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在情感中,如果有一方對對方有強烈的依賴性,甚至在分手後長時間不能忘記對方。很可能是由於自己存在情感飢渴問題。而情感飢渴問題的由來大多是來自童年,下面就用科學的實驗結果給大家解析為什麼會出現情感飢渴。

美麻省理工心理學教授做了一個面無表情實驗。他讓一個母親逗弄自己幾個月大的孩子,和孩子一起玩樂,然後表情突然嚴肅,不理孩子。不一會孩子發現了母親的異常,開始大哭來獲取母親的關注,但母親不為所動。此舉無效後,孩子開始吃手緩解情緒。經過一分鐘的面無表情,教授讓母親接著和孩子互動。發現母親正常後,孩子哭起來,一會接著又開心地和母親玩。

大家覺得這個實驗和題目有些不搭邊,但這簡單的實驗足以解釋人類情感飢渴現象。孩子和母親正常玩耍時,卻突然遭遇母親冷臉,這時孩子就會產生情感飢渴,同時會受到傷害。大哭可以幫助孩子有效地發洩情緒。孩子也就對應著在情感中弱勢的一方,如果遭遇變革,弱勢一方會感到氣憤、委屈、受傷。

面對母親的突然冷臉,孩子會用各種方法吸引母親注意。有的孩子會哭鬧,甚至有的孩子會對母親微笑討好母親獲取關注。這種現象出現的問題,往往是由於母親的失職。如果母親是工作狂,或是心理存在疾病酗酒,不能正常給予孩子關愛,孩子會用不作為的情況,獲得母親關注,例如不吃飯、尿床等。以自己成長的代價為籌碼來獲得母親的關愛。這種一位一旦奏效,孩子在長大後就會養成不作為的習慣。自己能做到解決的事情,懷疑自己沒有能力解決。有科學家證實,存在這種情況的男性,在長大後成為被動生活者,他們做事效率低下,但幻想事情能被解決。

實驗中無論怎樣哭鬧,沒有獲得母親關注的孩子會吮吸自己的手指作為情感慰藉。長期處於情感飢渴狀態下,我們會透過外界各種手段滿足自己的情感需求,就會出現過度工作,過度飲酒,或是過度愛上一個人。如果長時間忘不掉一個人,很可能就是自身在幼時沒有獲得足夠的感情滋養,造成情感飢渴。

當然科學家採取的實驗主要是母親,父母的行為對孩子的成長都十分重要,不能確實對孩子的關愛。父母自身存在的心理問題,應該自己想辦法排解,不能不負責任地將不好的情緒宣洩給孩子,造成孩子的情感缺失。如果自己的父母存在這種問題,自己又情感飢渴現象,首先要接納自己,明確自己的現狀,允許自己在他人那獲得安全感,但每個人的安全感終究是要靠自己。只有自己情感滿足獨立,才不容易被別人的離開打倒,希望大家都能愛自己。

15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用讀書對抗焦慮,我的2020讀書總結,精選5本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