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可能是剛剛生產完的產婦,也可能是帶娃2個月的新手寶媽,或者是3歲孩子的媽媽,現在正愁眉不展,走向產後抑鬱的路上,動不動就想哭,想發火,情緒接近崩潰的階段,有時候看著自己親生的孩子,但是就是愛不起來,不喜歡,甚至討厭,別難過,這不是你的錯。
首先我們先看看什麼是產後抑鬱?
產後抑鬱一般發生在產褥期,是一種精神類疾病,發病率一般在15%-30%,一般產後6周內發生,3-6個月,有的會持續1-2年,如果再次妊娠再次發病率是20%-30%。一般表現在情緒上。
那麼到底是什麼導致的產後抑鬱呢?
1.內在因素:如內分泌,激素,胎盤類固醇的變化,女性分娩以後,胎盤取出,胎盤類固醇下降,會使人表現出抑鬱現象,還有就是家族遺傳。
2.外在因素:產前對生產的恐懼,產中如難產,鉗產,陰道撕裂,手術檯上瑟瑟發抖各種害怕,產後的發燒,併發症,漲奶的生理痛,這些都會影響脆弱產婦的中樞神經以及多巴胺的分泌,誘發或加重產後抑鬱。
3.社會因素:劃重點!其實大多數的產後抑鬱都是被產後的種種社會因素給激發的。比起生產時的痛苦,看著寶寶感覺是個陌生人,或者刀口或者陰道撕裂的疼痛來比,家裡的親戚朋友一句話,產婦幾天幾夜自己帶孩子沒法睡覺的痛苦,想要急切的親喂卻母乳不足的焦慮,這些都是常見的加重產後抑鬱的原因。
你為什麼會感覺自己不愛自己的孩子?
1.陌生感:親愛的寶媽,也許你產前會各種幻想自己的寶寶有多麼可愛,自己會特別愛他,但是生產後,有些媽媽甚至不願親吻一下剛剛從肚子裡取出的寶寶一下,這不是你的錯,人和人的關係都需要慢慢建立,自己的孩子也是一樣的,你會從一次一次的哺育他開始,一次次的換尿布,他對你突如其來的一個微笑開始慢慢愛上他,短暫的陌生感並不奇怪。
2.精神壓力:很多媽媽獨立帶娃,每日每晚的一天天度過,有些媽媽在幾天幾夜沒閤眼以後,徹底崩潰,開始質疑自己當初為何要生孩子這個話題。而有些媽媽內心的逃避心理就會開始作祟,開始不承認自己的孩子,躲避甚至無視他,就開始表現出不愛孩子。
3.與他人的衝突:其實很多家庭就會摻雜一個多管閒事的婆婆,指手畫腳的親媽,放手管家的爸爸等等各種親朋好友其他社會關係,這些人會和寶媽發生正面衝突,比如我的一個朋友,就因為她婆婆老覺得孩子哭是因為她奶不足,生生給氣回奶了,然後她就開始徹底不再理睬婆婆,包括她的孩子,原因就是她討厭一個人也會討厭和它相關的人,而寶寶就成了殃及池魚裡的那條小魚。
4.叛逆期:孩子在2歲,7歲,12-18歲都會出現叛逆期,這個時候的寶寶如果沒有耐心引導,反而把媽媽氣到吐血,而被孩子折磨了整整2年的寶媽,叛逆期則成了壓垮她們的最後一根稻草,其實母愛也有厭煩期。
5.物質壓力:養娃不是輕鬆事,很多媽媽都想給孩子最好,但是有些條件困難的媽媽,又想給孩子自己無法滿足或者超出自己能力內的物質條件,這個時候就會產生無力感,尤其是家庭主婦全職媽媽,還要面對伴侶的冷漠,雙重壓力下,媽媽就會被現實給壓垮,給面對想付出更多卻無法拿出來的無力感,會產生愧對孩子的情感,慢慢便想解脫,不再管孩子。
那麼該如何調整?
1.如果你是外在的痛苦導致的抑鬱或者是還在產褥期的不愛孩子,那麼治療這一切的只有時間。時間會撫平你的傷口,時間也會讓你和孩子的一次次互動中,增加彼此的感情,而抑鬱也會隨著時間慢慢好轉。
2.如果是他人給你帶來的抑鬱,一定要尋找一個發洩口,婆婆找你的麻煩,你就找老公去解決,有入口就有出口,沒有出口,那麼就出去散散步,聽聽音樂,有科學表明聽音樂可以刺激聽覺中樞,削弱人體的交感神經活動,增強副交感神經活動,讓人心情愉悅放鬆。
3.叛逆期的孩子也許媽媽無法接受孩子不再聽話的這個現實,但是孩子總要長大,我們要做的就是贏得他,而不是贏了他。試著看些育兒書籍,改變一下自己的觀點,換種教育與溝通的方式,也許自己也會獲得解脫。
最後想和所有媽媽說,母愛不是與生俱來的,每個人都不是時時刻刻做好準備當媽媽,都是第一次從陌生到熟悉,這個過程本來就坎坷,更不要太過苛責自己,父母皆艱辛,尤以母為篤。
#育兒##產後抑鬱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