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甲狀腺與我們的心理健康有很大的關係,很多甲狀腺疾病尤其是甲狀腺癌患者在術後都會有失眠、煩躁等心理問題,那患者應該如何調節這些問題,怎樣讓術後生活的質量變得更好呢?
【一】
甲狀腺癌及甲癌手術
與我們身心健康有什麼關係?
說起身心健康,我們需要明確一個概念,那就是“應激”,應激是指在各種能引起人們緊張的刺激物,比如疾病、手術、結婚、離婚、考試、面試等等,好或壞的因素影響下,我們身體和心理情緒發生的變化。
所以,甲癌以及甲癌手術對患者來說都是很重要的應激源(應激物)。
面對甲癌,每個人的反應會有不同,有的人總是會想“為什麼是我?我為什麼會得這個疾病?我怎麼這麼倒黴?將來生活怎麼辦?”等等問題,從而陷入非常負面的一系列反應中,這與我們自身對應激源的認識和評估有關,還和我們處理應激事件的方式有關。
比如面對應激事件,有的人會採取比較積極的方式,相對樂觀、幽默、豁達;有的人則會陷在裡邊,採取消極的方式,甚至採用抽菸,喝酒等不健康的方式來釋放自己的壓力。
在30歲以下的年輕女性中,甲癌的發病率相對更高。這些年輕的患者,人生才剛剛開始,一旦被告知患有甲癌,難免會焦慮,緊張。不過我們應該知道,雖然甲癌的發病率很高,但其生存率也是相對比較高的,美國資料顯示,甲癌5年生存率達98.2%,10年的生存率接近90%。
所以說,甲癌雖然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大影響,但只要規範診治和科學隨訪,它其實並沒有那麼可怕,很多時候都是患者自己把病情想象的太嚴重,自己嚇自己。
對於甲癌手術,目前無論針對何種甲狀腺癌,手術治療仍是首選,所以術後如何去應對常見的心理問題?就變得非常重要。
甲癌手術是一個很大的應激源,雖說它的生存率比較高,預後也相對樂觀,但畢竟它會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造成很大的影響。很多患者在術後就會變得非常小心翼翼,無端為自己設限,很多事情不敢去做。
還有很多患者接受不了這種改變,認為自己再也不能隨心所欲地去生活了,這其實也是一種負面的影響。
所以從很多方面來講,甲癌手術對於我們都是一個很大的應激源,我們要做的是客觀面對它,直視它,找到科學合理的辦法去應對它。
【二】
甲癌術後常見的情緒變化有哪些?
(焦慮和抑鬱)
甲狀腺和生殖腺、腎上腺素軸一起被稱為人體的三大內分泌軸,所以不管有病沒病,甲狀腺腺體本身就和我們的情緒息息相關。
就像常見的甲亢和甲減。當甲減時,我們就會出現疲乏、興趣減退、沒有精力、心情低落等情緒;而當甲亢時,我們就會出現心率加快、易急躁、易激動等情緒。
另一方面,情緒反過來也影響著甲狀腺的健康,比如當我們長期處在緊張競爭,生活節奏很快的環境下時,我們的甲狀腺功能就很容易出現問題。
甲癌術後最常見的情緒就是焦慮和抑鬱。這兩種情緒本身來說是很正常的,但如果它表現的過分,超出正常的範圍時,它才是病理性的情緒,才需要我們去處理。
焦慮有兩種,一種是精神上的焦慮,就是可以認識到的:我現在緊張了,我擔心了,我想的多了,我憂慮了,我害怕了等等情緒。
另一種是軀體上的焦慮,比如失眠、煩躁、易生氣、胸悶氣短、甚至覺得自己要發心髒病了,或者胃裡難受、反酸、胃疼等等身體症狀,以及全身不同部位的,像肩膀、脖子、頭、四肢的各種疼痛不適。
抑鬱主要表現為自己高興不起來,包括沒有樂趣,或者什麼都不願意幹,明知道自己應該去幹,但就是不去做。這常常就是抑鬱的表現,嚴重的時候會有輕生的想法。
另外一種更加嚴重的情況就是:擴大性的自殺。比如常見的產後抑鬱,患者會覺得活著非常困難,比如一個媽媽覺得自己不在了,孩子會受罪,她還會帶著孩子一起去自殺。
焦慮和抑鬱這兩種情緒往往是共同存在的,它們會有一些症狀上的重疊,比如都會出現疲乏、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下降、睡眠障礙,還有胃口不好等。
【三】
哪些實用的小方法
可以幫我們遠離術後焦慮?
一個簡單有效的方法就是,學會呼吸!呼吸是調節自我身心的有效方法,它能夠減輕我們的思慮,減少我們頭腦中的想法,可以讓我們的身體放鬆下來。
1.慢頻呼吸法,即減慢呼吸的頻率。比如正常人在安靜狀態下,一分鐘有20個左右的呼吸。慢頻呼吸時,我們可以將呼吸控制在1分鐘6個,相當於每個呼吸持續10秒。
如果我們處在一個比較焦慮的狀態,我們可以將呼氣的時間調整為6秒,吸氣的時間調整為4秒;
當我們處在一個疲憊的狀態時,我們可以將呼氣的時間縮短為4秒,吸氣的時間調整為6秒。
透過這種慢呼吸,可以更加調動我們的副交感神經,從而讓我們放鬆下來,人在緊張的時候是交感神經興奮,透過慢頻呼吸就可以讓我們的副交感神經興奮起來。
2.觀呼吸法。這種方法不用注意自己的呼吸是快或慢、長或短、深或淺,我們只需找一個自己舒服的姿勢,將所有注意力集中在自己的呼吸上。
去覺察氣體進入自己的身體,鼻腔,全身,又是如何返回自己的胸腔,從胸腔透過鼻部,怎麼來到外界。去感受呼吸的過程。
此方法將注意力放在呼吸上,也是為了減少我們頭腦中的想法,同樣也是為了調動我們的副交感神經,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度,讓我們尋找到平靜。
當然除了這兩種呼吸方法,我們還要做的就是客觀看待自己的情緒,要明白正常人也有焦慮和抑鬱,要允許自己出現這種情緒。除此之外,我們還要學會科學的調節自己的情緒,比如透過運動或者唱歌跳舞等健康的方式放鬆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