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小時看完,又用5小時來重新翻錄。
這是我近期讀的最喜歡一本書之一,由精神病學大師以真實存在的人物,虛構而成的故事,也是以哲學的角度來進行的一場心理診療。
歐文•亞隆是當今世界上最著名、有影響力的心理治療大師之一,而這部小說就是其著名的心理治療小說。
這是一本非常難讀的書;又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
如詩般的語言,精心的故事設計,巧妙的編劇手法,其懸疑程度堪比《嫌疑人x的獻身》。書中人物來自真實的歷史:尼采、布雷爾、弗洛伊德和莎樂美,開啟一段扣人心絃的故事。從內容來說,本書探討的話題涵蓋面很廣,你可以看到中年危機、女性意識、婚姻問題、操縱與索求、情緒勒索、自我探索、現實問題等話題,以及歇斯底里症、強迫性思想、偏頭痛、焦慮等病症的描述。
這是一本經典的心理推理小說,書中人物多來自真實的歷史,作者假託19世紀末的兩位大師:尼采和布雷爾,基於史實將兩人合理虛構聯結成醫生與病人,開啟一段扣人心絃的“談話治療”。
作者想象出一段虛構的歷史,在這段歷史中,他把尼采和那些與心理治療誕生密切相關的真實人物打包放進故事裡,包括:弗洛伊德及其導師,以及第一個接受精神分析方法治療的患者,特別是沙樂美更是心理學上的著名人物。她與尼采和佛洛依德等都有關係,這個名字從巜聖經》開始,就被塑造成了一個令人又愛又恨、又迷戀又迷惑的人物。淫蕩、肉慾的表象,呈現出的卻是一個令人震撼的靈魂。她像謎一樣,吸引人們去探索和解讀!
當名醫布雷爾遇見先知尼采,經過幾許峰迴路轉,面臨高處不勝寒的疑慮,兩人縝密的思辨與人性的探索,引發出人與自我的對話——關於死亡,自由,孤獨,人生的意義的四個主題。
作為一本心理治療小學,又將哲學糅合一起,起承轉合間,向我們講述著主人公最後如何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得以超越自己的人生困境。
小說中兩個男主,一個是心理醫生布雷爾,雖然功成名就卻深陷中年危機以及情感危機中,一個是哲學大家尼采,除了受病痛與貧窮的折磨,更因社交恐懼陷入孤獨的深淵中。兩個處於絕望的男人,連如何拯救自己都是迷茫失措,如何拯救別人?
小說透過兩個人對話治療展開,激烈的思想碰撞引發情感共鳴,從布雷爾自以為是的企圖以專業的權威主導治療,到尼采以哲學家的思辨跳脫控制,“反客為主”的進行精神引領,到兩個人推心置腹共同探究生命的真諦和存在的價值,兩個人的心理問題像洋蔥一樣被層層剖析,直抵對方心靈深處。
在這個故事裡,有三個女人貫穿在其中,是他們困擾產生的直接的線,涉及婚姻、戀愛、婚外情,但卻不是他們困擾真正的原因。兩個人的性情,也可以說是十分相反的,但彼此追求的東西卻有很多相似處。最後在彼此的治療中,兩個人也終究明白,生活對自己的意義,只能由自己去探尋。他們成為了彼此的路人,也成了彼此的知己。
如果閱讀一本書能夠治療我們當下的心理問題,又何必以消耗光陰為代價,去實踐中盲目探索,受失敗挫折的煎熬呢?存在主義學派心理學家歐文·亞隆的《當尼采哭泣》,便是這樣一本能夠讓我們在書中學習找到自我、治癒心理問題的心理學小說。
這是一本關於“訴說”與“和解”的書;是一本關於“孤獨”與“友誼”的書;是一本關於“愛情”與“慾望”的書……
本書吸引人的地方其實也並不在於它的情節,它不波瀾起伏,甚至過於簡單。但在兩人不斷的交流中,引發的思索與啟迪,卻是非常迷人的。比如:是精神建構了選擇,還是選擇建構了精神?我們愛的產生,來自於一個人滿足了你的慾望,還是對方激發了你的慾望?而它又並非是一本科普讀物或者教科書,所以是在情節中慢慢傳送給你的,在閱讀的過程裡,就像是開啟了一趟尋找自我的旅程,與其說是上了一趟課,不如說是進行了一場精神的手術。
一件事無論多難,只要你想做,就會給自己一個理由。因為人生需要理由,需要意義。
我們透過行為去證明,生命是有自由意志的。呼吸之間,從生到死;一念之間,從迷到悟。
非常值得看的一本書。
編輯搜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