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孩子兩歲八個月開口說話。
一歲多左右,有一段時間他還說幾個字,後來就什麼都不說了,在他一歲三個月的時候,比他小半個月的鄰居妹妹就已經會表達了,當然,這說明不了什麼;兩歲半以後,當別人笑著說起恨不得她家的孩子閉嘴的時候,我多麼期待那一天早些到來。
當我被問起的時候,我總是會笑著回答:“孩子還沒有準備好。”表面平和而內心壓力非常大,是的,我是個全職媽媽。
他屬於那種什麼都懂,但就是不說的,掰手指超厲害,桌上的小球球,6個以內的,掃一眼就知道,對自己喜歡的東西特別執著,每次都能玩很長時間。
我也曾深深地焦慮過,甚至一度懷疑他是不是自閉症,但是他的長相還有他平時的表現,以及我查的資料,我怎麼都無法把他和自閉症聯絡起來。
也有人勸我帶他去醫院檢查一下舌頭或者是身體健康,我知道是好心,但是我拒絕了,我很期待孩子說話,但是我更明白去醫院就意味著什麼,而我更願意相信我的孩子很正常。
當我看到托馬斯·索厄爾的小書《語遲的孩子也聰明》的時候,孩子已經開始上幼兒園了,雖然他現在特別健談,但是回想起他開口之前的那段日子,真心焦慮、煎熬。
我想把這個事情弄明白。
2、
《語遲的孩子也聰明》是一本介紹異常聰明但是晚開口說話的兒童的書,作者是美國斯坦福大學胡佛研究院的高階研究員,同時,作者的孩子是快4歲的時候才開始說話。
和這位作者做著同樣研究的言語病理學專家斯蒂芬.卡馬拉塔,3歲半的時候還不會說話,他也是一個晚開口說話孩子的父親。
本書透過大量的案例告訴我們,語遲的孩子並不是個例,只是我們不知道身邊還有誰的孩子語遲罷了,在很多高階知識分子家庭,也會存在這種情況,但是,語遲並不妨礙他們日後的優秀。
當然,並不是所有說話晚的孩子都像這本書裡研究的孩子一樣,錯誤的希望會帶來不可避免的失望。(書中原話)
托馬斯·索厄爾的研究物件是44個家庭46個說話晚的孩子,其中原生家庭43個;卡馬拉塔教授的研究物件是235個家庭239個說話晚的孩子,其中原生家庭232個。男孩語遲的比例在80%以上。
把研究物件分為兩組:一組是自己不會說話也理解不了別人說什麼的孩子;另一組是能清楚理解他人說的是什麼但自己就是不開口的孩子,後者更有可能正常地發展。
書中提到的語遲的人:
公眾人物
愛因斯坦(3歲)
“氫彈之父”愛德華.特勒(快4歲)
物理學家理查德.費曼(兩歲)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蓋裡.貝克爾
19世紀鋼琴演奏家克拉拉.舒曼(4歲)
20世紀鋼琴家阿圖爾.魯賓斯坦
脫口秀主持人戈登.利迪和貝利.法伯
經濟學者沃爾特.威廉姆斯
普通人
理查德(3歲)
女孩萊絲莉(兩歲)
男孩裡基
以及作者的兒子,作者的一個大學室友,作者的一個幾十年的老朋友,作者在出書的過程中碰到的一些人,作者在做這項研究中遇到過的一些周邊的人,他們都是晚開口說話的人。
愛因斯坦在他開口說話之後,被他的小學老師們擔心“起初還是擔心他是智障兒童”、“他對不感興趣的事物視若無物,一點兒也不想學,而一旦有什麼東西能引起他的興趣,他就會像鐘錶匠一樣全身心地投入其中。”
當他的父親跑到學校諮詢小愛因斯坦將來可以從事什麼樣的職業的時候,校長說:“不要操心了,他做什麼都不會成功的。”
他在學會說話之後,也是說的磕磕絆絆,到9歲的時候,口語表達還不算流利。人們又把那些很聰明但語遲的人用一個詞來表示,那就是“愛因斯坦綜合徵”。
作者的兒子約翰,小時候解鎖技術一流,記憶力超級好,說話僅限於“字”,當他帶著小約翰見醫學方面的專業人士的時候,沒有人能給出有效的建議,直到他碰到了另外一位教授。
教授聽完他的敘說之後說了一段話:
“不要試圖教你的兒子說話了,只要給他足夠多的關心和愛就好,儘可能把他帶在身邊。讓他知道,在你的眼中他是這世上最好的小孩,當他感受到信心和安全的時候,他自然會開口說話。”
於是,他不再試圖教孩子說話,只是增加在一起的陪玩時間,幾個月之後,孩子說了第一句話,此時是3歲9個月。
晚開口說話的孩子的特徵:
有的人不能明白他們說的是什麼,只有親近的人才能聽得懂;有一部分是一說話就出口成句,很清晰。
在邏輯領域比較出色,對音樂和數學敏感、分析能力、記憶能力超強、擅長拼圖,不按要求做事,如廁學習晚。對自己感興趣的東西有罕見的專注力,小時候特別壞脾氣。
如果把我的孩子往這上面套,有的也還是符合的,比如孩子對數字敏感,喜歡俄羅斯方塊,喜歡音樂和舞蹈,記憶力好,特別有自己的想法。
書中有著多個來自不同階層的語遲案例,我們也許會寬心,根據作者和卡馬拉塔教授的研究資料顯示,語遲也許僅僅是語遲而已。
大家需要注意的是,縱使有大量案例證明有些人看似成年之後成績斐然,但是仍有很小的機率會被確診為自閉症。
3、
這些孩子為什麼會語遲?
我翻遍了整本書,也沒有發現哪一章節有一個非常明確的標準答案,和它有關的是大腦發育以及先天的原因大於後天的環境。
大腦的不同部位控制著不同的事情,而大腦不同部位的大小,是根據它所控制功能的熟練度或者使用頻率決定的。
比如:愛因斯坦的大腦被解剖之後發現,他的大腦大小和常人無異,但是左半球有一個部位卻是正常人大小的兩倍。
語言似乎是在大腦發展了足夠的處理能力時才發展起來的。--斯蒂芬.平克
用我的大白話理解就是,由於發展的需要,大腦的某個部分在搶佔資源,因此,孩子應該什麼時候開口說話沒有什麼固定的時間,就像有的孩子一歲開始走路,有的孩子一歲半才開始走路。
他們以自己獨有的方式發展著,在各個方面均是如此。
我們也不能盲目的相信貴人語遲,更不能把這個觀點就往每一個語遲的孩子身上套,因為,小機率的事情還是會存在的。
作為孩子最貼心的的父母,如果你很擔心孩子的語遲到底是什麼原因,建議還是去正規的大醫院檢查一下比較放心,但前提是最好檢查一下自身的原因以及孩子的生活環境。
結合我自己的育兒經驗,我覺得孩子語遲和帶養環境是有一定關係的,比如成長環境單一也沒有足夠多的玩伴、帶養環境裡面的人沉默寡言、夫妻感情不好交流甚少、把孩子交給電子裝置等等,孩子的語言發展沒有受到更多的多元化刺激,自然就很貧瘠。
當然這一點和書中的觀點是相悖的。
書中說到,19世紀鋼琴演奏家克拉拉.舒曼4歲的時候才開口說話,她說可能和照顧她的女傭話少有關係。但是作者對照自己和卡馬拉塔教授研究的那些語遲的孩子,她有很多相似的特徵,所以不能把原因全部歸結於女傭。
4、
父母該如何和這樣的孩子相處,應該早期干預嗎?
我經常在網上看到這樣的案例,孩子兩歲多了不說話,然後就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結果什麼事兒都沒有。
即便這樣,我相信父母也不一定能夠釋然,因為孩子已經兩歲多了,同齡孩子甚至比TA小的都說話了,再加上週圍人給的壓力,焦慮是在所難免的。
書中有一句話說得特別好:
“與其糾結自己的孩子說話晚,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孩子因為不能讓別人理解自己而感到的挫敗。”
如果自己心裡沒底兒,就不能盲目的自我安慰,還是可以帶孩子去正規的大醫院看一看的,因為並不是每一個晚說話的孩子都是愛因斯坦綜合徵。
同時孩子也是很敏感的,儘管他不會說話,但是父母的做法會讓他覺得他就是有問題,所以,在決定帶孩子去醫院之前,要考慮清楚自己該怎麼給孩子說。
特別提醒,在檢查孩子語言之前,建議孩子做一下身體檢查,排查一下其他的原因。
關於早期干預,有利也有弊,書中有這麼一段我特別感同身受:
一個母親在網上用“絕望”來形容自己的心情,因為她有著一個5歲還不說話的兒子,每次參加語言治療之後,媽媽就會喊“說話,說話啊,啞巴”。
無疑,這位母親是崩潰的,在我孩子沒有說話之前的有一段日子,我也生氣過,但是基於我的判斷,我告訴自己再等一等,後來慢慢釋然了。
書中還有很多類似的案例,把一些語遲的孩子就當病治療,結果越來越差,有的言語治療會把人搞瘋,也有些父母放寬心不再治療的時候,孩子就慢慢開口說話了。
面對孩子不說話的表現,我們要分清楚“無能”和“不情願做”,不要把二者混淆了把正常的孩子當病治。
仔細回憶,我們很多時候都會有這種情況,有的時候,孩子會很主動的去做一件事,但是有的時候,他就算是會,他也不去,越催越慢。
如果孩子沒問題,就不要讓他從我們的言語行動中感覺到他是個問題孩子,任何時候,否定孩子起不到積極的作用。
如果孩子沒問題,我們能做的就是放寬心,順其自然,作為語遲孩子的母親,我知道這份等待是漫長的。
但同時,我們也不要給孩子貼負面標籤,“啞巴”“傻子”“聾子”,儘管有的時候我們也很喪,也請相信他是這世界上最好的寶貝。
對於那些能聽懂別人話而自己開口晚的孩子,他們就是遲開的花朵,終有一天,也會和其他正常時間點說話的孩子一樣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