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慮似乎我們每個人都有,只是程度不同罷了。
當夜深人靜時,衛生間的水龍頭 “嘀答嘀答”的滴水聲,躺在身邊的老公忽高忽低地的呼嚕聲,好像這些噪聲是才有的似的,讓人心煩。其實你知道,水龍頭已經漏水很久了,而老公打呼嚕好像結婚時就有。自己好想睡覺,就是忍不住思緒萬千,東想西想,腦子裡像安了轉輪,不停地浮現白天被領導批評的事兒;第二天要交的選題還沒有找好;孩子青春期叛逆和自己頂嘴了;媽媽身體不適,啥時候帶她去醫院?該去哪個醫院?掛哪個科?心裡如萬蟻鑽心,身體像烙大餅似的翻過來倒過去。
這樣的情景,是不是有些似曾相識。在這個令人焦慮的社會,免不了要“傳染”些焦慮。失業的恐懼、生活的壓力、各種各樣的選擇……讓我們有些招架不住,感覺身體疲憊、開始自我懷疑,每天焦慮不安,脾氣暴躁,甚至失眠。生活、身體、人際關係、親子關係、親密關係變得越來越差。
今天我們就來分享一本書,名叫《反焦慮思維》。故名思議,這是一本教我們對抗焦慮的書。
本書的作者是羅爾·克肖和比爾·韋德。羅爾·克肖是美國心理協會成員、臨床心理學家、臨床催眠和基於腦的心理轉化國際培訓師,執業時間長達35年;比爾·韋德是專業諮詢師、婚姻和家庭治療師、美國婚姻和家庭治療協會會員、美國臨床催眠學會認證顧問,執業時間長達30年。二人都有著豐富的治療經驗。書中不僅講述了焦慮產生的原因,對抗焦慮的辦法以及訓練方法步驟,還列舉出真實的案例,與讀者分享患者是如何戰勝焦慮並最終擁抱理想生活的故事。這些故事從某種意義上講,也是告訴我們,焦慮不只是我們有,許多人都有;我們的問題不是疑難雜症,它是可以化解的,聽了這些故事,讓我們樹立起戰勝焦慮的信心和決心。
作者認為,對抗焦慮最好的辦法是轉移注意力,它可使我們擺脫焦慮,迅速冷靜下來。而透過應用最新神經系統簡單可行的辦法,可以轉變大腦的運轉方式 ,喚醒更加快樂、健康和有活力的自己。這本書不僅教我們怎麼去除“疾病”,還教我們透過練就“肌肉”,強壯“身體”。全書共九章,分為四個模組。這四個模組層層遞進,教我們一步步走出焦慮的旋渦,迎接更好的未來。
好了,介紹完這本書的基本情況和作者概況,下面我會從以下三個方面來介紹這本書的要點。
第一個要點是,重新調整你的大腦,阻斷習慣性的消極思維模式;
第二個要點是,運用神經鏈將心理狀態和行為模式連線起來;
第三個要點是,保持進步,避免未來重演焦慮悲劇。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重點:如何在極短的時間內重新調整你的大腦,阻斷習慣性的消極思維模式。
焦慮在我們生活中如此常見,那麼焦慮是怎麼產生的呢?恐怕這要追溯到遠古時代。在很久很久以前,人類面臨著野獸的威脅,需要具備迅速覺察危險並應對威脅的能力。所以即使是一些假設性的威脅,也不能掉以輕心。比如如果他們看見一頭獅子,卻誤以為是石頭,那麼,結果可想而知。所以他們寧可把一塊石頭誤認為獅子,也不能把獅子當成石頭。於是,“寧可穩妥,不願涉險”的思想,在人們的腦袋裡固定下來。要知道,把石頭當成獅子的結果是什麼,那當然是緊張,然後是趕緊做好對付獅子的準備。
現代人也一樣,他們要面對的威脅可能更加複雜和頻繁,因而做出一連串的“過度警覺”的反應。過度警覺會讓人類的大腦持續處於緊張和焦慮狀態。於是,焦慮變成了現代人的易發“病”。
有了病,就得治。作者告訴我們,要想擺脫焦慮,首先要將焦慮擱置起來。
生活經驗告訴我們,當煩心事擾得我們茶飯不思、情緒低落時,先把它放一放,不去想它,好像就沒有那麼難受了。這在心理學上叫做注意力轉移。注意力轉移是基於對腦神經活動的研究基礎上的。
研究表明,我們的精神狀態和情緒狀態都是腦波的產物。腦波根據頻率的不同分為α波、β波、γ波、δ波、θ波。
處於β波的時間過長,就會產生焦慮,想放鬆也放鬆不下來。因此,想要控制情緒,可以從控制腦波入手,透過集中注意力的方法,讓腦波從β波轉換為α波。因為當我們將注意力集中美好的事物上時,我們的思緒就會漫遊在正面的形象和回憶裡,慢頻率的α波就會增加,大腦就會平靜下來,無意識的大門就會開啟。而無意識則是我們建立新連線,找到新思路和開發直覺的重要狀態。書中,作者介紹了五種練習方法,來訓練集中注意力。它們分別是大影象思維、讓雙手暖起來、雙側刺激、裝腔作勢和改變語言。
同時,作者介紹了集中注意力的升級版方法,即“開小差”。“開小差”的學名叫心智遊移。心智遊移在我們做重大決定時發揮著積極的作用,而且研究也表明,心智遊移做出的決定和經過深思熟慮做出的決定同樣有效。我們可以用正念冥想的方法訓練心智遊移這項“技能”。
以上就是第一個重點問題的主要內容,焦慮是由於大腦過度警覺產生。焦慮狀態下,我們的大腦被β波所控制,因此,要控制焦慮情緒,就要打破β波的控制,讓α波佔據主導地位。我們可以透過大影象思維等方法訓練集中注意力,同時透過正念冥想的方法訓練心智遊移的技能,讓我們在做重大決定時,更堅定。
訓練大腦
下面我們來看第二個重點,運用神經鏈將心理狀態和行為模式連線起來。
先舉個例子,如果你的父親很嚴厲,常常對你吼叫;同事對你說話時,聲音稍微高了一點,你就會認為同事也在對你吼叫。這是因為我們大腦的神經鏈可以透過形象、情感、氣味、聲音等象徵物與事件聯絡起來。
如果某種象徵物使我們痛苦,當再次遭遇它時,就會觸發痛苦的感覺;相反,如果某種象徵物是積極的、美好的,我們再碰到它,就會感到愉快。比如,我們聽到汰漬,就會想到汰漬洗衣粉,聽到“今年過年不收禮,收禮只收腦白金”,就會想到那兩個穿著奇裝異服的老頭老太太跳舞的情景。這就是它們相互之間建立了連線的結果。
焦慮的產生與消極連線有密切關係。因此,我們需要將消極連線切斷,再建立起新的、積極的連線。而這個過程,需要大腦中的θ波來幫忙。
當我們昏昏欲睡,處在沉睡的邊緣時,大腦就會發射θ波,它頻率很慢,可是卻能釋放一種叫內源性大麻素的物質,這種物質具有清除和治療的作用。我們利用它的這項功能,透過練習,可以平靜情緒,消除焦慮。
接下來要進行的練習,就可以幫助我們進入半夢半醒的狀態。
將14道指令錄下來,如“我的頭和臉開始放鬆,並感到溫暖”“我的舌頭很放鬆,在嘴巴里很舒適”,然後尋找一處舒適而安靜的地方,筆直地坐著,將雙腳平放在地板上。閉上眼睛,隨著指令的釋放,我們的整個人放鬆下來。
為了增強效果,我們可以在水流附近練習,這樣就會進入深度潛水狀態。在這個狀態裡,我們可以切斷舊的思維 ,重組新的思維。
重建思維,只能讓我們平靜下來,但對我們所要做的抉擇似乎作用並不大。於是,我們需要運用未來導向思維來做出決定。
一切猶豫、擔心、害怕都是由於對未來的不確定引起的。未來導向思維,會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未來藍圖,讓我們充滿信心,勇往無前。
未來導向思維要求我們積極地設想所期待發生的景象。它要求我們設定目標,且專注目標。專注目標會賦予我們強大的力量,大腦也會適當地為你設定一個意圖,如此一來,我們的想法或行動都會向目標靠近。
訓練未來導向思維的具體做法是:1、詢問未來導向的問題,將注意力轉移到解決方法上來。用“我需要做什麼?”代替“為什麼我不能”。2、 未來定時。想想如果目標實現,未來將是怎樣的場景,然後去了解採取什麼步驟才能實現目標。透過內心演練的方式,探索想要的未來。
以上就是第二部分的重點內容,切斷原有的消極神經連線,重新建立起積極的神經連線,這會讓從焦慮中脫離出來,而趨於平靜。而未來導向思維,會給予我們勇往無前的勇氣,他讓我們更有信心向目標靠近。
點燃生命
下面我們來看最後一部分的內容:保持進步,避免未來重演焦慮悲劇。
得了病,經受過痛苦的折磨,終於治癒。這時我們最擔心的就是舊病復發。焦慮也一樣,我們擔心好容易消除的焦慮會捲土重來。作者在書的最後,教給我們兩套“拳法”,以強健身體,提高免疫力,抵禦“疾病”來襲。
第一套“拳法”是雙腦同步運作;第二套“拳法”是心流。
科學實驗證明,大腦的一處或多處區域同步動作,可以更廣泛地交流資訊,會使我們有更佳的感知,更清晰的思路,更少的焦慮。定期冥想,尤其是“慈悲靜坐”,可以促進α波頻率同步,進一步推動大腦進入同步運作狀態。
冥想訓練是讓我們將注意力集中在”缺席“的東西,而不是”在席“的東西上。比如房間裡沒有擺放東西的地方,而不是房間裡的物品;兩個手指之間的空隙等。因為當我們關注“虛無”的時候,大腦就不會“講故事”,沒有判斷,沒有壓力、焦慮和沮喪,而只有快樂。
透過練習冥想,進入到全腦同步運作狀態,我們會受益頗多。其中很重要的是增強恢復力。恢復力是我們從失敗中振作起來的能力,包括重新調整神經系統,不讓自己感
到極度焦慮。練習進入這種狀態後,可以讓大腦更加靈活地轉變狀態,我們就更有能力來應對日常壓力。
第二套拳法是心流。有個故事講,陳景潤有一天上街去買醬油。買好醬油返回時,陳景潤突然想到一個有趣的數學題,便開始了心算。正當陳景潤專心致志地算題時,一頭撞到了電線杆上,醬油也灑了。陳景潤以為他撞了人,連忙對電線杆說:“你怎麼這麼不長眼睛,為什麼要站到人行道上,把我撞倒了不說,還拿去了我的醬油。”陳景潤誤把電線杆當了人,是因為他算數學題太入神了,已經達到了忘我的境界。這就是所謂的心流。當我們全身心地投入一項活動,或高度警覺且將專注範圍縮小後,往往會感覺時光飛逝,這時的工作效率是最高的。
我們通常認為這種心流狀態是可望而不及的。但是作者卻表明,透過一些練習,“心流”是可以湧入我們的大腦的。進入心流的方法有運動,冥想和自我催眠。
處於心流狀態的人不害怕挑戰,對未知也毫無畏懼。即使離開了心流狀態,依然會受到它的影響,提升自信和信念。焦慮自然也會逃遁。
說到這裡,今天的內容就聊的差不多了,讓我們簡單總結一下今天分享的內容。
首先我們說到了每個人都或多或少存在焦慮。焦慮產生的根本原因是過度警覺。轉移注意力是抑制焦慮的有效方法,它可以改變我們的腦波頻率和精神狀態。五種練習方法,可以幫助我們擺脫長期性的焦慮。它們分別是大影象思維、讓雙手暖起來、雙側刺激、裝腔作勢和改變語言。當我們做重大決定時,不妨讓大腦開個小差,它會為我們開啟新的思路。
其次,我們說到了可以運用神經鏈將消極連線切斷,再建立新的、積極的連線。當我們昏昏欲睡,處在沉睡的邊緣時,大腦就會發射θ波。它讓我們深度放鬆。而要從決策的焦慮漩渦中擺脫出來,就要運用未來導向思維,為我們描繪出一幅未來藍圖,讓我們充滿信心,勇往無前。
最後,我們說到了,保持進步才能避免焦慮悲劇重演。雙腦同步運作和心流這兩套拳法,可以為我們的未來保駕護航,面對壓力也能從容應對。運動、冥想、自我催眠可以讓我們進入心流,它能激發我們的潛能,創造“奇蹟”。
思維決定著我們的情緒和行為。只有掌控了思維才能拿到掌控生活的鑰匙。通過了解我們的生理狀態,控制我們的注意力,改變呼吸狀況,以及改變大腦狀態,最終可以消除我們的緊張感、壓抑感和焦慮感。透過進入全腦同步運作狀態,保持身心平衡,進入心流狀態,可以讓我們遠離焦慮。但理論歸理論,最終一切都要歸結到實踐上,沒有實踐,一切都是空談。現在就開始行動吧,讓我們逐步看到不一樣的自己。
恭喜你又讀完了一本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