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心理>

阿德勒,全名阿爾弗雷德·阿德勒,是奧地利著名的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家和社會教育家,還是一名個體心理學的先驅。

他本身有先天殘疾,直到4歲才會走路。面對其他正常的孩子,他肯定是有些自卑的,因此童年並不快樂。但是,殘疾並沒有擊倒阿德勒,反而讓他迸發出了超越常人的毅力。越是殘疾,他越是要證明給別人看“我並不比別人差”,因此阿德勒反而創出了偌大的名號。特別是他提出的“自卑與超越”理論,至今在心理學界佔有重要地位。

對於阿德勒的書,我去年就已經看過了,可以說受益匪淺,讓我從全新的角度看待我們這個世界,看待兒童的成長,我也強烈建議所有人都讀一下。不僅僅是為了教育孩子,對於啟迪自己的人生也有重要的意義。

而從去年到今年,我又讀了很多書,學習了很多其他的理論,而最近我又在翻看阿德勒的著作,不由得對他的理論有了新的思考和看法,因此想跟大家分享下。

阿德勒的理論

阿德勒提出的概念理論非常多,但在我看來,以下這3個才是阿德勒理論的精髓:

1、個體統一性

阿德勒認為,個體的行為是由個體的統一人格誘發和指引的。個體的所有表達之間是相互吻合前後統一的,並且還是一個持續發展的過程,而不會在時間上出現突然的跳躍。

對於阿德勒的這個理論,我深表贊同,無論是在空間還是時間上,我們都會表現出統一的自我。

“微表情”相信很多人都聽說過,他其實反映的就是統一性。當我們內心產生某個態度時,儘管我們表面會做出假裝,但是我們的行為、動作等細微的地方會反映我們真實的感情,這就是統一性。

不僅如此,在廣闊的空間和時間範圍上,我們也會表現出統一性。一個對學習產生了討厭態度的孩子,他不僅是在課堂上討厭,回家他也是照樣討厭;他也不僅僅是今天討厭,明天大後天他還是照樣討厭;他不僅是討厭學習,對於與學習相關的,比如閱讀、作業,他也一樣會討厭。這便是我們個體在廣闊範圍內的統一性。

個體的統一性是由個體的主觀認知導致的。儘管我們的世界是相同的,但是我們產生的主觀認知卻是不同的。同樣的環境下,可能會產生截然相反的認知。比如同樣是老師提問,有的學生會認為老師想讓他難堪,而有的則會認為老師重視他。

因此,儘管人們生活在同樣的環境下,但是我們個體會根據自己的認知產生獨特的認知,這也就使得前後認知保持了一致性,這就是個體統一性產生的原因。

那這對於我們教育孩子有什麼啟示呢?

如果我們懂得了個體統一性,我們再來觀察孩子的不良行為,我們就會知道,只是簡單地糾正孩子錯誤是行不通的。因為如果孩子的行為是個體統一性導致的,那麼不改變孩子的原有認知,行為也就註定不能徹底改變。就比如說孩子學習,如果孩子對於學習產生了厭惡態度,父母強調學習重要性,每天監督逼迫孩子學習,這些 並不能改變孩子對學習的原有認知,也註定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孩子的學習不積極問題。

2、自卑情結——追求卓越

所有的兒童都會有一種與生俱來的自卑感,它會激發兒童的想象力並試圖透過改善自己的環境來消除自卑感——阿德勒。

阿德勒認為,人帶有天生的自卑情結,正因為自卑所以追求卓越,而個體的一切行為目的都是為了追求卓越。顯然,阿德勒的自卑理論跟他童年的痛苦經歷是有密切聯絡的。

對於阿德勒的自卑情結我有些不敢苟同,我不認為是自卑是先天具有的,因為自卑導致了追求卓越,恰恰相反,我認為是追求卓越不可得導致了自卑。自卑情結與追求卓越,說白了就是“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無論是先自卑還是先卓越,都不可否定的一個事實:人有努力向上的積極內動力。如果說個體統一性規範了人的心路歷程的話,那麼追求卓越給這個歷程指明瞭方向。

追求卓越是我們世界上一切動植物的基本屬性,因為我們要想適應這個世界,戰勝我們的同類,就必須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因此追求卓越是一種必然,沒有任何的人是自甘墮落的。

說到這裡,可能有的人會反駁了:怎麼沒有自甘墮落的?那些不願意學習,總沉迷遊戲、打架鬥毆的,不就是自甘墮落嗎?這就牽扯到我們接下來要提到的心理補償。

3、心理補償

心理補償機制真是一項偉大的發現,它幾乎可以解釋我們任何的不合理行為。

上面提到了,儘管孩子們都知道學習的重要性,但是為什麼很多孩子就是不學習,反而自甘墮落的抽菸喝酒打遊戲呢?這豈不是與追求卓越的心理機制不符?

其實不然,孩子們表面上看起來的自甘墮落,其實也是追求卓越的一種表現,這問題的背後其實就是人的心理補償機制在發揮作用。

戰勝困難,追求卓越,這當然是最好的解決問題的方式。但是並不是所有的問題我們都可以解決的,而當問題不能解決時,我們就會產生心理障礙,為了避免這種障礙造成心理壓力,威脅我們個體的健康,於是我們便產生了心理補償。

對於差生來說,他們學習差也是一個客觀事實,按理說學習重要,他們應該努力學習,取得好成績才對,但是他們現在卻不能取得好成績,唯一的客觀解釋就是智力不行或者是不努力。這兩個解釋,無論哪一種都是一種不良評價,會讓孩子產生焦慮,自我否定。那麼為了消除這種焦慮,孩子就會發展出一種心理補償機制,開始逃避學習,貶低學習的重要性。學習不重要,當然也就沒必要努力,不努力,當然也就成績不好,跟智力也沒有關係。因此孩子就喪失了學習的主動性。但是孩子依然有追求卓越的內動力,既然這種卓越感不能從學習上獲得,他們就會轉而從其他方面獲取,比如吸菸喝酒打遊戲,這些特立獨行的行為證明他們比別的普通學生要厲害,當然也就達到了他們追求卓越的目的。

可以說,在人們的生活中,心理補償機制無處不在。我們常說的阿Q精神,還有生活中的炫富、網上的噴子,其實背後都是心理補償機制在發揮作用。

心理補償是在解決問題失敗的情況下產生的,其實是一種自我欺騙行為,目的是為了讓我們心裡感覺更好受,進而保證了個體的健康。

明白了這一點,我們再來看孩子的很多行為,就可以理解了。

為什麼父母讓孩子寫作業,孩子會應付家長?其實就是心理補償機制在發揮作用:即使我寫,也是隨便應付著寫,寫不好,讓父母也不好受。父母不好受,孩子的心裡就感到舒坦了。

總結

個體統一性、自卑與追求卓越和心理補償,明白了這些概念,我們就很容易的理解孩子行為背後的心理動機,從而也就能更好的從本質上解決孩子問題,而不是停留在頭痛醫頭腳疼醫腳的表面。因此我建議每一個家長都應該讀一下阿德勒的《自卑與超越》。

12
最新評論
  • 意識是人類與動物的最大區別,人類意識是何時產生的?
  • 孩子已經確診自閉症了,為什麼到了機構還要花時間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