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的作者是羅伯特·戴博德,他是英國資深心理諮詢師。本書用動物主角演繹一個心理諮詢療程的標準模板,使得普通讀者也能瞭解深奧的心理學理論,明白心理諮詢是怎麼回事。在故事最後,經過與諮詢師蒼鷺的十次面談,在蛤蟆心中,一些變化終於悄無聲息地發生了……
01 原本熱情、時尚、愛冒險的我,現在是怎麼了?
生活中你會因為什麼而突然情緒低落呢?被領導批評?被朋友誤解?被青春期的孩子頂撞?通常,短暫的情緒低落可以隨著情境轉移而消失。如果是季節轉換、光照減少帶來的抑鬱情緒,比如傷春悲秋,人會比較容易調節和適應。如果個體天生是憂鬱氣質如林黛玉,感時花濺淚,那抑鬱來得快去得也快。
但是,如果面臨困難情境或者重大事件,人往往無法即時抽離而沉浸在負面情緒中。那種感覺有點像被《哈利波特》中的攝魂怪吻了一下,所有的積極情緒都被吸走了,剩下的是寒冷,絕望。。。抑鬱會讓人變得沒有活力,而不是不開心。抑鬱的人可能胃口很小,沒有力氣,對什麼都失去興趣,迴避與人交往。很像受傷的動物,需要離群索居,獨自舔舐傷口。
抑鬱時,人們很容易從負面的角度思考問題。比如,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感覺從來沒有快樂過,或者覺得一切都是沒有意義的,沒有人真正關心自己。這些其實是扭曲的認知。如果你正在經歷抑鬱,記得提醒自己,當能量恢復的時候,你會換一個角度認識這個世界。
因為突然的變故,讓蛤蟆精神和內心經歷重大變化。當朋友去拜訪他時,驚訝地發現蛤蟆不洗澡、不梳洗、衣服也髒髒的,完全沒有活力的樣子,屋子和庭院也蒙上了灰塵。要知道,過去的他可是打扮時髦、愛抹古龍香水、看上去總是神采奕奕呢。出於對蛤蟆的擔心和關愛,朋友們拉著他去看心理醫生。
02 可是,好像誰都不太清楚心理諮詢意味著什麼?
蛤蟆的朋友們也只是大概知道心理諮詢是針對經歷過嚴重事件的人們進行的活動。對於悲傷抑鬱狀態的蛤蟆來說,朋友沒法給他適合的幫助。只有試試諮詢了。
我們為什麼需要心理諮詢呢。有人會說“我父母那個年代沒人做諮詢,大家不都好好的嗎?”還有人說“看心理諮詢的人就是矯情,玻璃心,經歷的挫折太少”。還有的說法是“我去看心理諮詢就等於承認我有病,人家會怎麼看我呀”。
現代人其實生活條件比上一代人好很多了,當身心不健康的時候,會訴諸於更多方式調節自身,心理諮詢就是其中一種。況且父母那輩是努力解決溫飽,沒有力氣解決其他更多困擾了。相較於他們,我們的工作壓力、房貸壓力、子女教育壓力更大,更容易引起焦慮抑鬱等煩惱。
看心理諮詢的人並不是玻璃心,也不是矯情,而是對自己負責。他們希望改變自己來更好地應對生活,這是需要勇氣的。不是每個人都有勇氣面對真實的自己。這倒是真的。
諮詢師會有自己要遵守的行業規範,包括對來訪者的資訊保密。這些能確保我們在吐露自己的時候是信任的,而不擔心隱私被人知道。
我們覺得生活充滿困擾的時候往往是一些自身模式不能滿足當下的需求了。比如,有些我們認為“非常合理”的想法其實並不適合我們的生存發展(雖然沒有對或者錯)。或許這些模式曾經很好用,但是在當下的生活中不能再發揮作用了,反而限制了我們的發展。
合格的心理諮詢師需要有從業資質,需要投入大量時間、金錢參加技能培訓,並且堅持給自己找督導以自我成長。看似諮詢師只是在和來訪者聊天,但是背後他的提問方式是有技巧的,他在感知來訪者的感受與共情,他在全身心關注來訪者。並且,很多時候那些諸如強迫症、焦慮症對我們來說很是麻煩,但是好的諮詢師已經見過太多類似的案例了。對於這些症狀的研究,也早就有專家進行過了,只是大眾不知道而已。(未完待續)
(感恩遇見,您的鼓勵對作者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