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弟弟今年上初二,叛逆期的原因,總是和家裡人反著來,前段時間還遭到老師投訴, 父親一怒之下就把他手機給摔了。

當孩子進入叛逆期是一個很頭疼的事情,孩子一旦進入叛逆期,作為家長,我們要注意對待孩子的態度,教育孩子我們需要講究方式方法。

有些人會問孩子叛逆期常出現在什麼時候?

人一共有三個叛逆期階段,不同的叛逆期,也會有不同的個性發展、父母應對的方法是完全不同的。

1、2-3歲時,是人生第一個叛逆期的表現,稱“寶寶叛逆期”。

2、6-8歲時,則來到人生第二個叛逆期,稱為“兒童叛逆期”。

3、12-18歲時,是人生第三個叛逆期,這是大家最常見熟知的“青春叛逆期”。

青春期是孩子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過程,而父母之間和睦是開始,因為父母是孩子人生中最重要的導師,也是孩子最在乎的人。

試想一下,如果孩子最在乎的父母老是在吵架,從來不在乎孩子的感受。這樣孩子就會認為父母是不愛他的,並當他是多餘的,這樣孩子肯定會出現叛逆。

而反過來看,父母不吵架了並和睦相處的情況,在這等氣氛下,這樣孩子就會一點一點被感化。

而家長對處於青春期的孩子的管教不要過於嚴格

處於叛逆期的孩子,內心最反感的就是被人管著,這個時候在教育上稍微放寬一些,不要再那麼嚴厲了,以免孩子對家長產生牴觸心理。

一旦有了牴觸情緒,孩子更難管教了,很難聽話了,但是這個時候也不能什麼都不管,還是要管的只是不那麼嚴了而已,這個時候的孩子因為反感父母的管教。

在生活中要做到和孩子平等溝通

把自己當成是孩子的朋友,與孩子展開平等的對話,多傾聽孩子的心底話。在孩子向你開啟心扉時要耐心傾聽到底,切忌在孩子面前嘮嘮叨叨,這樣會磨掉孩子與你交流的耐心。

青春期的孩子耐心十分有限,很容易會變得暴躁不耐煩,因此此時的家長應該給與他們充足的耐心。在孩子向你傾訴完自己的煩惱後給予適當的建議。

而教育處在青春期的孩子,父母最好掌握這兩點:

一、 多多理解進入青春期的孩子

家長不要總是去否定孩子,只要是表達了意見和建議都認為是錯誤的,都認為是否定和挑戰自己的權威,學會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

有些家長對孩子的行為冷嘲熱諷,不理解孩子的為什麼不聽自己的話,為什麼那麼叛逆,當孩子忤逆給父母的時候,甚至懲罰孩子,這些都是不對的。

家長要給予其更多的尊重和理解,無論孩子有什麼樣的行為和問題表現,家長都要多多理解,青春期是孩子必須要經歷的一個階段,要接受孩子的變化。

二、 多多尊重孩子,尊重青春期的孩子

尊重孩子青春期的行為,接受孩子,才能夠開啟孩子的內心世界,孩子覺得父母理解自己,能站在自己的立場去考慮,這樣,家長才能和孩子成為朋友。

而青春期就是一個孩子和家長需要共同度過的一個艱難的過程,這些都是孩子離開家長走向社會成為一個獨立的人的時期。

如果家長要給孩子意見,那就不要用強制的語氣和孩子說話,要徵得孩子的同意,總之說的越少越好,溝通的話,要在尊重的前提下,共同協商解決。

但是,家長說出自己的想法和目標之後,有可能得不到孩子的認同,有可能被反駁,而中間不一致的部分要一起想辦法協商解決。孩子的事情全部包辦,要尊重他自己的選擇,讓他自己承擔,不要怕他犯錯誤,這樣孩子才能進步!強迫孩子,只會讓孩子更討厭,變得更叛逆,和家長漸行漸遠。

心裡話:

孩子青春期叛逆,不是一種病,也不應該約束,或封閉管理,現在叛逆的孩子只是環境生活上的小小挫折。

不過,家長只有讓孩子開心了,快樂了,無憂成長了,才是根本上讓孩子度過青春叛逆期,不是從心靈上,身體上反覆折騰他們。

8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情人眼裡出西施?心理學:教育孩子和找老公都是一樣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