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中國基金會發布報告,截至2020年,我國超過60歲的老人將達到2.5億人次,佔比大約為17.5%。

到2022年左右,超過65歲的人口將達到14%,我國也將從老齡化社會逐漸進入老齡社會。養老不僅成了老年人擔憂的問題,也逐漸成為了更多年輕家長以及年輕人思考在內的問題,而喪子式養老也在逐漸嶄露頭角

心理專家坦言:這一種的父母老了後會更容易“喪子式養老”

上次去醫院檢查肩頸的時候,在骨科門診室門口排隊等候的時候,看到一位寶媽讓我印象很深刻。

她大概是27 歲,一看就是一位剛生完不久的寶媽,肚子還因為沒有恢復好而凸顯,年齡雖然不大但是卻滿面滄容,穿著也很隨意。因為沒有一個人陪伴,她獨自來來回回地按照醫生的要求去做檢查,繳費,拿藥,聽醫生的分析,一路上都扶著腰部,大機率是照顧孩子沒有休息好腰部出現了勞損,臉上還不時出現因為腰部陣陣疼痛的表情。

在一系列的折騰之後,終於結束了這一輪的操作,出來後醫生還在叮囑她:“一定要臥床多休息啊,要不然你還得來第三次”。她向醫生道謝後也好像大鬆了一口氣,在門口的椅子上坐下來想要休息一下緩解疼痛。

在這間隙她順便撥通了她老公的電話:“你來接我一下吧,我腰又疼了。”她老公卻說:“你這生完孩子,三天兩頭的就去醫院還讓我接,太矯情了吧,你打車不就行了。”她老公說完後就直接把電話掛了,這位寶媽抬頭尷尬地看了看周圍的人,立馬站起來走了。

看著她尷尬的表情,還有離開的背影,就能想到她的老公一定沒有參與過孩子的照顧中,許多家庭都在處於這種“喪偶式育兒”。

心理專家坦言:喪偶式育兒的父母,老了以後會更容易“喪子式養老”。

家長想要躲開“喪子式養老”,“共同撫養”缺不得

共同撫養指的是任何兩個成年人共同努力撫養一個或多個孩子的關係。

由於父母一方在教育中的缺失,“詐屍式育兒”“喪偶式育兒”這些負面的新詞不斷出現,家長要更積極採用科學合理的方式共同承擔起這份責任才是正確的選擇,“喪子式養老”的機率就會降到很低。

1)父親和母親就像是陰陽兩極圖

父親與母親就像是陰陽兩極,在孩子的教育中缺一不可,父親的參與和母親同等重要,父親的參與會產生與母親不同的效果。心理學研究顯示,有父親參與其中的子女,他們的人格和心理發展會更健康。

2)父親促進子女性別角色發展

父親與母親本身性格就有所不同,男性身上更多的是一種豪爽、威嚴豁達以及勇敢等父性特徵,對於孩子的性別角色發展更有利,讓孩子能夠更好地正常與異性相處,對於未來的戀愛婚姻關係也有影響。

3)母親“示弱”與“放權”

母親的全包全攬讓父親沒有參與的機會,許多母親不僅要養自己的孩子,還要管自己的老公,向另一半示弱,承認自己在教育孩子有些做不到,讓父親們覺得自己有用武之地,且是一個不可缺少的存在,會讓他們更樂意參與進來。

想要防止“喪子式養老”發生在自己身上,就要避免喪偶式育兒,子不孝父之過,往往父母種下的惡果還得自己吃。

6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透過10條心理學效應,認清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