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語言的邊界,即吾等的邊界。——維特根斯坦

語言學家葉蜚聲和徐通鏘認為:“語言,是人類最為重要的交際工具。語言是思維的工具。語言是符號系統。”思維是一個人認識的理性階段,當思維抵達理性階段之後,方可藉助語言表達出觀點

所以,語言天然與思維有關聯。

著名的薩皮爾-沃爾夫假說認為,語言的形式,決定了語言使用者對世界和宇宙的看法;語言如何描摹世界,我們就怎樣觀察世界;又因為世界上的語言各不相同,所以世界各民族對客觀實際的分析和看法也不相同。

薩皮爾還指出:“人並非獨自生活在世界上,也並非如常所理解的那樣,獨自生活在社會中;實際上,人一直都受著已成為社會交際工具的‘那種語言’的支配……而所謂的客觀世界,在很大程度上建築在社團的語言習慣上。”

以上理論似乎繞口,但是清晰明白地說出了少有人注意到的真相:

你說話的水平,就是你的思維水平不知不覺中,人們就受到身邊語言環境的影響認知層級有差別,語言表述就有差別

所以,所謂“父母的嘴,決定了一個家庭的命運”其實是在說,父母的“思維認知水平”決定了家庭的命運。

而與此同時,父母所處的語言環境(內外大小),也決定了他們的認知水平,從而決定了家庭(主要是孩子)的命運。而孩子,一直處在父母的語言環境包圍之下,除此之外就是學校。

這是一個環形死扣。

如果語言環境一直保持良好、高質量、高認知層面,那麼在此環境中的人,思維會更容易擊穿現實假象,獲得更多真實資訊,從而更好地指揮自己的行為。

設若相反,一個人長期處於毫無頭緒的、邏輯混亂的、低水平的語言環境中,他/她的思維也會受此影響,變得愚鈍、渾濁、毫無頭緒。

長此以往,將再也長不出尖銳而有效的思維和邏輯,對世界的看法也將定格在他/她所處的環境中,並將不知不覺的“平庸”下去。

事實上,世間萬物之詭譎無蹤跡可尋,早已遠遠超出普通人的認知。而科學家們不斷研究探索,無非就是為人類發現各種未知,從而更好地總結和規劃人類行為。

但是,遠至138億年前宇宙大爆炸之際誕生生命,到45億年前地球形成,再到不過千萬年的人類發展進化史,迄今為止,人類探測器去往太空最遠處,是掠過了海王星。

2012年6月15日,NASA宣佈太空探測器旅行者1號,已抵達太陽系的邊緣,成為首個脫離太陽系的人造物體。

而人類真正踏足的區域,不過是38萬公里之外的月球;涉足的不過是地球最深處10909萬米之下的馬裡亞納海溝,連地心都未曾穿透過;生物史上更是連生命的起源都尚未得到確切答案,如今新冠病毒也正在全球肆虐尚未被制服……

我們有什麼理由去質疑,語言決定命運的客觀性,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正確性?

1931年,薩皮爾在他在《語言學作為科學的地位》一文中寫道:“語言不僅談論那些在沒有語言的幫助下所獲得的經驗,而且實際上,它規定了經驗的性質,因為它的形式完整 ……不可否認的是,“語言形式”對人類在世界中的‘傾向性’,有一種殘酷的控制。”

薩皮爾的意思是,作為淺顯的人類,並沒有觀察客觀世界的自由;人類的一切觀點,其實都被語言形式所支配。

沃爾夫更進一步的發展了薩丕爾的觀點。他將語言與思維之間的關係,看得更為絕對。

他在1940年的《科學與語言學》一文中,細緻闡述了他對語言的觀點和看法。他認為:“這個世界上沒有任何人,能夠不受任何限制、不帶偏見地去描摹我們的世界。所有人,都受著不同種類理解方式的制約。”

正因為人們的生活環境有千差萬別的差異,又因為人們的學識水平和思維水平不同,所以他們會自己創造出一套語言體系來描述和表達客觀環境。

通常而言,人們對自己熟悉和能夠理解的事物,所能描述的詞語眾多而且準確,但是,對自己不理解和不熟悉的事物,描述起來就相對簡單而容易錯漏百出。

此外,人們自己的語言中存在哪種概念,就會更容易對那一類事物或關係,更容易觀察、記憶和表達。

因為語言的不同,就造成了人們對同一個事物的描述和觀點或看法亦不相同。

也正是因為語言會影響思維,所以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傾向於使用一些積極的詞語來淨化和保護自己的思想,或暗示自己。

父母平時用何種語言和思維與孩子對話,夫妻之間如何對話,與自己所處的環境如何溝通交流,往往就體現出了一種影響力。而且,這種影響力與制約力是相互的,並非一定是高淨值語言佔上風,還要看待大的語言環境之下,哪一種語言表達方式佔多數。

而且,隨著認知科學的發展,薩丕爾-沃爾夫假說(認為語言影響思維構成)觀點已逐漸被更多維度的認知所修正。人們逐漸認識到,生活環境對思維方式的影響是多向度的,而語言未必能扮演決定性角色。

但在這種紛繁蕪雜中有一點倒是確定的:一切影響因素都在左右人們對世界的理解,同時也限制了人們的理解範圍與途徑,而最終能帶領人們衝破這一限性的工具之一,就是語言。

所以,所謂父母的嘴,決定家庭的命運,不外乎如此。

- The End -

作者 | 神奇小小

編輯 | 一粒米

參考資料: Prochaska, J.O., DiClemente, C.C., & Norcross, J.C. (1992). In search of how people change: Applications to the addictive behaviors. American Psychologist, 47, 1102-1114.

8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心理測試:班長請吃糖果,你會選哪一個?測你在班裡因什麼而出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