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家李雪給一種仇恨女性的男性起了一個名字,叫"仇女症"。
這種男性隱藏很深,一般不易覺察。他們仇恨女性什麼呢?他們仇恨女性對他們的依戀和依賴。
這樣的男人他一方面是喜歡和小鳥依人的女人談戀愛,但是一旦確立關係進入了婚姻,他們會非常鄙視這樣的女人,因為他和他媽就是這樣的關係。
現在很多媽媽都認為,自己的喜怒哀樂都是兒子造成的。
隨便在網上翻翻,各種曬兒子是軍大衣的橋段層出不窮、、、、、、
媽媽生理期虛弱地躺在床上,等待著兒子衝姜紅糖水(爸爸很懂事地隱身了)。
媽媽生二胎時,兒子焦急地等待在產房外(難道爸爸去孵蛋了)。
媽媽明明是夾了兒子的手,兒子卻大哭著說不疼(兒子寧可忍著手疼都不讓媽媽心疼)。
每每看到這樣的橋段,真是心疼這個兒子。他是在養育一個"人類兒童"嗎?⁷
為什麼我心疼這個小男孩? 其實我也心疼這個媽媽。通常來說,家裡有個特別懂事的兒子,就有一個把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兒子身上的"人類兒童"母親,也有一個"仇女症"的父親。
人類兒童,他們早期期待有個懂得自己照顧自己的父母,如果在親密關係中也沒有實現,他們還可能把自己的孩子放置在照顧者的位置上,最後,很多父母在心理層面會變成自己孩子的孩子。
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兒子身上的母親,在兒子的角度看,就像一個罩子籠罩著大地,控制著他的生活。所以他的心是壓抑的,想逃離的。
前幾天開審的北大弒母案,母親辛苦栽培的北大兒子,反過來弒母,還美其名曰“幫她解脫”。
之前,他試探了母親,說自己想死。他母親回答說,你想自殺?那我也活不了了,如果你要自殺不如我先死。
就是這種母親,自己所有的喜怒哀樂,甚至是生命,都和兒子捆綁在一起。她讓兒子覺得:我媽媽養我不容易,她的希望就是我,我掌管著我媽媽的命運。
李雪老師說,有跟媽媽共生狀態的男性,如果他心理上、精神上沒有完成弒母,他會非常尊重他的母親,一說起來都是母親的偉大付出不容易。那麼他的弒母的渴望去哪裡了呢?到女朋友惑老婆身上了,他會厭棄、冷暴力和鄙視女性對他的情感需要。
談戀愛結婚,情感溝通是非常必要的,特別是對女人。可是對於有隱秘仇女症的男人來說,他卻認為女人想對他情感敲詐,他很鄙視和厭惡女人談感情"怎麼那麼作啊?不就那麼點事,有什麼不高興的?我工作已經夠辛苦的了,還要沒事找事,太煩了!"
這種男人既不解風情,又有心理疾病。在他看來,只要是在女人高興和對他的讚美之外的情緒都是惡臭的。當你有感情需要的時候,你收到的不是一個允許,不是一個溫暖的擁抱,而是一個厭惡的眼神或者很不耐煩的表情。他讓你覺得羞愧、難堪。這樣的男人,婚後一定會讓你明白,什麼叫作仇恨,什麼叫作冷酷。
回到家庭教育上面來。當你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以後,從現在開始,減少對孩子的控制,給他更多的自由,更少的干涉和更高質量的愛。
什麼是更高質量的愛? 這不是說父母的學歷、收入、地位等,而是對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對孩子遇到事情時的處理水平。
舉個例子。
有個小孩在走路或玩耍時,不小心磕碰到椅子的角,疼得哇哇大哭。發生這樣的事情時,有些家長為了安慰孩子,就會一邊哄孩子,一邊舉手打“肇事者”,“責怪”它為碰疼了孩子。孩子往往在這時候破涕為笑,家長也會感到如釋重負。這種處理方式看似安撫了孩子的情緒,但產生的負面影響很大,教給孩子推卸責任和報復心理,不利於兒童的心理健康。遇到類似情況,父母應該做的是,讓孩子意識到,是自己的原因犯下錯誤。同時,引導孩子思考以後怎麼不犯同樣的錯誤。走路小心點? 繞開小椅子? 這椅子擺放的地方合不合理? 是否可以搬開?
孩子生活上碰到的每一件事,都可以拿來作為思維力和心智的培養。不貼標籤,耐心陪伴、解釋和講解。日積月累,孩子沉浸在愛的環境的同時,思維力和心智會逐步提高。
尤其在心智方面的培養上,避免說教,要多在事上磨練。比如,要想培養孩子有耐心,就要延遲滿足;要想孩子不怕苦,就佈置一件有難度的事情給他做。
還有一點特別提醒的是,尤其是母親。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現出我養你多麼不容易,不要把孩子的每件事情都看作是自己的事情。這不僅不利於孩子當下獨立,還會給他將來的婚姻帶來很大的困擾。
媽媽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自己的情緒自己負責。那些把注意力都放在兒子身上的媽媽,他的兒子非常"危險",往往有仇女症,千萬不要碰。
愛和自由,永遠是家庭教育的主題。如何讓兒子長大後更會處理各種人際關係,也懂得愛他的妻子? 那就是父母給兒子高質量的愛和自由,讓他成為他自己,成為一個有愛的能力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