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陪孩子健康成長,陪家長育兒育己!

今天,我們就嘗試從孩子的角度出發,來分析一下當孩子說出“我不想活了”時,他們真實想要表達的是什麼。

在這裡,大頭要事先宣告,嘗試呈現這個部分,不是為了分辯誰對誰錯,更不是要指責家長,而是要幫助家長儘可能擴大對孩子的所知所想,讓我們的愛和付出更加有的放矢。

當孩子說出“我不想活了”時,可能真正想表達的是:

第一,“爸爸媽媽,我很怕死,可是我真的太痛苦了。”

“怕死”是生物的本能,是漫長進化歷程中印刻在基因裡的原始情緒,對生的渴望和對死的恐懼讓我們能夠遠離威脅,確保種族延續。

“怕死”也是自殺風險的一個重要保護因素。很多孩子和成年人之所以在有了自殺念頭後並沒有採取行動,就是這種恐懼情緒在起作用。大頭接觸過一些有過自殺嘗試的孩子,他們很多人拿起小刀/端起藥瓶/走上天台,最後能及時剎車,都是源自於本能中對死亡的恐懼。

但是,除了這些“幸運兒”,我們也還見過或者聽說過更糟糕的情況:自殺嘗試一再失敗,但孩子沒有放棄,而且行為越來越過激,刀口越來越深,藥片越吞越多,樓層越跑越高,直到某一次他們徹底狠下心來,或者再沒能幸運的被救下。

很多人常常感慨,連死都不怕,難道還怕活著?但是對於一些孩子,確實活著太痛苦,他們雖然很怕死,但相比於某些痛苦,死亡都變成了一種解脫。

其中一種痛苦就是抑鬱症。抑鬱症的科普不在本篇文章的範圍內,我們暫且不表。但有一點是需要家長知道的:抑鬱症的病因目前還不明晰,但有證據表明,它是一種生理和環境共同作用的疾病。因此,患病的孩子可能有非常強烈的痛苦感,但他們說不清楚來源,而且抑鬱症需要的不是看開一點,而是藥物為主、心理諮詢輔助的系統治療。如果抑鬱症不能得到家長的重視和科學的治療,孩子就可能在痛苦中逐漸絕望,唯有死亡能夠讓自己解脫。

另一種痛苦是不被看見和接納。這種情況多發生在高要求和高控制的家庭。父母對孩子有很高的期待,於是他們經常用目標或者成績去要求孩子,在當前激烈的競爭環境中,這樣的要求無可厚非。但在孩子眼中,他們的理解卻是:家長只看到他們理想中的孩子,而只有當自己和那個孩子一樣時,才能被家長看到和接受,當自己和那個孩子不一樣時,家長就會努力把自己變成那個樣子,而不在乎自己到底喜不喜歡或者願不願意。

久而久之,孩子就迷失了自己,轉而去拼命變成父母理想的樣子。但是,這個過程是非常困難的。我的一位來訪者就說到,感覺像走在一條永遠沒有終點的路上,好不容易達到一個終點(完成了父母的一個要求),但抬頭一看,前面又是一個終點(父母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聽上去都絕望。

還有一種痛苦是重大創傷。這種創傷可能是天災,例如2008年的汶川地震,也可能是人禍,例如霸凌、性侵等等。這些創傷往往伴隨著嚴重的喪失,如喪失健康、至親、尊嚴、信任等等。

有些喪失是突然發生且一過性的,但對人的衝擊巨大,讓人無法承受;有些喪失是長期持續的,讓人看不到盡頭、得不到救贖。有些喪失非常明顯但是難以干預,有些喪失非常隱蔽難以發現或者啟齒。最終,孩子沒有能力承受這些喪失,但又得不到外部支援,只能選擇解脫。

第二,“爸爸媽媽,我想讓你們好好的。”

有時候家長會認為“自殺”是孩子的事情,是因為孩子太過脆弱或者遇到打擊,所以他們想自殺。但按照家庭系統治療理論,孩子往往是整個家庭的替罪羊,孩子的症狀則是家庭系統失調的外在體現。

試想一下,當年幼的孩子看到父母總是無休止的爭吵時,他們會有什麼感受和想法?他們會擔心、害怕、內疚等等,這不僅僅是父母之間劍拔弩張的氛圍讓孩子感受到了被傷害的風險。更重要的是,孩子無法理解作為夫妻的父母也有爭吵的可能性,他們會本能的認為是自己做錯了什麼,導致父母非常生氣。進一步的,他們擔心因為自己不夠好,父母可能會分手和離開,家庭會破碎,而自己會因為失去父母的養育而面臨死亡的風險。

很多家長會難以相信,夫妻吵架時年幼的孩子會有這麼多內心戲?但這就是單純的孩子對於父母最原始、最純粹的愛,他們堅信父母是“好的”,如果他們有什麼“不好”,那一定是因為作為孩子的自己做錯了什麼。

於是,我們常常能看到,父母爭吵時,小孩子會主動去“勸架”,回去找親戚或者鄰居幫忙,還會討好的拿出自己的糖果或者滿分的試卷給父母,試圖告訴父母“我很乖的,你們別生氣了好嗎?”

但是可悲的是,父母吵架很多時候確實不是孩子的錯,即使是圍繞著孩子吵架,但通常也是因為兩個人在養育孩子的觀點上有分歧,這還是父母的差異,與孩子本身的“好壞”無關。因此,無論孩子如何“勸架”,家長仍然會吵個不停。

這時孩子可能有很強的挫敗、甚至絕望感,甚至進入抑鬱狀態,出現情緒低落、自殘甚至自殺嘗試。這時,奇蹟發生了,當父母發現孩子出現情緒甚至自殺問題時,他們停止了爭吵,將注意力從伴侶身上轉移到孩子的問題上。他們有了共同目標,開始齊心協力的照顧孩子。最終,家庭終於有了片刻寧靜。

孩子有意識或者無意識的發現了自己的“症狀”對父母關係的調節作用,於是每次看到父母爭吵時,他就會不自覺的使用這種方式,來轉移父母的注意力,調節父母的關係,從而確保整個家庭的存續。

第三,“爸爸媽媽,身為兒女,不能幫助你們,我很抱歉。”

家長經常感慨自己多麼愛孩子,為孩子付出了很多,但可能很少有家長會意識到孩子對家長毫無保留的愛,以及為家長付出的努力。也正是這份努力,讓孩子在發現自己無法幫助家長後,產生強烈的內疚情緒,並最終導致自殺意念。

孩子在出生後,他們的小小世界裡只有父母,他們必須依仗父母的照顧和養育存活,他們也能透過父母的每一次擁抱和撫摸感受到父母的愛。在每一次哭喊時父母的及時迴應和需求滿足中,孩子越來越愛父母。因此,孩子對父母的愛既源自天生的血濃於水,也源自後天的無微不至。

在這份強烈又單純的愛的驅動下,孩子認為自己有責任幫助父母解決煩惱。他們對父母的情緒狀態非常敏感,當感覺父母情緒低落時,他們會用一切辦法(當然,他們年紀還小,因此很多方法可能作用不大或者反而幫了家長倒忙)幫助家長。

在和家長溝通時,他們經常會說一些孩子讓他們感動的瞬間,通常都是工作一天非常疲憊時,孩子會主動做家務或者自覺的學習寫作業等等,還有些“情商”高的孩子會抱著家長說上幾句“甜言蜜語”。雖然形式簡單,但家長都非常受用。

可是,有很多成年人的煩惱或者困境,是與孩子無關或者孩子無法解決的,例如夫妻關係、職場鬥爭等。當孩子發現自己無論如何都無法讓家長開心時,他們會認為自己沒有盡到孩子的責任,會陷入深深的內疚和無力感中。

內疚,是一種非常複雜和強烈的負性情緒,指個體做了錯事(違反了道德準則),或自己確實傷害或意圖傷害他人,或與傷害事件有關聯(即使什麼也沒做或被認可不必對傷害事件負責任)而產生的情緒體驗,是個體對行為負有責任的、指向自身的一種負性體驗。

內疚有兩個非常重要的特點,一方面它是一種複合情緒,其中包括悔恨、自責、焦慮、痛苦等情緒成分,另一方面它是指向自身的,因此如果不能及時排解這些負性情緒,這些情緒就會轉而攻擊個體自己。

因此,如果家長經常將負性情緒表現在孩子眼前,而孩子又無法幫助家長緩解,那孩子就會轉而攻擊自己,認為是自己無能,自己不是好孩子,自己沒有價值。自責和自我攻擊不斷升級,就可能會轉變為自殘和自殺。

以上,是家長可以用來理解孩子“不想活了”背後真實表達的角度,也是解決問題的第二步:理解。

第三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是行動。自殺風險的干預是非常複雜的,需要專業人員的介入,家長和學校共同配合。因此,大頭的最重要的建議就是:及時尋求專業幫助,醫院、專業心理諮詢、學校專業老師都是重要資源。

家長要對孩子全天候監護,並排除他身邊的危險物品,如刀、藥等。同時,家長可以給予孩子心理上的支援和撫慰,共情式傾聽,理解孩子的想法和困境,接納孩子的狀態。

家長越能激發孩子生的本能,提供生存的資源,就越有可能把孩子從“自殺”風險上拉回來。

#健康守護者##家庭教育# #兒童心理健康#

34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先把拖延症治好,不要又在年底說你太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