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這部分的主要內容是,心理諮詢師的工作環境和如何評估來訪者的心理問題。

1.心理諮詢大概前4次,都是瞭解和評估的階段,核心需要明確的是治療目標。

這裡要注意,每次接到一個新的來訪,不管前人已經做過多少次評估,有多少詳細具體的資料,自己都要重新評估一遍。

目的是探索和理解: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他為什麼會遇到這個問題?什麼樣的方式更能幫到他?

2.良好的傾聽環境。在這個環境裡,指責和評價是不能出現的。因為一次對方看來的負面評價,就可能導致通向對方心門的路關閉。

這個時段,空間很重要。就像繪畫的留白,數學上的黃金分割。需要給彼此的關係,留出空間,讓問題表現出來。

還有一個核心:挖掘負面情緒背後的寶藏。每一個負面情緒背後都有一些積極動力。比如嫉妒,表示的意思是:我想比你好。

技巧,就是全身心地聆聽。這是一種無聲的讚美,同時也是一種允許,允許對方表達,允許對方展示他的自戀,同時報以欣賞的態度。

3.尊重身體的感受。整潔安靜的場所,舒適的傢俱擺放,讓雙方都處於一種放鬆舒適的態度。

同時要注意保密,一開始就要說出保密協議,這樣才有接下來的坦誠,如果來訪把注意力放在保密上,那就沒有心力去展開他自己了,說出他的問題了。

4.諮詢的另一個核心是讓對方感覺到自己是被看見,被愛的。表示理解,在情緒呼吸上能做到共鳴。

聊天要緊扣主題,因為來訪付費,我們要珍惜對方的錢。需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問題上,不要聊其他亂七八糟的。

5.評估。大概就是一個核心問題:為什麼你會出現在這裡?首先需要排除是不是醫學問題,是不是某個地方出現病變?有沒有去醫院檢查?

瞭解這個人,我有一個方法就是初次見面給這個人打50分,然後隨著每次見面,不斷地更新對這個人的分數和印象。

6.功能。假如把人比作一個機器,機器上的部件就是功能,各個零件能不能好好的運作,讓人維持一種穩定的狀態。零件就叫功能。

不同零件在不同人身上,造成的效果強弱是有不同的,功能弱的話就可能會出問題。

7.反思能力,我的理解是覺知。來訪能否感知到他的某方面出現問題?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了諮詢的效果,也決定了他會不會來諮詢。

同時覺知的不同強度,和功能的強弱,會影響諮詢師選擇的治療方式。自我足夠強,可以選擇揭露式的。比較弱就必須選擇支援。

8.諮詢中,先解決緊急重要的問題。比如自殘自殺傷人等。這是重要的,但每次都解決重要的問題,那可能就在用重要的問題隱藏一些其他的內容。

所以這時要關注動機,確認對方的感受,觀察他私人的觀點和看法。5類評估全部都做完後,就對這個人有了大致的瞭解,能夠大概確定接下來治療的方向。

推薦練習

a.女士的想法用一個詞來形容,“都是你的錯”。忽略了一段關係中,自己能起到的作用。

b.某些人會下意識地尋找讓自己重複某種痛苦的感受。在重複中,需要認真思考二者的不同,這樣才能找出輪迴的解決方案。

9.人的一生就是和疾病共生的一生。當對方尋求諮詢時,他一定和這個問題相處了一段時間,那這一段時間肯定試過無數方法,有一種或幾種比較常用的方法應對。

要關注過去成熟、有效的應對方式,這種適合他的方式,對接下來的治療方向,可能有幫助。

10,我們經常會有負面情緒,比如內疚,失敗,一無是處,殘缺,無價值感。這種情況大機率是這個人的自我認同,自我價值出現問題。

治療方向是滿足對方的自戀,一句話形容是,天生我材必有用。肯定對方的價值,儘可能促使對方為自己的生活找到意義。

11.心智化,知道別人和我不一樣。我想起了杜拉斯的作品《情人》。她一生都認為那個中國男人始終愛她,但他們一見鍾情的機率極低。

那一瞬間她進入了他的心智,感受到了對方對自己的愛。

12.適應。有的人對痛覺很敏感,有的人不敏感,不敏感的這種人就是鈍感力比較強的。日本有個作家特意為鈍感力寫了一本書。

適應就是對閾值的調整,讓自己接受現狀,目的是可以活下去。

15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楊冪化身“完美女孩”:討好別人,就難取悅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