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會選擇這個工作?為什麼會愛上她?為什麼會攻擊某個人?有時候我們知道原因,而有時候我們也不知道這是為什麼。當問及我們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感受和表現時,我們通常會做出看似合理的回答。
比如當你問一個小孩為什麼喜歡吃糖的時候,他會告訴你“因為糖甜”或者“好吃”,小孩子只能這樣回答,因為他不知道我們味蕾中天生有很多甜味受體,對甜味比較敏感,甜味透過神經傳導給我們帶來愉悅的感覺,我們喜歡糖其實是喜歡這個感覺。
我們對問題經常的回答就是跟這個小孩一樣,“因為這個工作賺錢多”“因為她好看”“因為他侮辱我”,這些看似合理的回答其實是無法解釋清楚“為什麼”,其實我們也解釋不了。
在莎士比亞《威尼斯商人》中有一句話:“事實上,我並不知道我為什麼如此悲傷”。
這時候人們會用自己的“想法”來解釋自己的行為。比如,一個在三個月內讓人們記錄自己心情的研究發現:人們會認為他們週一的心情會更糟糕,而事實上他們週一時候的心情並不比其他工作日的更差。
我們對於讓自己高興或者不高興的事情真正有多少洞察力?正如吉爾伯特在《撞上快樂》中說的:“對於那些可以使我們幸福的事情,我們通常是一個蹩腳的預言家。”與我們生活的世界相比,我們對自己頭腦中的世界似乎瞭解更少。
我們解釋不清楚我們的行為,但是反過來說,我們也不需要解釋清楚,因為行為只要合乎自然、合乎倫理道德、合乎法律對我們來說就可以了。
已經發生的事情,說不清道不明對我們生活好像也不太影響。但是若是要預測我們的行為就需要謹慎一點,因為這會影響我們後續的生活。
”
在行為預測中常見的問題是我們會低估我們完成一項任務的時間,這種行為心理學家稱之為規劃謬論。波士頓的“大開挖”高速公路建設專案設想用10年,但實際上卻用了20年。悉尼歌劇院預計會在6年完工,但是卻花了16年。
可能你生活中也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規劃的事情往往會延遲完成,這時候比較妥當的做法就是像微軟那樣:經理們可能會無意識地在軟體開發者給出的預計完成時間上增加30%到50% 。
約會中的情侶往往會過於樂觀地預言他們的關係會天長地久。他們往往只看到積極的方面,感覺他們肯定會是永遠的戀人。在滑鐵盧大學的研究發現,學生對其舍友戀愛持續時間的預測比對自己戀愛持續時間的預測更準確。
這也印證了一句話“當局者迷,旁觀者清”,若是想要儘量準確預測自己的行為,最好的辦法就是參考過去在相似情境下的行為,把握自己的“性質”,然後合理調節計劃。很顯然,人們之所以會低估完成某件事情的時間,是因為他們錯誤記憶了之前完成任務實際所用的時間。
同樣,我們有時也會錯誤地預測我們的感受,比如當飢餓的時候,這個饅頭真香!當吃飽以後,再回頭看看同樣的饅頭,可能感覺就不一樣了。
當一種感覺存在的時候,他們感到它好像永遠不會走;當它消失以後,他們感到它好像從未有過;當它回來時,他們感到它好像從未消失。
大部分都會認為被愛的人拋棄、遭受殘疾、個人失敗都是一些可怕的事情。
比如熱戀中的人往往會想到自己可能遭受不住被愛人拋棄的痛苦,但是當這種假設成為現實的時候,幾乎很少人會真的崩潰,頂多就是難受一段時間,然後恢復正常生活.
不要小看我們身體的“恢復力”,不要把當時自己心裡的恐懼程度當成真實的,其實它是被臨時“放大了”。
哭泣可能會持續整晚,但是快樂必隨著黎明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