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作者 | 牛肉肉兒
本篇編輯 | 董小姐
當值編輯 | 識無邊
▼
今日導讀
今天要帶給大家的故事,來自一名抑鬱症女孩,文章讀來就像是一個小姑娘的“碎碎念”,和你講述她確診抑鬱、日常生活、看病就醫過程中的點點滴滴。
她自高中確診為抑鬱,一直是孤軍奮戰,身邊沒有人知道她的病是怎麼回事,意識到無法得到外界幫助的她,決定自救,她靠著自己的努力,一步步走上抗抑鬱的正軌。
在治療抑鬱的過程中,由於長期的失眠熬夜和藥物反應,她的生活,除了工作,就剩下睡覺。父母對她這樣的狀態極為不滿,說她“越來越懶了,太不像話了”,甚至摔門而出。在這樣長期的指責下,她覺得是自己不夠努力,下意識地放任自己了,陷入自責當中。
但其實,抑鬱症患者的“懶”,很多時候,並不是真的懶,只是因為生病了。而且, 這是一個光靠自己努力無法解決的問題,你必須聽醫生的話,好好吃藥,做康復治療。
高中抑鬱的我,決定勇敢自救
我是2014年被確診為抑鬱症的。但其實,在這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這個病就已經潛藏在我的身體裡了。
我每天過得惶惶不得終日,一邊面臨著日益下滑的成績,一邊還要應付著來自家長老師的壓力。我不知道為什麼自己的身體好像一下子失去了控制,為什麼在該我寫作業該聽老師講課的時候,大腦卻一片空白、思維變得僵硬,甚至聽不進去別人說的話。
那時候,我正讀高中,而高中,正是學生學習最關鍵的時候啊!天知道我有多著急!
我跟身邊的人、跟學校心理科的老師講我的遭遇、我的感受,我甚至著急到抓住一個人就跟一個人傾訴,我以為,我會從他們那裡知道這一切到底是怎麼回事,但當時我身邊沒有一個人可以說清楚。學校的心理老師,甚至在我拿著確診單給她看的時候,還一個勁地說不可能,這是沒有的事。
我漸漸明白,即使別人不能幫我,我也要幫助我自己。我拿起了我能接觸的一切書籍,試圖找到這一切的緣由。直到有一天,我在不知道是在《青年文摘》還是《讀者》的一篇文章裡,看到走飯抑鬱自殺的事情。(關於走飯的故事想了解可以點選:6年過去了,那個自殺女孩的微博多了150萬條留言,每一條都是孤獨的呼救)
這是我生平第一次知道抑鬱症的存在。我突然靈光一現——我是不是也得了抑鬱症?我立刻諮詢了相關人士,這才總算走上了抗抑鬱的正軌。
現在讓我回想起來這一切,我總覺得,這是上天被我拼死抗爭的精神感動了,所以把這本書、這段文字送到了我的手上。
![](http://timg.juduo.cc/2021/01/eb9d6935810941a2a0403b2d0ba1699c.jpg)
長期失眠的我,漫漫長夜如此度過
昨天傍晚,我喝了杯奶茶,然後晚上就有預感到自己可能會失眠。我不知道自己的大腦對茶類咖啡類到底敏不敏感,有的時候,我覺得喝這些東西並不會讓我興奮,跟剛開始我吃奧氮平一樣。每次我都按照醫生要求的劑量去吃,可到了該睡的時間還是瞪大眼珠睡不著。
所以,在迎接又一個可能的失眠日的時候,我有些頭大,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因為我常常是這樣度過我的漫漫長夜的,每到該睡覺的點,我都會躺在床上,閉著眼睛,醞釀睡意,然後,在翻來覆去幾十回合過後,發現自己真的睡不著,便爬起來,玩玩開心消消樂之類的小遊戲。
其實我並不喜歡玩遊戲,我只是對之報以期望,希望自己在一輪又一輪的遊戲裡,可以找到睏意,然後去睡覺。好在現在我有了更多的選擇,比如,看個不用費腦、但是能夠修身養性的電影或者短影片。但其實這樣很傷身體,大家都知道,熬夜很不好。
長期失眠熬夜對我造成最大的影響就是,第二天我馬上會上火、咽痛、流鼻血,然後就是沒休息好帶來的體力不支、注意力無法集中,總之,會影響正常的工作和生活。
![](http://timg.juduo.cc/2021/01/a036de58e0c8443ab70d7d700077deee.jpg)
我們不是“懶”,是真的病了
提到了自己失眠的經歷,我的腦子又不自覺地跳出了當年我整日睡不清醒、和睡到上班遲到的畫面。
是的,抑鬱症患者,特別是有雙相情感障礙的朋友,很容易有這兩種截然不同的狀態。要不然就是睡不著,要不然就是沒日沒夜地睡,睡完腦袋還是昏昏沉沉的,睜不開眼睛。
我當時很疑惑,為什麼自己會進入這樣的狀態?生活除了工作,就剩下睡覺。不止是我,我爸媽更是對我這樣的狀態極為不滿。我爸說,越來越懶了,太不像話了。他甚至摔門而出,把在睡夢裡迷迷糊糊的我嚇得打了個激靈。
他是做苦力勞動的,脾氣也很暴躁,有暴力行為。請允許我在這裡這麼客觀地去說我的爸爸,因為,這是對讀者、對寫作這件事的負責。
我試圖問我的主治醫生(就是那個後來被我換掉的醫生),我問他:我是不是藥吃太多了,或者吃錯藥了?結果他給我來了句,是你自己的問題,別人都不會這樣的。言下之意,就是說我本性如此,就是懶。
在這樣的洗腦下,我真的開始反省自己了起來。我以為,是我自己不夠努力,下意識地放任自己、自暴自棄。於是我開始一遍又一遍地嘗試,然而,後面都失敗了。
再後來,我把這個無良醫生給開了,換了個和藹可親、體桖病人的中年男醫生。隨著不間斷地藥物治療和麵診,我的生活慢慢回到了軌道上。
我這才發現,抑鬱症患者的“懶”,很多時候,並不是真的懶,只是因為生病了。而且,這是一個光靠自己努力無法解決的問題,你必須聽醫生的話,好好吃藥,做康復治療。
在這裡,我也想透過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看病真的要擦亮眼睛,找個好醫生。有些醫生,看似能力很強,但我感覺只是空有理論知識,他根本不理解病人,只是把我們看成有問題需要藥物治療的人。而且,如果一個醫生講話讓你不舒服,你真的沒必要再在他那裡看下去了,因為,好的醫患關係,應該是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
你都不喜歡他,聽得進去他講的話嗎?如果聽不進去,那看病還有意義嗎?
![](http://timg.juduo.cc/2021/01/ae66a203bb6544bc805709a63dd1d315.jpg)
不放棄自己,才能被他人相助
我的父母一直都給我灌輸一個觀念,就是我是個幸運的小孩,並且會一直幸運下去。我也確實挺幸運的,後來,我又在簡友左燈右右行的文章裡,知道了鬱金香。在那裡,我認識了一群和我有著一樣情況的病友,我們都被同一個疾病纏上了,我們又都有幸聚在了一起,互相取暖。
所以,我想,作為同在這個組織的朋友們,我們應該懷著感恩之心,配合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我想,這個世界也沒有我們想的那麼壞,不是每個人都是壞人的,我們應該嘗試接受別人的善意,這樣更有利於你的康復。
我今天分享自己的經歷,就是想表達:你要對自己有信心,不放棄自己,別人才有辦法去救你。我想你們大家都聽過一個故事吧,神父問上帝為什麼不救他,其實上帝在之前已經派人去救他了。上帝不是不救人,上帝只救自救之人!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