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只要孩子一看電視的時候,家長總會皺起眉頭然後驅趕孩子離開電視,順帶把電視機給關掉阻止孩子看電視的念頭繼續下去。
只要孩子一對到電視機,家長總是會避如蛇蠍像洪水猛獸般生怕孩子的成績會被電視給影響到。
到底電視給孩子帶來的影響是不是真的就這麼可怕呢?
1997年,心理學家莫爾林對四年級到六年級的孩子做了一系列的記憶實驗,他們讓孩子們去記一些新聞材料,結果發現透過看電視的方式記住的內容比透過看書記憶的效果好得多。
也就是我們利用好電視的話,可以讓孩子更好的記住東西。一個媽媽就是利用電視讓孩子學英文的,電視裡的英文發音標準,而且可以讓孩子看到口形,後來孩子的英文成績扶搖直上。
所以電視好不好,要看家長會不會利用。
這其實可以反映在平時孩子們的日常學習中,不少孩子是堅守的“背書困難戶”,每次就讓背一段文章就能哭天喊地的幾天都背不下來,但是電視裡的一長串廣告詞卻能一口氣不帶喘得背得十分的順溜。同時在電視的得到的科普讓他們學到的東西更多。
為什麼這麼多的家長對孩子看電視的態度如此的偏激且堅決?主要的原因其實就是選擇節目的型別不對。
如果家長總是帶著孩子看一些科普類或者是學習類的正向方面的節目,孩子不僅不會學壞,還會從中受益頗多。曾經有個朋友想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一個地理學家,總是想方設法去讓孩子背下世界地圖和座標。
到最後你猜怎麼著?壓著孩子背世界地圖還不如孩子看一個假期的旅遊節目就記下了一大半的國家。還有的孩子能夠透過一些國際的廣播節目去學會了外語,更有不少製作精良又積極向上的節目是適合培養孩子的。
其次的原因就是孩子看電視的時間不規律,導致可能會影響到學習。
不少家長抗拒孩子去看電視的原因總是因為怕耽誤了孩子的學業,因為確實不少的孩子一看電視就不分時間,甚至白天黑夜,只要是在家裡,不管啥時候一門心思都在電視上。
吃飯的時候看著,做作業的時間也看著,甚至連洗澡的時候都想把聲音開大點在廁所裡聽聲音來分辨內容。
其實這些是可以靠著家長來幫助修正的。因為對於一些年齡比較低的孩子來說,確實電視機的吸引力非常的大,總有孩子感興趣的動畫片和電視劇,他們沒辦法控制住自己。
這個時候家長要做的就是給孩子規定好看電視的時間段,然後每天都嚴格的去遵守這個時間,讓孩子自行的去養成習慣,分配好時間,才不會讓看電視成為一個影響孩子學習的行為。
如果孩子經常沉迷於電視家長該怎麼辦呢?1:家長要給孩子們做好榜樣
其實老是說孩子在家裡什麼時候都在看電視,但是很多家長卻沒意識到自己在家裡的時候也大部分時間低頭在手機上。
年紀小的孩子們還沒有機會擁有手機,那麼電視就成為了孩子們學習父母的方法,家長們在吃飯的時候看手機,孩子們就在吃飯的時候看電視,基本上兩不耽誤,而家長倒是不開心了,孩子怎麼又會咽得下這口氣呢?
所以家長避免孩子沉迷於電視,可是要以身作則的。
2:經常帶孩子多出門玩耍,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有個親戚家的孩子比大人還愛看電視玩手機,為什麼呢?全都是因為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在家裡閒著除了看電視還能幹嘛。
家長要多帶著孩子出門走走,不要總是悶在家裡。外面的世界有很多東西是比電視能夠吸引住孩子的,但是這往往也是家長忽略的一點,所以這不能全怪孩子。
3:帶著孩子去看一些有益的節目頻道
不能說總不讓孩子看電視,但是如果孩子想看的時候,家長可以調到一些親子類的積極向上的節目去陪著孩子觀看,讓孩子慢慢的愛上那些正能量的節目頻道,而不是總去追一些肥皂劇。
4:父母要多陪伴孩子
如果家長有時間經常陪孩子玩耍的話,說不定孩子的注意力就不會總是在電視前啦。
不僅僅是電視,現在的電子裝置也是一種相應的對孩子吸引力很大的產品,這些方法同樣的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