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年齡的增長,老年人的身體出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所以年輕人要多關心一下老年的身體,當然更要關心他們的心理,除了多關心老人的衣食起居之外,其實還要多陪陪老人,多陪陪老人散散步,散散心,這樣才更利於老人的健康。
一般以55歲以上為老年期。老年人雖已是功成名就,但人生走進暮年,機體衰老,心理老化,也是人生的多事之秋,心理保健顯得十分重要。
性格是一個人對自己、對他人、對周圍事物和對整個生活環境所抱的態度和行為方式。性格是相當穩定的心理特徵,但也不是一成不變的。引起人的性格改變的因素有很多,如年齡、疾病、意外事件、特殊環境等。進入老齡階段,人的生理活動逐步趨向衰退。多數人在青少年時期意氣風發,活潑向上的性格特點,到了老年幾乎已完全消失,而代之以低沉、緩慢、沉默、冷淡的性格。
人的性格,一般是隨著身體發育的成熟,而相應地成熟、固定下來的。老年人由於經歷複雜,經驗豐富,因此性格特點也就更加突出。人的性格到了老年常常會發生明顯的變化。這是因為人老了,身體多病和生活條件以及社會環境的變遷造成的。
如果老年人離職退休後,身體還十分健康,經濟條件、環境、文化生活等沒有發生重大變化,或者雖然有些變化,但總的是有利的或者基本上能夠良好地適應者,則性格通常不會發生重大改變。
相反,如果老人體弱多病,又缺乏親友照顧,醫療條件又差,經濟又拮据,生活困難,家庭矛盾多,子女不關心,居住條件差等,則老人性格就容易變得暴躁、易怒、情緒低沉、憂鬱、焦慮不安、孤僻、古怪、甚至不近人情,厭惡與人來往。
如果各方面條件很優越,則老人性格也可以由原來內向型的沉默寡言,變成活潑開朗,好與人來往,喜歡社交等。總之,老年人的性格比其它年齡組更容易受疾病和心理、社會因素的影響而發生變化。另外,遺產因素不僅與一個人性格的形成相關,而且對性格的發展變化也起著相當大的作用。也就是說,在一個人身上反映出其父母的性格特徵。即使到了老年,這種父母性格的影響也依然存在,清晰可辨。
看來中老年人不僅要注意身體的健康,更要注意心理上的健康,平時要注意調整好自己的心態,有條件的話儘量地出去多散散心,儘量要讓自己的心情始終處於愉快的狀態,避免暴躁和焦慮、低沉,始終保持比較樂觀的情緒,這樣才更利於我們的健康。
以上就是小編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全部內容了,看了這篇文章有沒有感覺老人的心理狀況也是我們需要關注的重點呢?想了解更老人養老的相關知識,我們下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