請我一起玩耍。如果我也想和他們一起玩,可以說:“好呀,一起玩吧”,然後便加入到他們的遊戲中。不過,有時候我可能不想加入他們的遊戲,我可以有禮貌地對他們說:“你們玩吧,我暫時不想玩,下次再玩吧。”這樣,同學都會覺得我很有禮貌,下次還會邀請我玩。

自閉症孩子的核心問題是社交障礙,我們強調社交訓練無處不在,但是每一個社交活動中都存在著認知、感知覺、運動的成分。在我們進行認知學習之時,一般也同樣有社交能力訓練成分包含其中。

自閉症患兒的任何活動,只要不是單獨一個人的活動,而是在父母或者老師引導下的活動,則都可以有社交、情感、情緒等成分。從單調的爸爸舉高高遊戲到複雜的老師教導孩子認漢字做算術,都是如此。自閉症孩子似乎更願意生活在自己單純的感知覺世界中,但是為了把孩子引領出來,我們就必須做到總和孩子在一起。

節選自《與你同行——自閉症兒童家長必讀》

-內容有刪改-

小親友“千人免費授課”公益專案第二期:尋找1000名來自星星的孩子

本次公益活動,小親友將免費為你提供:

針對孩子的一對一康復訓練:

☑由專業老師督導,跨專業團隊服務,一對一ABA干預訓練。

☑老師的專業評測和提供專業性建議。

授課物件:全國範圍內0-6歲自閉症譜系障礙兒童

具體詳情可以加小程式報名或者聯絡新增老師微信:13556182843​​​​​​​​​​​​​​​​​​​​​​​​​​​​​​​​​​​​​​​​​​​​​​​​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加班爸爸擔心輕微抑鬱的妻子,遠端監控臥室,畫面無法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