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字數4251,預計閱讀時間5分鐘。
今天分享的書籍是《皮格馬利翁效應》。
作者朱瑟琳·喬塞爾森,著名心理學大師歐文·亞隆的得意門生,執業心理治療師,密歇根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菲爾丁研究生院的心理學教授,由美國職業心理學委員會(ABPP)認證,曾在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和哈佛大學任教,獲得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亨利 A. 莫里獎和富步雷獎。
這是一本用心理學知識來解釋如何構建人與人關係的書。這本書既有理論分析,又有很強的可讀性。作為一名女性心理學家,作者對關係故事中人們情感的剖析極為細膩,對人們心理的把握也很專業,對人性的洞察中透著哲思。閱讀這本書,不管是對心理學研究者、心理諮詢師,還是對人際關係感興趣的普通人來說,這都是一本不錯的心理學讀物。
01、人如何創造幻想先說一下什麼是皮格馬利翁效應?皮格馬利翁其實是一個希臘神話中國王的名字,這個國王對凡間的女子都不感興趣,卻愛上了自己精心創造的少女雕像,沒想到女神維納斯被皮格馬利翁的執著感動後,賦予了這座雕像生命。皮格馬利翁美夢終於成真,娶了這位美女為妻。美國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就用皮格馬利翁效應,來指代人們自我實現的預言。那麼人是如何創造幻想的呢?
要理解幻想的產生,需要回顧下嬰兒早期認知世界的過程。剛出生的嬰兒對這個世界上的任何一件東西都沒有概念,連區分自己和外界事物都很難。他餓了、害怕了、無聊了,總之有任何需求,母親通常都會滿足他,所以嬰兒知道有些東西可以給他帶來安慰。但當母親沒有辦法滿足他的時候。
比如,母親給孩子斷奶的時候,嬰兒會把泰迪熊或者讓他感覺溫暖的毛毯當作安慰,這些小物件是他緩解焦慮的一種方式。
20世紀的精神分析學家溫尼科特提出,嬰兒在理解外在的東西時,產生了幻想,幻想著泰迪熊是像母親一樣的存在,嬰兒要嘗試對這個世界的控制,他從泰迪熊上找到了安慰,對於成長階段的嬰兒來說,這是他認知外部事物的第一步,在外部世界和內心世界之間建立了一種連線,溫尼科特稱它為過渡性現象。泰迪熊本來只是一件玩具,是嬰兒的幻想讓它有了安慰自己的意義,這件玩具對嬰兒來說變得跟媽媽一樣重要。
這種幻想技能,在人們成年後,會把它無意識地用到人際關係中。因為感情的傳遞很多時候依靠非語言的方式,所以人們對關係的理解經常是靠猜的。
比如,兩個同事在電梯裡碰見,互問早上好。但他們各自的心裡是暗流湧動的,對一句簡單的早上好也要在心裡翻譯一遍,他跟我說話的語氣好像有點冷淡啊?我記得上次他跟我說話時明顯更熱情啊。他到底有沒有看我不順眼?他是不是在暗示我不要靠近他呢?
人際交往中,人們的情感層次雖然豐富,但往往是靠猜的,你讀取別人的意圖,判斷你們關係的遠近,然後決定下一步怎麼對他。人們就是在不斷幻想著別人的心理,在幻想中搭建這個人的形象。
雖然幻想是無意識的,但這些幻想有沒有一些傾向呢?作者說,是有的。幻想的方向就取決於你的需要,也就是說,你只會看到對方身上對你有意義的資訊,你把過去的經驗、現在的需要和對未來的期望都融合在一起,加工成了一個你看人的濾鏡。每個人的濾鏡都是不同的,這就造成了同一個人身上的表現,會被解讀成不同的特質。
比如,一個直截了當的人在你看來就是魯莽,這都是無意識進行的。你會把自己解讀的這個人當成他真實的樣子,他做的每件事你都可以按照自己的理解分析出意義來。
02、人如何創造別人的行為除了幻想別人的形象之外,我們還會無意識地創造別人的行為。我們需要再用一個精神分析理論中的概念來解釋,那就是投射認同。
什麼意思呢?投射認同指的是,人們會無意識地誘導別人,讓這個人產生一種特定的行為。最早提出投射認同概念的是心理學家克萊因,他認為,人們在嬰兒時期形成了與母親的互動方式,這個互動方式後來會逐漸固定下來,成年後把它帶到了跟其他人的關係中。
也就是說,人們在不知不覺中釋放了一些情感訊號,讓別人產生了變化,誘導別人做出了自己想要的反應,比如跟自己的感受一致,按照自己的方式來思考,按照自己的方式行事。人們實際上是在強迫別人,扮演自己舞臺上需要的角色。這種投射有好幾種方式。
1、引導別人犯錯,然後再懲罰
比如,書中講了雙胞胎的例子,由於小時候家裡窮,姐姐有什麼想要的東西不好意思說,覺得自己不該有這樣的要求,於是她就用一些情感的暗示和鼓勵,引導妹妹替她跟爸媽要東西,這樣,她就不用再責怪自己而是可以責怪妹妹了。人類還真是複雜的生物。
2、把優秀的特質寄託在別人身上
你可能把優秀的特質寄託在別人身上,這個特質是你一直希望自己可以具備但還沒有具備的,也許在你童年時期喪失了這部分特質,透過把它投射在別人身上,你可以把你認為珍貴的特質繼續儲存下來。
比如害羞的人可能願意跟一個活潑外向的人做好朋友,因為這個活潑的朋友身上有他最想擁有的開朗性格。
3、用自己的品質,召喚出別人相似的東西
你用你身上具有的某種品質,召喚出了其他人身上跟我們相似的東西,這個人可能沒有意識到他自己的某些潛質,但為了增加親近感和熟悉感,兩個人在一塊會增強相同的部分。
比如,一個男孩離開了女友之後,可能愛上了另一個性格完全不同的女孩,他被這個女孩帶動變成了另外一個人,這些變化甚至會讓他的家人朋友都感到驚訝。
4、讓別人承受痛苦
你可能會安排另一個人去體驗你自己不想承受的痛苦,比如引誘別人替你擔心。作者有一次跟同事一起準備一個大型會議,因為這個會議很重要誰都生怕出錯,作者一直表現得很淡定好像不關她的事一樣,這讓她的同事很緊張,操心這個有沒有準備好,操心那個到位了沒有。當臨近開會的日期,這位同事覺得萬事妥當了,也不再緊張的時候,反而輪到作者開始緊張了。因為,一旦別人不擔心了,這份擔心就湧向了作者自己。
別人真就這麼容易被我們改變嗎?確實是,作者說,這是因為每個人天生就有表現多種特質的潛能,但人們後天的經歷會固化其中的某些品質,然後抑制其他品質,但這些被抑制的品質並沒有消失,其實它們一直潛伏在人的身體裡。隨著閱歷的增長,當他遇到能夠喚起這部分潛質的人以後,他就會重新構建自己,可能完全變了一個人也說不定,往往會成為你希望他扮演的角色。你能夠創造他人,同樣意味著你也在被別人創造著。你在別人眼裡的形象,跟你真實的自己也不會是完全契合的。
不同的人對角色的要求都不一樣,所以每個人的劇本也都不一樣。比如在一個家庭中,父母可能無意識地把孩子編排進了自己的劇本中,同樣,在朋友、同事、伴侶之間也都是這樣。
我們的主人公湯姆,早就給自己寫好了劇本,他要找的是一個感情專一的女人,就像他的母親愛他父親那樣,湯姆要的就是簡單愛,這個女人不能像他的初戀那樣,說翻臉就翻臉,她不管什麼時候都應該站在自己這邊,這份愛很省事,不會佔用他太多時間。
那麼一定會有人出演湯姆要求的角色嗎?其實人們需要透過滿足別人的需要,來證明自己的存在,在別人的舞臺上,至少比沒有角色可演好得多,這能讓人感到在別人的世界裡,自己是有一席之地的。
比如,凱茜就是這樣一個害怕落單的人。在凱茜的成長經歷中,她一直是個不太合群的女孩,內心脆弱害羞,常常因為沒有人約她,躲起來一個人哭,她最害怕自己一個人,她的劇本中最渴望的是一個讓自己告別孤單的人,直到她遇到了湯姆。
20歲時,上大三的湯姆遇到了大一新生凱茜,在這個女孩身上,他幾乎能找到理想中女友應該具有的全部素質,他感到這個女孩淳樸,不矯揉造作,值得信賴。另一方面,湯姆也讓凱茜覺得安心,他一有空就會陪著她,細心照顧她的生活,常帶她去別具一格的餐廳吃飯,連約會都是準時準點,用凱茜的話說,他就像一張溫暖的毯子,把她從社交恐懼中拯救出來,這能夠很大程度上滿足凱茜對陪伴的需要。湯姆和凱茜都覺得,他們在對方身上找到了最想要的安全感,他們接受了彼此的邀約,走進對方的舞臺。
湯姆跟凱茜的相識,就像大多數人的故事一樣。當你們初次見面,你會從對方表現出來的跡象中判斷他是什麼樣的人。其實你判斷的是這個人讓你產生了怎樣的感覺,他喚起了你的什麼情感,比如是愛好?熱情?還是輕蔑或者牴觸?你跟他在一塊的時候感覺好還是不好?具體哪裡好可能你也說不太出來,可能你之所以感覺好,是因為他符合你劇本的角色定位。如果你只要跟他在一塊就渾身不自在,你肯定不會選他。如果你選上的人一開始就沒有給你期望的迴應,你就只能轉到其他人身上嘗試。
如果你選上的人接受了你的邀請,他就會釋放友好訊號,也對你做出積極迴應,隨著你們交流機會越來越多,你們之間不停地交換情感訊息,你會留意對方符合你的幻想和需要的行為,同樣,你迴應對方的時候也是有選擇性的,你會對他討你歡心的行為做出迴應,不符合需要的行為你就不做反應。在你的鼓勵下,對方會越來越表現得符合你的預期,在對方的鼓勵下,為了演好這個角色,你也會放大對方角色需要的性格,削掉不適合對方角色的性格。
因為這一點,凱茜很難分清,她自己的需要和從湯姆那裡吸收來的需要。凱茜因為感到了湯姆對安全感的需要,所以她在與湯姆的相處中極力表現得忠貞不渝,而把不符合湯姆劇本的特質隱藏了起來,比如想要嘗試刺激的不安分的心。她的潛意識裡想要透過取悅湯姆,保住湯姆許諾給她的安全感,讓自己再也不會落單。
一段關係就是這樣被你們倆協商著創造出來了,只有你們雙方對角色安排都滿意,你們才會覺得在這段關係中是舒服的,只有相互匹配,相互認可,你們各自在對方的舞臺上才都有了意義,關係才能維持下去。所以,幻想和創造他人,是一個迴圈論證的過程。因為每個人的劇本不同,人與人的各種排列組合下,會產生完全不一樣的關係,沒有哪一種關係是能夠被複制的。
最後的話:
心理分析理論使得我們能夠很好地理解人們如何無意識地創造其需要和恐懼,但大多數治療師對此沒有深刻的理解。治療師經常變得和病人一樣,忽略了在人際關係中創造他人時自己所扮演的角色,使得病人好像只是不幸"有"個冷漠的母親,或者"找了"一個缺乏愛心的伴侶。其實,每個人都像一位導演,在舞臺上將其他人塑造成某一個角色,而其他人也會將我們塑造成他們劇本當中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