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諮詢師現在接診到越來越多的青少年患者,甚至最小的心理障礙患者的年齡只有11歲,小學5年級,一般不論是家長還是教育工作中,都難以相信這麼小的孩子會患上心理障礙,在天真爛漫的年紀內心已經蒙上了一層黑紗。
1、錯誤的放養式教育
這位五年級的小朋友的父母就施行的放養式教育,孩子的父母都是上班族,每天朝九晚六,還經常加班,孩子是被奶奶帶大的,可是奶奶的文化水平並不高,沒辦法輔導孩子的作業,導致孩子的平時作業遇到問題也沒辦法求助,成績一直不是很理想,可孩子的父母上了一天班,回到家之後感覺自己挺累的,檢查孩子作業是否完成之後就看電視了?也沒有為孩子解答過作業上遇到的問題,這就導致孩子,對於自己不懂的事情,不知道到底該問誰。
父母都是希望孩子有一個好成績的,所以這對父母就拿著一些獎勵,比如說去動物園外出遊玩,或者買一些孩子自己比較喜歡的東西,作為成績考好了的獎勵。
父母這樣的行為會讓孩子非常焦慮,自己的成績還是十分想要一個很好的成績,孩子在長期對成績的焦慮中,慢慢地就養成了一個非常不好的行為習慣,為了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會考慮其他的任何因素。
2、快樂教育
國內教育界一直在說要給學生減負,減少孩子在家裡長時間做作業的負擔,所以就有家長開始實行國外的快樂教育,希望孩子能夠以自己的天賦為基礎延伸發展,孩子能夠有一個快樂童年。
可在國內的大環境之下,父母施行的快樂教育的教育理念和整個大環境格格不入,導致孩子會受到來自老師和其他同學的異樣關注,快樂教育出發點是好的,可是和中國的大環境並不相匹配,所以說孩子會出現明顯的對學校的恐懼心理對老師的教育出現抗拒心理,而學校和家庭兩種教育觀念之間的差異,給孩子帶來的心理壓力是極其巨大的
3、瘋狂補習
大量給孩子報補習班,望子成龍,望女成鳳,也是國內受眾龐大的教育理念,而這種單重視成績帶有明確目的性的教育理念帶來的唯一性後果是孩子以分數為最終目標。
這些孩子很容易出現16年北大徐凱文教授提出的空心病,最著名的一個案例是北大的一位入學學生,在給父母留下了一張“我已經替你們考上了北大,請你們不要再來煩我了。”的紙條之後割腕。
其實我們抨擊的不是希望孩子成龍成鳳是一種錯誤的理念,而是想告訴大家,您的教育理念當中,如果對孩子的成績有強制性的且明確的目的,只會摧毀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導致孩子心理變得不健全,最終出現悲劇事件。
教育的目的,不單是為了考上大學,而是為了讓孩子有知識,有文化學,會如何待人處事?考試的分數的確在國內很重要,但是考試的目的不只是為了升學,而是對往期的內容有一個覆盤和總結。
家長的錯誤教育理念往往給孩子帶去的都是沉重的學習壓力,或者來自學校老師和同學們一樣的目光,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抗壓能力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高,我們給予的壓力往往會造成孩子心理問題的產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