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年期間,我一共去醫院做過三次評估。圖三,圖二,是第二次評估,干預8個月之後做的,三週2的時候。圖一是去年6月份做的評估結果。
第一次評估的材料暫時找不到了,但是我清楚的記得是2018年的12月份,剛好2周半。診斷結果是全面發育遲緩(自閉症傾向)
現在回憶起來,綜合三次評估的結果,對比三次結果的進步。我們孩子的進步單位基本是半年一年為標準。
而每一次的進步都是由單個領域(認知,社交,精細,感統等)的進步,增加了總分。
第一次診斷,實踐年齡2周6,但是心智年齡只有13個月,相當於1週一的能力。發育遲緩差距17個月。
第二次診斷是干預8個月之後,實際年齡3周2,心智年齡2周2,發育遲緩差距12個月。
第三次診斷是干預一年半以後,實際年齡4周1,心智年齡3周2。發育差距11個月。
到2020年6月份為止,干預一年半的時間裡,差距從17個月到11月的變化。
付出了人力物力財力,找回了6個月的差距。而這六個月的進步基本是認知能力和感統大運動方面的進步。綜合能力不斷的接近普通孩子的能力。
而現在,除了社交能力比較落後以後,智力和運動水平基本跟實際能力持平,甚至超出實際年齡
那根據我女兒的進步,我總結了一些自己的感受。
第一,真的孩子年齡越小,干預效果越好。尤其0-3歲,大腦本身就處在高速吸收的時期,事倍功半。
第二,關於診斷結果。排除孩子病理的原因,比如腦癱,智障等等以外。更多發育遲緩或者小齡的自閉症診斷的結果只能代表孩子的過去和目前的能力缺失,並不代表孩子沒有進步空間,終身都落後。
我見過也看過許多國內外專家不斷地宣導,70%的典型自閉症兒童經過科學的干預,完全可以生活自理,乃至正常的上學,工作等等。目前有越來越多的案例證明這個結果。
所以,可能因為我這個人共情能力比較強,真的看到很多孩子能力很好,並且也接受了良好的干預,但是因為家長缺乏一些居家干預的方法和技巧,看不到孩子的進步,孩子的努力家長看不見,自然就造成了一個不是很好的結果。
而我,作為一個家長,有一些特殊教育專業知識,和老師還有各位家長溝通的過程當中,發現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溝通存在分歧。
家長和老師對孩子進步的判斷標準不一樣,教學方式不一致,自然導致了一些理解上問題。
我舉個例子:認知的教學是分為不同的步驟的。每個孩子的能力不一樣,所以課題設定以及孩子的學習成果不一樣。
比如能力差一點的孩子,只認識紅色的蘋果,換個顏色綠色的蘋果,或者切開的蘋果,去皮的蘋果,他都不認識了。
老師教的紅色蘋果孩子認識了,家長拿著綠色的蘋果或者去皮的蘋果,孩子就不認識了。
那同一個課題,因為家長對教學理解的不足,導致對教學成果的質疑。家長居家教學沒有得到一個好的反饋,孩子也沒有成就感。自然居家干預就變成家長的焦慮點
其實,居家干預真的不適合桌面教學。一個是家長缺乏專業的干預技巧,沒有辦法像老師一樣,及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及時強化。
居家干預更多的是自然教學的方法。用家裡現成的固定的教具,比如臥室,客廳,廚房,衛生間的功能,還有擺放的傢俱認知,顏色啊,形容詞,去教學。
不用那麼刻板,就是可以順著孩子在家裡的興趣,去教學。
我舉個例子啊:比如說我女兒有一段時間學習家電類,她特別喜歡某一個繪本,那我就會故意把這個繪本放在廚房裡。放在電飯煲旁邊,冰箱旁邊吸引她過去,先教孩子傢俱的命名,她說對了我就給她,沒說對我就輔助她。
在特殊干預領域,專業稱呼叫興趣教學,順著孩子的興趣點或者強化物,加入教學目標,孩子喜歡,不容易排斥。屬於自然情景的泛化一種。
以前沒有語言的時候,那我就讓她用手指指,點頭搖頭來回答。用肢體表達替代語言表達。
只要孩子關注了,說對了,及時的鼓勵,讚美,用喜歡的食物強化。有了正面的反饋,自然慢慢就有興趣了。
最後,分享一些手機認知的app給大家,家長們可以陪著孩子一起玩,控制時間還有設計教學目的。
認知遊戲,有語言能力的孩子,陪著他們邊玩邊讀。然後家裡有卡片的配合卡片一起教學。如果能帶入超市或者家裡的實物泛化,這就是讚美的一整套泛化了。
沒有語言能力孩子,就可以從配對開始。
現成的教具,方法和經驗,各位家長根據自己孩子的需求,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