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事最近在發愁,女兒因為畢業班,壓力大,情緒不好,整天黑著臉,誰都不理,回家就回到自己的房間,鎖上門,誰都不讓進,叫也不出來,一家人都小心翼翼,連妹妹也不敢惹姐姐,同事說女兒幾句,女兒就故意拿話嗆她,氣得同事哭了幾次。
孩子拒絕和父母交流,這在許多家庭會出現,越是到孩子叛逆期,孩子越不願意和父母溝通,甚至一句話都不願意和父母說,對父母的態度也可能會很差。
我記著自己上中學時和母親說話就很衝,母親說我“說話汪汪汪跟個要咬人的小狗似的”。
親子交流的問題,不止是孩子大點到青春期,小孩子有時候也不見得好交流,比如常見的“叫孩子他像沒聽見一樣,喊幾聲就是不迴應”,這種事情在我家也多次發生,有時候叫嘟嘟,他就是充耳不聞,繼續玩自己的玩具,或者看自己的動畫片,非要我說“一、二……”,他才趕緊跑到我面前。
最近聽了心理學家楊鳳池教授關於親子溝通的講座,發現自己和身邊很多父母,與孩子溝通的態度和方法有待改進。
親子交流與一個很大的話題,但是楊教授建議,要想和孩子順利交流,父母首先要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傾聽是交流的基礎,父母能好好聽,孩子才會好好說。
怎麼才能做一個好的傾聽者呢?
一是把長輩的身份放下來,讓孩子體驗平等。
父母與孩子交流時,總會覺得自己是長輩,是權威,自己的經驗多,懂得多,小孩子就得聽我的,有時候孩子沒說完就會打斷,或者覺得孩子講的很幼稚,不屑於聽。
其實孩子學習能力很強,有一些新奇的想法,是父母想不到的。
拋開孩子的聰明和創新,父母也應該以平等的角度來和孩子交流,而不是以長輩的身份居高臨下對待孩子,特別是不要有“就得聽我的”這樣的態度,這會讓孩子排斥,甚至拒絕交流。
所以,父母要放下身段聽孩子說,不僅要在思想上放下長輩的身份,在姿態上,也要蹲下來,或者坐下來,讓自己的目光和孩子的目光,在水平距離上差距不大,這樣孩子會直觀的感受到和父母平等交流。
二是平時孩子說話時要認真聽。
因為大人經常忙的緣故,平時會不太重視孩子說的話,覺得孩子也不會有重要的事情,所以會有一搭沒一搭的迴應孩子,並不在意孩子到底說了什麼,父母長期這樣做,會讓孩子覺得父母不重視自己,慢慢也就失去了說的興趣,有事也不再想著與父母溝通。
在這一點上,我做的也並不好,經常我做家務,或者在路上時,嘟嘟巴拉巴拉的在一邊說,有時他說“好不好媽媽?”我其實並沒有注意聽他說什麼,只隨口說“好”“嗯”,有時候甚至不迴應。
孩子說的什麼,我並沒有認真聽。
這也是我有時叫嘟嘟,他像是沒聽見一樣的原因。
父母說,跟孩子說話像耳旁風,孩子好像沒聽見,可能孩子小時候跟大人說話,大人也沒認真聽,慢慢成了這樣的交流方式。
聽孩子說話時,父母最好停下手裡的事,看著孩子,認真聽孩子說。
如果不能停下來看著孩子,就及時的迴應,確認孩子的說話內容“你是說……嗎?”這樣,孩子也知道父母在認真聽。
三是鼓勵孩子表達,激發孩子的表達積極性。
鼓勵孩子表達,才能知道孩子的內心想法,孩子對事情的態度。
比如,孩子遇到遇到困擾,或者難以解決的事情,父母可以說“爸爸(媽媽)想聽聽你的想法”,“對這件事你想怎麼辦”。
這樣說,既表明父母重視和尊重孩子的意見,也能提升孩子與父母交流的積極性,還能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
所以,父母不妨先多聽孩子怎麼說,自己好好聽。
父母願意把事情講給父母聽,遇到問題才能及時解決,不至於小問題拖成大問題。
四是善用非語言資訊表達對傾聽的重視。
我們好好聽,孩子才願意說,但是我們怎麼才算好好聽,怎麼是對傾聽的重視?我們告訴孩子“我在聽”、“繼續”“嗯”,等等這些語言方向的詞語,或者向孩子表達自己的看法,都是表明:我在聽你說話,我在認真聽你說話。
除了語言,還有一種資訊會向孩子傳遞我們對交流和傾聽的態度,那就是非語言資訊,包括表情、動作、神態、姿勢、語調等。
非語言資訊有時候是下意識的,其實更真實的表現了傾聽者的態度,嘴上對孩子說著“我在聽”,但是目光遊離,也不看孩子,可能孩子就會覺得,“我根本沒有聽”,可能父母也真是沒有好好聽。
怎樣用非語言資訊表達對傾聽的重視,楊鳳池教授建議,父母應該眼睛看著孩子,目光與孩子接觸,或者在臉部的範圍內遊動,同時身體向孩子的方向前傾,與孩子拉近距離,也表達了對傾聽的投入。
與孩子交流,是父母每天都要面對的事情,良好的親子溝通,不僅促進親子關係更親密、和諧,也能夠使父母及時瞭解孩子的想法和遭遇,使父母可以及時的幫助孩子解決問題,減少孩子走彎路的機率。
父母願意聽,會聽,孩子才會願意說,想讓孩子願意說,父母先要做好傾聽者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