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雖然我們常說,英雄不怕出身低。

的確,對於一個人來說,家庭條件僅僅只是一個影響因素,很多有本事的人,也都來自於窮困的家庭。

經濟學家塞德希爾· 穆來納森在長期研究窮人和扶貧的過程中發現,導致一個人會深陷在貧窮漩渦裡,並不是由於金錢或物資的匱乏,而是由於長期的窮困會讓人們產生一種稀缺的心態

什麼是稀缺心態?很簡單,就是總覺得錢不夠用,因此總是很焦慮,反而浪費了很多物資在一些娛樂消遣之上。過於注重短期的利益,反而不注意一些發展性的問題,不重視子女的教育以及自身能力的提升。

事實上,家庭的經濟狀況並不一定會導致心理問題的產生。有很多人雖然小時候家境一般,可是父母一直傳遞給孩子的是正面積極的人生態度,因此,長大後往往也不會產生過多的困擾。

但由於經濟的匱乏,很多家長也更有可能會忽視對於子女的教育,也更有可能採用一些挫折教育的方式,導致了一些性格問題的產生。

自卑

在談論到自卑這個話題時,有很多人表示,家境對於自己這種心態的形成有著很大的影響。

自卑的形成,往往是產生於一種比較的心態。

自己能夠獲得的,總沒有別人多,也沒有比別人好,長期在這種比較中處於劣勢,自卑的心態也就慢慢的滋生起來了。

但心理學的研究告訴我們,自卑的心態更多的是由於缺乏足夠來自於父母的關注與愛而形成的。

當一個小孩缺乏足夠的關注時,就很有可能會渴望透過自己擁有的東西來證明自己的價值,因此也會更加容易陷入到和同齡人比較的漩渦之中。

經濟條件比較差的家庭,父母在錢方面會產生更多的困擾,因此他們也會花更多的時間才能夠賺到足夠的生活費,對於子女的教育會產生忽視的機率也就更高。

同時,經濟狀況也決定了無法給子女購買過多的的物資,這一個產生自卑心態的迴圈事實上是很難打破的。

害怕付出

付出對於“窮人家”的孩子,往往是一件可怕的事情。

並不是因為小氣,而是在心裡害怕,別人會覺得自己給的,一點價值也沒有。

生日的時候,想要給同學送一份禮物,可是選了半天,都無法確定要送些什麼。

總覺得自己買的東西,會被人嫌棄——不夠貴、不夠好、不夠有新意……

這種感受其實與小時候的經歷也常常有所重疊,總覺得自己在一個集體裡,就是最沒有價值的那個人。

缺乏安全感

在貧窮的家庭環境里長大,會更容易缺乏安全感。

在生活裡,父母更有可能會抱怨經濟上的問題,同時,也更難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

因此,他們的內心更有可能會有不安全的感受。

物質條件是每個人生存的一種保障,而長期處在一個感覺物質匱乏的環境裡,往往也很難建立起足夠的安全感。

因此,在成年後,即使經濟條件得到了改善,往往也會對未來感覺到更加強烈的焦慮感,總在害怕自己擁有的會失去。

會更多的考慮眼前的及時利益,因此也失去一些獲得突破性發展的可能。

的確,經濟條件不能決定一個人的價值,每個人的生命也擁有很多的可能。

但人的行為與思維方式,的確是在成長環境中,被塑造起來的。

原生家庭,會對一個人的未來產生劇烈的影響。

心理學家認為,要擺脫稀缺心態,實際上,就是要培養起內心的富足感。

對於窮人來說,會在社會比較中,持續的去關注到那些自己沒有而別人卻有的東西,導致了焦慮感的產生,從而在生活裡,也會做出一些加劇“貧窮”的決策。

就像我們常說的,別總去想那些自己沒有的,想想看自己擁有了什麼。

富有,實際上也是一種可以去學習與培養的心態。

如果你還在為“貧窮”而困擾,那麼先回到自己的心裡,讓自己的內心感覺到富足感,那麼你的生活,也會慢慢的變得富有起來。

22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心理測試:你覺得哪個背影最有感覺?測你內心最深的恐懼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