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少數碰巧知道真相的圍觀群眾,我覺得我有義務來嚴肅認真地回答這個問題。 植物有情緒的提法最初來源於達爾文1870年發表的論文《人類、動物和植物的情感表達》, 在該文的討論部分,他寫道:“作為擁有遠比人類和動物更長生命歷史的生物,很難想象植物不會發展出進化的最高形式:情緒。”該觀點發表後引起巨大爭議,當時的素食主義者聯合到達爾文家周圍散步抗議,認為達爾文剝奪了他們最後的希望。因為如果他們堅持“吃沒有情緒的生物”的信條,而植物有情緒的話,他們將吃無可吃。一些激進的素食主義者甚至用彈弓打了達爾文家的玻璃。迫於壓力,在1872年再版的論文中,達爾文把書名改成了《人類和動物的情緒表達》,並刪除了植物情緒部分的描述。 直到1987年,植物有情緒的說法被霍格沃茲大學著名植物學教授卡瓦肖教授重新提起。他在當年發表的論文《植物的情緒:一個可能的假設》中論述到:“顯然以往的科學忽略了,植物具有情緒。植物的情緒表現為味覺,酸甜苦辣就是植物的情緒表達形式。不僅如此,植物還透過不同的味道來表現自己被吃時的情緒。一個顯而易見的現象是,同樣的桔子,有些人吃會覺得酸,有些人吃會覺得甜,植物正是透過這種方式表達對吃他的人(eater)的喜好。”這個觀點引起了科學界的軒然大波。有些科學家因此提出把卡瓦肖教授逐出英國皇家科學學會。然而卡瓦肖教授進行了孤獨而英勇的戰鬥。他認真地反駁了皇家學會科學家們對他的論點的攻擊: (1)為什麼植物情緒的表達形式是味覺?對於這個問題,卡瓦肖教授指出:“為什麼情緒的表達不能是味覺?你是指望一個表皮光滑的煙臺紅富士在被你吃的時候衝你皺眉嗎?情緒會引起生物酸鹼度平衡的變化,並在味覺中體現。事實上,如果人類能作為食物的話,你也會發現,在被自己愛的人吃時,你表現得比被仇敵吃時更加香甜!” (2)不同的人吃桔子,有些人覺得酸,有些人覺得甜,難道不是因為人和人之間在味覺上的差異嗎?對於這個問題,卡瓦肖教授指出:“為什麼人類總是自以為是地把自己當作萬物的標杆?”卡瓦肖教授設計了一個巧妙的科學實驗來證明他的觀點。他找了1000多名被試,讓他們品嚐一些糖和醋(那時,糖和醋之類的無機物被認為沒有情緒,但現在這個觀點也開始有爭議)並評價它們的酸甜程度,以確定他們對酸和甜的味覺。然後讓味覺匹配的被試品嚐相同的桔子,結果發現,這些人對桔子味道的評價仍然不同。並且,他們感覺到桔子的酸甜程度和他(她)們自己的外貌、收入、階層、學歷、是否黨員有密切關係。卡瓦肖教授在這個實驗的討論部分指出:“正如人類喜歡不同的果實,其實果實也十分明白,他們該喜歡誰不該喜歡誰。” 作為卡瓦肖教授的追隨者,我曾經寫過一篇論文《植物神經系統在情緒表達中的作用》。在這篇論文中,我詳細論述了一種特殊的果實:榴蓮的情緒表達。在植物界,有些果實的情緒表達差異較小,表現出“反正老子就要被吃了,人吃豬吃都一樣”的淡漠。有些果實則愛憎分明。其中情緒表達最濃烈的是榴蓮。如果被喜歡的人吃,它就表現出特別的香甜。如果被討厭的人吃,它就表現出惡臭。在論文的最後部分,我寫道: “和人一樣,植物知道喜歡什麼樣的人,不喜歡什麼樣的人。如果你吃到特別香甜的果實,請珍惜,因為,它愛你。” 論文尚未發表,卡瓦肖教授竟飄然仙去。寫下此文,作為對逝者的敬仰和追思。 分割線————————————————————————————————————————補充: 卡瓦肖教授的墓碑上刻著這樣一段對話: “如果都能解釋為什麼你吃到的水果這麼香甜,在相信純粹的味覺刺激和相信它愛你之間,你選擇哪個?” “第二個。” “祝賀你,那你選擇了追隨上帝。” —— 英國皇家科學學會,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