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夢對我們來說,是美麗、神秘的。它會帶你去很多自己想去的地方,見自己想見的人。但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文案,老人常說:“夢見一個人三次,就是緣盡。”或是,你一直夢見同一個人,是因為他正在遺忘你。
這也讓你開始對你的夢,有了各種各樣的猜想。那一直夢見同一個人到底是為什麼?
在我國有這樣的一本書《周公解夢》書中的周公是我國古代的周公旦,這也說明這本書,是在沒有科學依據下對夢的一些解釋。所以要說它是解夢書,不如說是一本解夢詞典,它並沒有完整的理論和體系。
在近代也有一本書叫《夢的解析》他是心理學家弗洛伊德寫的,它根據人的“本我概念”,描述了弗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是用於解析夢,引申到心理學,解讀人們的潛意識在夢中的表象。從更科學的角度解析了夢。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
不過在中國有一句話叫做“盡信書不如無書。”意思是指讀書不要拘泥於書上或迷信書本。
在我國的歷史上就有這樣一個故事:“飛上天傷翼”陶侃他是我國的東晉名將,他有很大的機會可以爭奪帝位。但他做過這樣一個夢:在一面牆壁上掛著的雕像,突然變成了大燕飛上天,自己也跟著它飛上了天,在向上飛的時候,他看到了一扇門,這扇門就是成仙的入口,當他準備進去的時候,卻被守門的人從天上打了下來。這也讓他忽然驚醒,他感覺自己的臂膀非常的疼。他突然聯想到成仙,就是坐上天子,當皇帝,但最後終究會失敗。他透過解夢,自己夢的進行解析,覺得自己不能去爭搶皇位,於是擁有八州兵馬的他,在爭奪帝位的時候按耐住了自己的野心,放棄了自己當皇帝的念頭。
可是他有沒有想過坐上大燕飛上天,就是說明自己當上皇帝,一飛沖天了呢?
陶侃
所以為了能更好地理解夢境,我們便從科學的角度來解析一下夢的真正含義。
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
潛意識因為在夢中我們的自主意識並不活躍,所以潛意識便佔據了主導的地位。
夢的運作中,有一種說法叫做資訊運動。就是當你睡覺的時候,你的大腦為了讓你可以感知到外在的危險,所以有很多地方都沒有完全地進行休眠。
就比如你的情緒和各種能量,並不是都跟著休息了,他們會自動給大腦提供資訊,而大腦收到資訊後,會產生連鎖反應,就像是一根鏈子,一端被提起了,另一端也會跟著動,這樣就產生了夢境。
由於這時候潛意識佔據著我們的大腦,不會被我們的意識所控制,那些不被我們注意,或是一些選擇遺忘的事情,都會在這個時候,不被控制的進入潛意識中,在這夢境中被表達出來。
這其實說明,你會夢到一個人或是一件事,是因為你自己只是選擇的忘記他們,但你的潛意識還是很在意他們,即使你每天都刻意的不去想起,但他們已經在你的潛意識中留下了許多深刻的影子,所以當你夢見他,不是他在遺忘你,而是你在想它。如果你不相信,就看看第二個點。
具身認知這是心理學一個新興的研究領域。具身認知理論主要指生理體驗與心理狀態之間有著強烈的聯絡。
換句話說,這個認知是我們大腦對自己身體的認知。而我們的認知是被身體和自己的活動方式塑造出來的,這說明,它不是一個執行在“身體硬體”之上並可以指揮身體的“心理程式軟體”。
就像是理性和感性,有的人理性大於感性,他就會把自己一些衝動的行為壓制下來。但是你能騙自己,卻騙不了自己的大腦,當你的自主意識休息的時候,它就會被喚起。
基於這兩點,我們便可以基本肯定,夢的產生源自於自己大腦,而不是所謂的預知和託夢。說別人正在遺忘你之類的話語,無非是給自己心靈的安慰。不如直說是自己太過於執著這件事情,或是太想念對方。
所以與其被夢中的場景所誤導,不如過好自己的生活,活在當下。把生活握在自己的手裡,而不是靠夢中的慰藉滿足自己的內心。我們可以用一些方法,來改變自己的夢境。
改變自己的潛意識就比如我們用,對著鏡子說:“今天你也很棒。”用這樣的方法來鼓舞自己,久而久之人也開始變得自信,這樣的方法 改變自己不自信的潛意識。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方法,告訴自己一些人可以被忘記了,一些事已經是過去式了。去改變自己其他的潛意識,讓自己開始不那麼的在意曾經的過往。適當的忘記,也是放過自己。
或者填充自己的內心,人只有在閒著沒事做的時候才會去考慮這些事情,當你投入新的戀情,忙於新的事業,自然而然就不會在被這些事情束縛。當你成功的時候,再回頭,會感謝那個努力的自己,如果你一直沉寂在這樣的負面情緒中,只會白白的浪費時間。
盡人事,聽天命,直白麵對內心最可怕的事情不是迷茫,而是在原地不斷地打轉。理性不意味著不好,但也會給自己留下遺憾。當你反覆的夢到同一個夢,要做的也許不是去查資料解夢,而是自己幫自己解夢,直面問題。去見見你放不下的人、去把放心不下的事情完成,把這一切該做的都做了,自然就會解惑。
快樂是可以被選擇的,人生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更應該去選擇可以讓自己開心的事、開心的人,而不是總揪著過去不放,浪費時間還折磨自己。
夢是快樂的一件事,是一天勞累生活過後的甜美港灣,如果連夢都變了味道,那我們在現實中無法完成的浪漫,還要去哪裡才能尋找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