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閉症孩子的康復,讓這位媽媽操碎了心,一直在後臺問我,要不要辭職當全職媽媽?
一位自閉症媽媽的自述:
我有一個四歲半的男寶,很漂亮。兩歲半還不會說話,肢體語言交流也很少,和別的同齡寶寶相比,有很多異常行為,我就開始看醫生,初步懷疑是自閉症或者語言發育遲緩。
2019年初又去做了一次量表測試,語言發育遲緩不是很重,只是比平均水平晚了8個月。已經預約干預訓練課了,但是之後陸陸續續就被疫情耽擱了。
我和孩子爸爸天天在家辦公,終於有大把時間照顧孩子,想著孩子主要的問題就是語言能力不足,尤其是社交溝通能力太差,趁著這段時間多教教孩子,上網找了很多相關的資料,可是還是看的一頭霧水。
後來想起來,幼兒園老師教過孩子看圖說話,我也找了一些帶圖案的卡片,繪聲繪色地給孩子描述卡片裡的內容,讓孩子跟著說,比如小白兔吃胡蘿蔔,讓孩子先給小白兔起個名字,然後問孩子,小白兔喜歡什麼形狀的胡蘿蔔,喜歡什麼顏色,小白兔能吃幾根?然後找出蠟筆,讓孩子按照顏色給卡片塗上顏色。
其實一開始挺難的,基本上陪孩子耗上幾個小時也看不到進步,可能是我太心急了,孩子爸爸比我更急,甚至開始教孩子數學、背唐詩等等,也是不見效果。
反思是一種好習慣,也許是我們做錯了?想想以前去過的訓練機構,老師們做得比我們簡單,更容易上手,尤其是很注重互動,很在意孩子的情緒表現。
放下刻意為孩子設計的各種學習套路,我們就是找話題,和孩子說話,陪孩子看動畫片,陪他玩玩具,為了讓孩子多說幾句話,我們幾乎用上能想到的所有辦法,我累的半死不活,孩子爸爸說就當健身了,還省錢。
疫情這段時間,在家裡陪了孩子有5個月的時間吧。總體來說,孩子還是有一點點進步的,已經明顯表現出對父母的依賴性,有時候還會主動叫我們吃飯,尤其是在遊戲方面,已經可以理解一些簡單規則,並能夠獨立操作了。
很快幼兒園開始復課了,幼兒園老師打來電話說,孩子變化很大,開始主動找小朋友玩了。而且注意力上也有很大的進步,眼睛比以前活泛多了。老師不說,我還沒注意到,孩子的眼神和以前大不一樣,以前孩子的眼裡似乎沒那麼集中過,很少能夠互相看著眼神說話,帶他去公園動物園,什麼都不看就傻跑,現在可看動物,看各種好玩的東西,大人們下棋他也想玩,看別人敲鼓,也回家跟著敲鼓。
現在孩子們上中班了,可以有一些回答和各種互動了,但是表達能力還是不足,問他一些幼兒園的事情了,會回答幾句,唱歌,吃飯,遊戲之類的,但是都是一個詞為主,還不能用完整句式完整的說出來。
現在的問題是,孩子在我們家長眼裡幾步不大,但是在幼兒園老師眼裡有明顯進步,保持這樣的成長狀態,孩子會不會持續進步呢?會不會將來自然就好了,接近正常同齡人呢?
或者我辭職回家專職帶孩子,幫助孩子,帶他接著去訓練,儘快康復,不耽誤上小學呢?
看完這麼長的介紹,我最想了解的是,孩子到底是自閉症還是語言發育遲緩啊?這位媽媽始終沒有給出明確的檢查結果。
看到這位母親在疫情期間的努力,真的很感動,5個月的長假,真的是高質量的陪伴。從特殊教育康復角度來講,父母的陪伴和家庭溫暖,永遠是康復良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配方。
家庭干預其實也是康復主題,並不與機構康復衝突,很多特殊孩子的干預包括生理、心理等多個方面,需要父母和家庭傾注心血,這是所有康復機構不能替代的。
但是從職業角度看,父母還需要學習大量的專業知識,來應對進一步康復訓練的需求,孩子想要獲得語言方面的持續性進步,不能僅靠目前的陪伴和語言交流,多陪孩子說話,陪孩子做遊戲,只是訓練一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