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心理學的“首次”/“第一”
1.瞬時記憶的存在及特點是斯柏林於1960年的實驗中首次證明的。
2.最早對遺忘進行實驗研究的是德國心理學家艾賓浩斯,他以無意義音節為實驗材料,於1879年至1884年對遺忘進行研究,提出了著名的“遺忘曲線”(如下圖),艾賓浩斯是發現記憶遺忘規律的第一人。
3.人的心理活動,是客觀事物引起人腦的反射的活動,物質是第一性的,心理是第二性的,人的心理是對作用於人腦的客觀現實的反映。
4.心理學是一門古老而又年輕的學科,早在兩千多年前,亞里士多德在著作《論靈魂》(也稱《靈魂論》)中論述了各種心理現象,是世界心理學歷史上第一部論述心理現象的專著。
5.1879年,德國著名心理學家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實驗室,開始對心理現象進行系統的實驗研究,心理學從此脫離哲學,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這也標誌著科學心理學的誕生,馮特因此被稱為“科學心理學之父”。
6.行為主義產生以後迅速風靡美國乃至全世界,掀起了一場心理學史上的革命,一度幾乎一統天下,被稱為西方心理學的“第一勢力”。
7.可控制的意識狀態。在可控制的意識狀態裡,人的意識最清晰,最能集中注意,能夠有意識地去完成一件事情,是意識的第一狀態。
8.識記是記憶過程的第一個基本環節,是指個體獲得知識和經驗的過程,具有選擇性。
教育心理學的“首次”/“第一”
1.德國教育家與心理學家赫爾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學理論的研究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而這個科學基礎就是心理學。
2.“職業倦怠”的概念是由美國臨床心理學家費登伯格於1974年首次提出並引入心理學領域的。
3.1879年,德國心理學家馮特在萊比錫大學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心理學實驗室,標誌科學心理學的誕生,這對教育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起到了極大的推動作用。
4.1908年,我國出現的第一本教育心理學著作是由房東嶽翻譯的日本小原又一的著作《教育實用心理學》。
5.1924年,廖世承編寫了我國第一本《教育心理學》教科書,該書主要參考了桑代克等人的教育心理學著作,結合了我國的教育實踐材料。
6.兒童面臨的第一個基本衝突是信任對不信任。
7.學齡期(6、7—12歲)該階段發展任務是培養勤奮感。這個時期,絕大多數兒童已經進入學校,第一次接受社會賦予他並期望他完成的社會任務。
8.華生在1913年首先打出行為主義心理學的旗幟,他是美國第一個將巴氏的研究結果作為學習理論基礎的研究者。
9.桑代克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西方教育心理學奠基人之一,聯結主義學習理論的創始人,採用實證主義的研究取向,使教育心理學研究走向了科學化的道路,是科學教育心理學的開創者,是第一個系統論述教育心理學的心理學家,被稱為“現代教育心理學之父”。
10.桑代克的聯結說是教育心理學史上第一個較為完整的學習理論,系統地回答了有關學習的一些最基本的問題,這為教育心理學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起到了奠基作用。
11.首字連詞法,這種方法是利用每個詞語的第一個字形成縮寫,或者用一系列詞描述某個過程的每個步驟,然後將這一系列詞提取首字作為記憶的支撐點。
知識的獲得是知識學習的第一個階段。
12.首因效應又稱第一印象,指當人們第一次與某人或某事接觸時會留下比較深刻的印象,而這種印象會在人們的頭腦中形成並佔據主導地位。
13.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第一次提出“教育教學的心理學化”的思想。