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一起讀點簡單心理學

人生來為了自體的存在自主或不自主的便擁有心理補償機制,其有效與否在與學習改進和實踐反饋的配合。心理補償機制猶如“失之東隅,收之桑榆”般維護人體內外的平衡狀態。

自卑感也猶如一種不平衡狀態,在左右搖擺中趨於平衡或者猶如玻璃一樣散落。

自卑感可能來自於身心的先天缺陷或的後天的過度寵溺亦或冷暴力的對待。

自卑的人要麼卑微到塵埃裡,要麼產生極大的進取心產生一道耀眼的光。

敏感和警惕與怕受傷害是其核心,常常微笑著卻輕易便痛入骨髓。

有的人腳踏實地,透過實幹與機遇積累自信確實補償了不平衡。

即使初始停滯不前有點古怪那還不錯,但有的人走上了另一條路,完全逃避著現實,幻想不觸動傷痛便擁有成功,透過在腦海中構建“現實”意圖使現實和心靈達成和解。

偶爾幻想一下成功使心理平靜只是一種暫時的妥協,心有卑微的人必須觸碰現實才可自由擁有陽光

人有境遇的不同,但無本質上的卑微!

#健康2021#

12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每週只讀一本書 · 不與自己抗爭,才能有效應對焦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